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杂题二首。明代。李维桢。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畚臿三军举,泉刀九府捐。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太和杂题二首》是明代诗人李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
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
畚臿三军举,泉刀九府捐。
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明朝初期皇帝朱元璋(文祖)在位时期的一些情景和社会现象。诗人通过描绘朱元璋的政治和军事举措,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局势的思考和观察。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太和年间(1368年-1370年)为背景,通过对朱元璋的行动进行描述,展现了明初的政治面貌。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分析:
1. 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
这句描绘了朱元璋在起义成功后成为皇帝,并在位经营了十二年的情景。"文祖"是朱元璋的谥号,"初封岳"指的是他最初被封为岳王。
2. 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
"景光"指的是朱元璋的年号,这句诗意呼应了朱元璋设立年号的意义。"如有见"表达了他的统治带来的明亮和改变。"议礼不相沿"指的是朱元璋试图改革官方礼仪,不再奉行前朝的礼制,体现了他对旧制度的批评和改革意图。
3. 畚臿三军举,泉刀九府捐。
"畚臿"指的是一种用来承载军需物资的器具,"三军举"表示朱元璋对军队的重视和支持。"泉刀"和"九府捐"则暗示了朱元璋对官员的苛捐杂税,可能是对时政腐败现象的批评。
4. 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这句描绘了朱元璋的形象,"龙髯垂过膝"形容了他的胡须长而垂至膝盖,"象帝发鬈然"则形容了他的头发浓密而卷曲。这种描写展现了朱元璋的威严和气质。
整首诗词通过对朱元璋时代的描绘,展示了明初政治、军事和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诗人既有对朱元璋的赞美和景仰,也有对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呈现了这一时期的复杂与矛盾。
恭承宗伯陈秋涛师移惠双桐树子当春深畅生赋诗奉谢。明代。黎遂球。惭愧劳薪入爨声,长安犹问破琴名。新栖又长双桐子,珍重南枝慰月明。
喜迁莺。唐代。无名氏。南枝向暖。乍秀出庾岭,梅英初吐。玉颊轻匀,琼腮微抹,姑射冰容相许。几回立马凝伫,影映寒光霜妒。□尽占,在百花头上,严冬独步。芳华春意早,昨夜一番,雪里开无数。万蕊千梢,铅堆粉污,总是化工偏赋。月明暗香浮动,休使龙吟声苦。且留取。待时时,频倚阑干重顾。
宝林寺六景 其六 掷锡峰。明代。释性晓。曹山万屻翠巃嵷,再进竿头路可通。昔日隐峰何处去,空留一锡白云中。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宋代。方岳。君家集有陆参序,老笔夸张歙大州。三百年来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早田已槁曾关念,旧石虽奇不到收。沃沃桑麻山雨外,归欤甿亦买羸牛。
武昌游道院 其二 客字。明代。杨士奇。通衢拥车骑,四术罗第宅。仙宫郁云兴,邈与红尘隔。交疏被朱绣,飞薨绚金碧。竹树纷掩映,烟霞互辉赫。爰有一羽人,于焉托其迹。皓皓白玉姿,翩翩异人格。我来扣松关,相与论玄默。阶前孤鹤舞,林下啼猿寂。于兹究典坟,信足探幽阒。无田寄閒身,翘思羡乡国。天台与赤城,聊可资游息。丹丘有遗构,琼台多旧识。胡为旷归期,久作周南客。
