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塘秋月

古塘秋月朗读

这首诗词是明代马麐创作的《古塘秋月》。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钱塘东去海潮生,
吴浦东来舟自横。
十里金波秋浩荡,
流光直到阖闾城。

诗意和赏析:
《古塘秋月》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月亮的美丽。诗人以杭州市区的西湖为背景,通过描述钱塘江东流的潮水和吴浦东来的船只,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首句"钱塘东去海潮生"表达了钱塘江东流入大海,海潮汹涌澎湃的景象。这句描绘了浩渺的江水和浪涛的壮丽,传递出浩大的气势和自然的力量。

第二句"吴浦东来舟自横"描述了吴浦地区的船只顺流而上,横渡江水。船只穿过波涛,展示了江上繁忙的航运景象。这句以景物的运动形象,增强了诗词的生动感。

"十里金波秋浩荡"是描绘秋天江面的景色。金波指的是江面上闪烁的金色波光,暗示着秋天的丰收和光辉。秋天的江面辽阔广阔,给人以壮丽的感觉。

最后一句"流光直到阖闾城"是描述月光的延伸。流光指的是月光的流动,它直达阖闾城(指杭州城),强调了月光的辽阔和遥远。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古城美丽夜景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色与人文底蕴的融合之美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景物的对比,展示了秋天江面的壮丽景色和月光的美丽。它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给人以宽广、深邃、梦幻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秋天的宏伟气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麐

马麐(生卒年不详),字公振,一字固瑞,今江苏太仓)人。自幼酷志读书,好文尚雅。元末避兵松江,筑园池亭榭与佳客往来,觞咏不断。与顾瑛结为姻亲,杨维桢亦甚推重,称之为忘年友。善画竹,亦能诗。所著有《醉鱼》、《草堂》二集。《元诗选·三集》录其诗十二首,题《公振集》。生平事迹见《草堂雅集》卷一二之小传、秦约《题马公振画丛竹图》(《草堂雅集》卷一三)、《过马公振南江草堂》(《龟巢稿》卷四)、《(弘治)太仓州志》卷七、《元涛选·三集》小传等。...

马麐朗读
()

猜你喜欢

秋风清,秋月明。白露夜深重,白云秋晓轻。梦回酒渴呼童起,枕上辘轳三五声。

()
园庙深关春寂寂,雨杉风桧翠萧萧。
山中旧事无人说,碎叠唐碑补石桥。
()

吹笛清宵何处声,隔窗斜月听人行。
梦回案上青荧火,魂断城头长短更。
三伏故人怜卧病,百年薄宦任浮生。

()

大树小树屋东西,瘿颈鹁鸪来上啼。明朝艓子坐天上,野水压江江日低。

()

醉中送首悲刘胤,食里迷唇吊马流。江左当年何所恃,邺中白雁合封侯。

()
欲言心事鼻先酸,最怕清流亦倒澜。
尘路争车甘下泽,雪毛满镜自南冠。
高悬古月看时变,相与春风到岁寒。
案有陶诗须细和,无鱼归铗不须弹。
()

市廛交熊角一閧,朝为沸汤暮冰冻。江侯尔岂今世人,要须羊左与伯仲。

汉上邹生狷者徒,卧病长安极屡空。导养难绝三彭仇,恶谶欲寻二竖梦。

()
巍峨厦屋起千间,便作朝廷第一官。
几个得归仍得老,可怜一世不曾閒。
()

一江风雨送残秋。默默倚江楼。楼前波浪沙淘尽,英雄事、付与东流。

过客但争名利,苍生谁解深忧。

()

道人来蜃江,移席秋夜深。天高明月出,清辉浴波心。

道人来雁荡,悬锡青松岑。瀑布落晴雪,烟霏生夕阴。

()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

读书眼已花,半板未能过。只向小藤床,闭眼终日坐。

()
吟苦不成寐,寒窗凝夜缸。
千古谁知心,遥遥买长江。
()
当家勋阀旧巍煌,天女裁云为制裳。
胸饱治朝周典礼,箧余内苑汉词章。
经行禾黍关河远,指点蓬莱日月长。
故国风流一回首,不妨鸾玉小徜徉。
()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厣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吒。
()

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监落子不因霜。于中小底最珍藏。

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可人回味越思量。

()
山阳女子大字书,不比常流事梳洗。
亲传笔法中郎孙,妙作蚕头鲁公体。
试写麻牋滑似苔,黑蛟矫矫秋潭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