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城听角。。天祥。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恨杀叶榆城上角,晓来吹入《小梅花》。
《榆城听角》是一首作者未知的诗词,作者以天祥为署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游子在天涯,
一夜秋风又忆家。
恨杀叶榆城上角,
晓来吹入《小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游子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度过了十年,一夜之间秋风吹起,使他更加思念家乡。他心中对于榆城城墙上的角楼充满了怨恨,因为它们让他更加想起了家乡的景象。清晨时分,风吹过城墙,将他的思念吹入了《小梅花》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子的心情为主题,表达了他长久以来在异乡漂泊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诗词的赏析:
首句“十年游子在天涯”,描绘了游子长久以来身处异乡的艰辛和孤独。十年的时间使他与家乡渐行渐远,而“天涯”一词更加强调了他与家的距离感。
第二句“一夜秋风又忆家”,通过秋风的吹拂,游子的思念之情被激发起来。秋风往往与离别和思乡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里秋风的到来使游子更加怀念家乡。
第三句“恨杀叶榆城上角”,表达了游子对榆城城墙上的角楼充满怨恨之情。角楼作为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游子思乡的象征,但也加深了他对离家之苦的记忆。
最后一句“晓来吹入《小梅花》”,描绘了清晨时分,风吹过城墙,将游子的思念吹入了《小梅花》之中。这里,《小梅花》可能指的是一首诗歌或一首曲子,它成为了游子思乡之情的寄托和宣泄。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在异乡漂泊的心境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游子对角楼的怨恨和清晨风吹过城墙的场景,诗词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乡的强烈渴望。这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散生活的苦闷的交织,使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忧郁的意味。
清平乐 其二 题眭履道所画桃花送琴士蒯文达归山。明代。程本立。山翁归去。记得来时路。雨涨溪泉人不渡。花外鸟啼何处。人间不是山中。高怀都付丝桐。一曲瑶池宴罢,春风吹尽残红。
远游曲十首赠郑继之 其一。明代。薛蕙。乌石山中生紫芝,少谷先生归去时。赠君试作远游曲,较似仙人碧落辞。
冻云埋山天冥濛,北风无情雪塞空。道傍人稀鸟飞绝,问君东游何匆匆。
君言薄官淡无味,免俗未能聊复尔。我评兹事一鸿毛,因行且看佳山水。
胡宗伟罢官改秩举将不及格往谒金陵丹阳诸使者遂朝行在颇有倦游之叹作诗送之。宋代。范成大。冻云埋山天冥濛,北风无情雪塞空。道傍人稀鸟飞绝,问君东游何匆匆。君言薄官淡无味,免俗未能聊复尔。我评兹事一鸿毛,因行且看佳山水。陵阳楼阁压高城,烟屏百叠双流横。姑孰江亭更奇绝,浓黛两抹长眉青。山形成龙复成虎,六代遗踪供吊古。大荒莽苍江水黄,两涘风烟眇吴楚。却浮一苇下长川,浮玉低昂波聒天。梁溪南岸小停橹,一酌人间第二泉。阊门峨峨过吾国,姑苏临波照金碧。太湖三万六千顷,上有垂虹跨南极。我家越相尚神游,试从烟浪访扁舟。问讯白鸥相记否,谓言久客不胜愁。软红三尺长安道,九重城阙乾坤绕。西湖山寺浙江楼,君昔曾游今更好。故人客馆中天开,非君谁上黄金台。挽著天衢五云上,却望江湖如梦回。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幔亭山下桂丛深,清社向来都寂莫。
雨闷示儿子。宋代。陆游。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蒙蒙平野暗,淅淅空阶声。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我家本好畤,灞滻可躬耕,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四和香。清代。朱彝尊。小小春情先漏泄,爱绾同心结。唤作莫愁愁不绝,须未是,愁时节。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
春贴子 东宫五首 其三。宋代。真德秀。画堂金榜揭居仁,万物知关念虑深。一点阳和从震出,助成天地发生心。
金陵遇冯子和旧同吏部。明代。李舜臣。山城初上日,鞍马落前墀。宛似清朝罢,叨陪宰府时。浮云如世事,流水只君思。五岳惟当去,看余鬓欲丝。
侠客行。明代。徐熥。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七十作。唐代。齐己。七十去百岁,都来三十春。纵饶生得到,终免死无因。密理方通理,栖真始见真。沃洲匡阜客,几劫不迷人。
秋雨独酌三首。宋代。张耒。羲和隔重云,不复知下土。商羊何为者,得时方鼓舞。老人闲不出,秋草生环堵。况兹阴霖时,块坐谁与语。江人雨不鱼,鲂鲤不登俎。晨烹亦何有,藜藿恣烹煮。壶中有芳春,造物不得与。一醉兴未终,连延忽三举。
哭王仲密四首 其一。宋代。强至。相逢初北阙,并试复南宫。失意春风里,谋归汴水东。行藏他日异,笑语此生空。不挂青云籍,声名野史中。
湘江道中思常宗。明代。杨基。暮江散微雨,风定波自碧。一鹭立不飞,双鸿递相直。余烟菱女唱,新月渔郎笛。此处忽怀人,相思杳何极。
奠谒曲江墓。宋代。张訢。中兴创业两兴唐,遗烈谁如魏与张。笏在熟知囊可宝,书成未觉鉴今亡。
赴泲不果。清代。王建衡。捆载诗书上小舟,今春准拟作东游。帆开汶水移花岸,路入梁山问酒楼。到日定知幽兴满,新篇还与故人酬。无端荒歉因循甚,潦倒行装又过秋。
喜迁莺。宋代。晏殊。歌敛黛,舞萦风。迟日象筵中。分行珠翠簇繁红。云髻袅珑璁。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
题尚仲良画鹭卷沧江雨疏疏,翻飞一春锄·。明代。张以宁。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春暮即事。宋代。翁森。啼鹃春已暮,徒倚念流光。雨涨溪舂急,山晴火种忙。寻芳知兴浅,怀远觉愁长。两月无来客,青苔满石床。
送范少约二首。宋代。项安世。高低互腾凌,先后更唱和。密密骄有馀,斜斜困无奈。翔空久未集,到地期不堕。云惜暗遮围,风欺恶掀簸。林光夜毰毸,瓦色晨玭瑳。犬喜吠若惊,儿颠走如磨。体虚君勿嫌,窖实更堪贷。飞逾絮毛弱,藏耐刀斧剉。三缄桃李蹊,十袭莓苔坐。填沼害鱼游,封巢妨鹤卧。经厨忽涣汗,度井翻坎坷。入水恨先融,沾泥悲易涴。苦遭柔条翻,故压坚竹破。已积深可量,方来密难课。宵明宿雀哗,昼合盘鸱饿。东日漏微光,穷人起相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