醉蓬莱。唐代。无名氏。後端阳六日,梅雨收晴,乍炎天气。阿母当年,罢瑶池佳会。排遣双成,屏除青羽,自降居尘世。为帝生贤,储祥孕秀,作文章瑞。自古人言,陶孟母贤,文行曹家,衣冠苗裔。谁似夫人,子龙头鼎贵。此去相从,道山蓬岛,镇长生久视。却笑问平反,但不作,汉家严吏。
社集□乐寺赋得落日望水。明代。张萱。纷諠寡游豫,延颈澜澳湄。绿杨冠丹阁,藻幄吹凉飔。沙鸨覆芳洲,潜鳞动沦漪。微波结曾阴,颓阳抗馀晖。荣光霭澄练,霞绮何纷披。疑有赤玉文,可以告帝谋。怅彼解佩人,翩翩是耶非。灵珍物自吝,冥契谁与期。寸阴蹙羲鞭,赴壑忽争飞。冲情托末照,爱景伫光仪。
过许东山永州故居。明代。朱朴。潇洒湖南倅,丹成骨已仙。常来谈信宿,永别又三年。竹墅缘溪水,沙村入野田。东山旧时月,还到酒杯前。
虞美人。宋代。欧阳澈。玉楼缥缈孤烟际。徙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 其一 一封书。明代。王鏊。悬弧又诞朝。六十三年鹿覆蕉。勋名紫阁高。起何迟,归独早。玉堂近日无宣召。且是山中卧得牢。治如虞圣如尧。洗耳还容由与巢。
春闺八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池前君栽柳,君去碧丝长。丝丝相纠结,叶叶自飞扬。不解留春住,偏能断妾肠。妾肠丝叶内,东风莫太狂。
小雨集李影九。明代。李之世。幽清谁领略,空馆我同君。水木閒添韵,禽鱼剧赴群。诗怀看石貌,客履认苔纹。一雨池烟澹,寒花对薄醺。
吊刘龙洲墓。明代。卢熊。征衣破帽老骑驴,籍甚才名总不如。发愤每陈平虏策,匡君曾上过宫书。苔封断碣秋烟外,草暗荒祠劫火余。欲奠椒浆歌楚些,西风落日更踌蹰。
送王梅州二首。宋代。刘克庄。州境与潮邻,徐行止浃旬。瘴乡元一气,盐子亦吾民。日晏烟岚敛,兵馀户口贫。定将田里事,闭合细条陈。
因事书座右。宋代。释绍昙。促膝寒窗淡话时,告休说是与论非。须知世路风波恶,百匝各重设祸机。
国香慢 素兰。清代。厉鹗。路远三湘。记幽崖冷谷,采遍瑶房。仙人练颜如洗,尚带铅霜。窈袅东风摇翠,返魂处、佳珥成行。飘零遇张硕,已堕红尘,还舞霓裳。月中何限怨,念王孙草绿,孤负空香。冰丝初弄,清夜应诉悲凉。玉斲相思一点,算除是、连理唐昌。閒阶澹成梦,白凤梳翎,写影云窗。
和邑大夫勸驾韵。宋代。刘宰。自笑当年躣冶金,老来文物见彬彬。登名已喜多三邑,擢秀县知敌万人。晴日琴堂开宴好,春风琼苑拜恩新。惟馀卧病江湖客,坐看聊翩对玉宸。
陇头水。清代。牛焘。陇头水,凄切复凄切。不是黄河流断澌,定知葱岭融残雪。自从秦塞筑边关,复闻汉使河梁别。黄沙白骨拥高滩,一湾一滴沥冤血。更有怨妇闺中泣,魂逐陇坂声不绝。声不绝,哀怨结寒云,白日惨无光,朔风短草何凛冽。请君听我陇头吟,不闻陇水亦呜咽。
四月十五夜见点苍山云绵互如练与月色相丽数十里不断光景奇绝。清代。吴铭道。好山既殊绝,复此山月升。月高已到地,举头见崚嶒。白云展素练,如雪还如缯。其气欲碍月,究竟力不胜。谓山得静体,清竫无摧崩。谓云了无物,生灭时相仍。可灭自不灭,静者动所凭。相忘更相待,璧月悬宵镫。夜定万窍寂,所见得未曾。欲发广长舌,妙理吾何能。
十二时/忆少年。唐代。无名氏。太平时。御华夷。躬听断破危疑。春秋鼎盛,绌声乐游嬉。日升繁机。长驾远驭垂。意在轩羲。恢六典、斥三垂。有殊尤绝迹,盛德魄周施。方将缀缉声诗。扩皇纲,明帝典,绍累圣重熙。高拱无为。事难知。春色盛,逼千秋嘉节,忽闻玉几。颁命彤闱。厌世御云归。翊翠凤,驾文螭。缥缈难追。侍臣宫女,但攀慕号悲。玉轮动,指嵩伊。龙镳日益远空游,汉庙冠衣。惟盛德巍巍。镂玉册,传青史。昭示无期。
安仁楼间晚晴时送默斋伯回星江。宋代。陈宗远。已是悲秋客,那堪送远人。乱山残照惨,落叶晚风频。去恨随帆远,回头转意亲。明朝相忆处,鳞雁达情真。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唐雎说信陵君。清代。佚名。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游大涤山。宋代。杨杰。大涤洞天玉为室,真官典校长生籍。青山九锁閟仙源,老尽碧桃人不识。祖龙求仙徒用力,驾海欲驱山下石。神人倚柱不与行,留得岩前隐山迹。
