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

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朗读

《初入谏院寄慰肥城父老》是明代陆懋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
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
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陆懋龙在初次进入朝廷谏院时,写给肥城的老百姓们的一封慰问信。诗中表达了他对肥城百姓辛勤劳作的赞赏,以及他在朝廷谏院中所承担的责任和期望。

赏析:
诗的开篇写到了剧县的百姓们停止了辛劳的劳作,以迎接新的政府班子的成立,这个班子是为了帮助天子治理国家事务而成立的。种花而得到的收益微薄,焚烧草木却是急于效忠君主的官员们所企图的。这里通过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于治国理政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够关注人民的农业生产和民生问题,而不只是追求政绩和权势。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期待。作者希望政府能够及时修补天漏,即纠正国家中的不公平和缺陷。他也希望政府能够关怀土地的肥沃,让国家逐渐迈向春天般的繁荣和富裕。淮西地区的蚕麦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作者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政府宽容和仁慈的期望,希望政府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整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期望,他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减轻百姓的负担,为国家带来繁荣和春天般的美好。这首诗词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改革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身世原为客,何必叹离居。脚跟不用线系,天地本吾庐。

梦觉池塘芳草,酒醒晓风杨柳。纵缆采明珠。五六十本菊,三四千卷书。

()

雁去恰鳞来。何幸孤踪系素怀。半幅衍波织锦字,忘开。

却是明珠漾镜台。

()

黾勉三迁久,间关百战深。生惭毛义檄,死痛子舆衾。

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凄其天步蹙,荏苒岁华侵。

()

林含虚籁扇清和,翠筱娟娟浥露多。结实成阴偏得所,幸邀鸾驭数经过。

()

可惜长才不永年。碧空无眼堕飞鸢。福慧人间分两橛,恨难全。

中外文笥穷摘采,纵横笔阵扫风烟。报国书生谁第一,殉宣传。

()

驾言访西母,旦发经扶桑。奋躅踏红云,鞭笞叫鸾凰。

缥缈见楼阁,飞薨曜晨光。峨峨瞻紫宫,仙官森其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