霜痕欲上橘奴洲

出自明代陶望龄的《览镜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hén yù shàng jú nú zh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
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
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
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
¤
()
说法,断水,梦游,霜痕

诗词:《览镜七首》
朝代:明代
作者:陶望龄

说法从人诮马留,
似猴良亦胜真猴。
牵丝刻木浑儿戏,
断水残山足梦游。

溪潦旋添菱女枻,
霜痕欲上橘奴洲。
此中纶笠真吾事,
为写渔装著钓舟。

中文译文:
观赏镜子七首

说法从人戏弄马,留连不去,
看起来像猴子,甚至胜过真正的猴子。
牵着线,雕刻木偶,仿佛孩子的游戏,
断了的水,残留的山,多足的梦游。

溪流涨潮时,旋转着添上菱草,女子乘着小船,
霜痕欲爬上橘奴洲。
这其中的经历和故事,是我真正关心的,
为此我写下了钓鱼装束的渔人和渔船。

诗意和赏析:
《览镜七首》是明代陶望龄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场景和情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人们戏弄马的情景,指出有时人们的表演甚至比真正的猴子更出色。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象,而要认真思考内在的本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景,他们通过牵线和雕刻木偶来模仿世界。这揭示了人类天性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游戏和幻想的追求。

接着的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溪流中的菱草、山水和橘奴洲的美景。这些景物通过诗人的笔触呈现出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渔人和渔船的关注,他将自己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了这些渔人的生活和经历上。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对普通人的关注和赞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和情境,传达了诗人对人性、想象力、自然美和普通生活的思考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陶望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