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宋代。姚述尧。薰风解愠。手握乾符躬揖逊。廊庙无为。天子亲传万寿卮。恩覃湛露。和气欢声均海宇。嵩岳三呼。父子唐虞今古无。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唐代。温庭筠。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舟中寄江进之得珠帘字 其一。明代。袁宏道。一月探会稽,二月了西湖。五日登西目,十日瞰天都。醉中逢山神,长笑捋其须。渴饮仙人浆,寒分王女襦。奚囊虽小狭,所贮尽奇珠。世无售珠人,欲开复踟蹰。前者道新安,有客貌类胡。发箧玩三日,略以宝其肤。具眼非无人,要与慧眼殊。持此试江郎,江郎售也无。
东征纪事 其十八。清代。王昌麟。挽辂声哗朵殿头,红灯张乐使星愁。捷书又报西河馆,唾手燕云十六州。
商歌。元代。胡奎。白日粲粲南山阿,长夜漫漫愁奈何。停车夜宿郭门外,悲风烈烈闻商歌。歌云不遭舜与尧,单衣短布风萧萧。人生卑微何可忽,后车载之相齐国。
吴越王庙。宋代。徐起滨。天晴四塞蔼苍苍,古殿秋阴下夕阳。急管向传流水咽,残碑空覆落花香。绵坳钱库遗千载,涧藻溪毛祀一乡。玉辇不游芳草合,屯云翠盖寄寒螀。
送石应之司户归剡以室迩人远为韵。宋代。楼钥。平生贪贤心,山川恨悠缅。宁知日相见,怀抱竟不展。樽酒了无暇,离情果深浅。室迩犹许疎,况今乃真远。
题金宪长舜举蓉溪书屋图四首 其四。明代。边贡。秋溪明月夜经过,两岸芙蓉照绿波。溪上主人元好静,巴童休唱下渝歌。
国风·周南·汉广。清代。佚名。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唐代。白居易。芳景多游客,衰翁独在家。肺伤妨饮酒,眼痛忌看花。寺路随江曲,宫墙夹道斜。羡君犹壮健,不枉度年华。
次韵楚守孙直言职方见寄。宋代。赵抃。间关来赣会年丰,十里农桑画障中。雨足山川多秀气,暑消台阁有清风。人惊地远还同近,谁道江西不似东。琴酒从容随分乐,敢将身计事匆匆。
春雨。宋代。张耒。浪浪檐前雨,昼夜来不极。青苔生空廊,蜗涎被四壁。出门无所往,端居守笼翮。鸣呼林中鸠,聒聒方自得。林花扫余姿,高柳沐佳色。悠悠三月残,春物行欲息。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穿泥得新笋,紫箨裹新白。从容妇子语,草草田野食。明日还复然,慵顽已成癖。
江上晚行寄介之。宋代。孔武仲。廉织一雨适春闲,击剑悲歌气满颜。消破古今惟日月,补完风雅只江山。我因为旅成拘滞,君此安居得往还。一夕竹窗灯烛照,论文谈易两俱閒。
崔氏筵食乾荔枝。明代。释函可。岭南四五月,丹实喜垂垂。贫者亦得饱,鸟雀各痴肥。一别逾八载,寤寐长相思。谁谓我此生,复有见尔期。尔颜宁似旧,臭味已全非。入手倍见惜,未嚼心伤悲。想尔当繁茂,岂意落边陲。见我良独愧,席上共珍奇。我实谅尔心,人世贵相知。
读黎君选中州诸咏作 其二。明代。陈子壮。广文先生囊不空,閒携童冠咏春风。相传洛下书生语,尽解人颐七字中。
寄余曙台。明代。李之标。年来书问半浮沈,岂为云坭隔素心。远望风流人似玉,每凭天外听鸣琴。三湘露白清秋满,八桂花明别院深。漫道公閒堪拄笏,即看载笔上螭簪。
次韵李公显。宋代。张纲。士有鸿鹄志,万里一举翮。胸中自廊庙,肯顾三亩宅。李侯气迈爽,词锋凛霜戟。老夫晚结交,文会欣有绎。剧谈到时事,唾手欲任责。短褐天路高,畎亩抱忠赤。风雷惜变化,泥蟠等蜥蜴。结茅西山下,樵爨走僮获。富贵会有时,箪飘岂不适。世态翻覆手,宁较黑与白。兴来时一杯,南窗俯遥碧。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宋代。司马光。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变难。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愿君善藏蓄,永日供余间。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马嵬。清代。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