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志公塔作二首

谒志公塔作二首朗读

《谒志公塔作二首》是明代李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钟声停苦事何如,
今日东南物力虚。
倘忆金陵乡国否,
遗民愿比鲙残鱼。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上志公塔,听到钟声停止的感受。钟声停止,意味着社会的动荡和苦难的结束,但当今的时局依然不稳定,物力匮乏。诗人倘若回忆起自己的故乡金陵,不知道那里的国家和人民是否安好,他希望遗留下来的人民能够比那些残破的鱼儿更加坚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怀。诗人听到钟声停止,代表着社会动荡的结束,但是东南地区的物力却依然不足,暗示着社会的虚弱和困难。作者通过借景抒发思乡之情,对自己的故乡金陵和国家的安危忧心忡忡。他希望那些仍然留在金陵的人们能够比那些残破的鱼儿更加坚强,意味着他对民众的期望和鼓励。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人民的殷切期望,透过诗人对钟声和物力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希望社会能够稳定、人民能够坚强的情感。这种关切和呼吁体现了李维桢作为一位诗人和知识分子对社会和民众的责任感,也展现了他对家国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
垂杨冉冉笼清御,细草茸茸覆路沙。
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
()
浮荣安可搴,高蹈何恨早。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修名随风翔,嘉遯若龙矫。
栖迟二十年,匣此不世宾。
()

天空虹灭影,风定水无纹。半树挂残日,千岩吞湿云。

()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
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孔颇有声伎,而客无见者。
()

芍药扬州第一,琼花又道无双。若使共图此幅,镜中西子毛嫱。

()
秋来何所思?所思在远道。
洞庭木叶霜,楚泽芙蓉老。
欲济怀方舟,风波殊浩浩。
寄言双白鹤,尔来苦不早。
()

一代文昌贵,千年谏议名。
天球声浑厚,玄酒韵和平。
岩穴思风采,朝廷惜老成。

()

十载山林号后谿,三朝钟鼎列前疑。
进贤自许唐师德,持论人推萧望之。
玉立诸郎传素业,金声高弟振清规。

()

寒月疏星处处同,行人应在碧霄中。计程暗数千山外,归日还期九月终。

梦里音书传小子,觉来疑虑问长空。天涯一别如蓬断,渭水庐峰望欲穷。

()

客路春山远,乡心海国遥。澹烟催柳变,细雨濯花娇。

策马过回岸,听鸡度板桥。王遵叱驭意,多恋圣明朝。

()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

()

高下寻花春景迟,汾阳台榭白云诗。

看山怀古翻惆怅,未胜遥传不到时。

()
劳歌好自看,终久偶齐桓。
五字若教易,一名争得难。
侵窗红树老,荫砌雪花残。
莫效齐僚属,东归剪钓竿。
()
岸头石板紫縰横,不是修圩是筑城。
傅语赫连莫烝士,霸图未必赛春耕。
()

今朝三月初十,大野和风袭袭。不用转脑回头,向此一时證入。

()

金瓦九重墙,玉壁珊瑚柱。中夜来相寻,唤欢闻不顾。

()
世选仍收第,词科复处优。
贤关资善教,东观迈英游。
史笔精刊击,文编极简搜。
家居期问董,岂料病无瘳。
()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
神剜鬼划剧幽深,门外藤萝浅结阴。
洞里金仙十年坐,湛然认得本来心。
()
我忆定斋老,壶觞父子间。
西湖梅半落,东馆月初弯。
俄顷王姑酒,嶔岑杜母山。
升堂迟一拜,作诔费频删。
()
夫子不识字,达磨不会禅。
玄沙无此语,切莫妄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