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无题朗读

诗词:《无题》
朝代:明代
作者:刘昌

杜鹃残梦五更余,
人在长安远索居。
贝锦有言谗巷伯,
黄金无计买相如。

月明沧海添珠泪,
云冷关河滞雁书。
睡起闲将宫烛剪,
蝉纱光映碧窗虚。

中文译文:
杜鹃的残梦在五更之后,
我远离长安,独自居住。
贝锦曾说过,谗言充斥着巷子,
黄金也无法买到像相如一样的才华。

明亮的月光中,我泪如珠滴入沧海,
寒云下的关河使得书信无法传达。
醒来时,我随意剪断宫廷的蜡烛,
蝉纱的光芒映照在虚掷的碧窗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无题》是明代刘昌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诗的开篇,以杜鹃的残梦作为象征,揭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诗人远离长安,寻找一片安宁的居所,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贝锦的引言,指出谗言充斥着巷子,黄金也无法买到像相如一样的才华。这里贝锦和相如都是历史上有才华的人物,诗人通过对贝锦的引用,表达了对才华被诽谤和被金钱所替代的忧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月明沧海和云冷关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迷茫。月明下的沧海添上了诗人的泪水,寒云下的关河使得书信无法传达,这一系列形象的描述,象征着诗人感情的困顿和无奈。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睡醒后随意剪断宫廷的蜡烛,蝉纱的光芒映照在虚掷的碧窗上。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冷漠和对虚幻世界的追求,突显了他对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矛盾和迷惘。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理想和才华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和矛盾,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迷茫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昌

刘昌(1424—1480)明代官吏、学者。字钦谟,号椶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迁河南提学副使,擢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博学多闻,工诗善文,藏书甚富,史称其累计所藏之书。...

刘昌朗读
()

猜你喜欢

行年过二十,不可恃青春。
再此为中宿,三之即老人。
诗书先足己,寿禄后荣亲。
当日痴顽叔,从师霅水滨。
()

克宾一字入公门,有理难伸笑杀人。

隐静不行兴化令,他年谁道棒头亲。

()
未喜亭阴坐,先贪树畔行。
豀浑因雨瀑,岩近得风清。
一饭幽人福,三杯太古情。
尚须冰月挂,来放雪涛倾。
()
平时愤世谢王符,更肯佯狂踵接舆。
须信有心端有累,与君乘木用舟虚。
()
故人高枕闭柴荆,应恨平生谩一经。
下榻每怜挥白羽,挽溪仍喜得红菱。
()

一曲浯溪凉翠滴。维舟更访前贤宅。窊尊石镜尽留连,休去觅。

涪翁笔。点点云根苍藓积。

()
孝哉我后,冲乎乃圣。
道映重华,德辉文命。
慕深视箧,情殷抚镜。
万国移命,兆人承庆。
()

十夜郡城宿,苦吟身未闲。那堪西郭别,雪路问青山。

()
迥出江上山。
(上山一作山上)
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
()

仙人自古好楼居,又见峥嵘百尺馀。十里岚光浮画栋,半天云影护残书。

登临王粲赋初作,偃卧元龙气不除。岁晚相过频剥啄,湘帘共听雨疏疏。

()

东坡月窟天香远,山谷云涛味玉温。相对两翁元祐老,说茶风味到今存。

()

片片冰花不定吹,因风飞上锦城枝。冻痕流入多情处,冷晕含当半醉时。

暗尽彩云呈素女,抹成金粉失红儿。谢庭赋罢相如忆,西府春寒梦正迟。

()

一言一顾重,重何如。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别入承明庐。

一东一西别,别何如。终期大冶再熔炼,愿托扶摇翔碧虚。

()
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
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
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
雨歇花梢月正明,一川浑是杜鹃声。
此身漂泊知何处,蝶与庄周梦不成。
()
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
打破六门关,愿出毗卢印。
()
两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为裘。
安道只应深树里,青山不见便回舟。
()
微之出守秋浦时,椎冰看捣万谷皮。
波工龟手咤今样,鱼网肯数荆州池。
霜纨夺色贾不售,虹玉丧气山无辉。
方船稳载献天子,善价徐取供吾私。
()

天欃出东南,乍乍吐妖芒。其凶主兵象,毋乃太不祥。

()
造化秘奇胜,洪流绕崇岗。
层楼百仞高,下□云水乡。
空嵌古秀峰,雷霓挥铦铓。
神□□□丁,金仙俨垂裳。
()

寒食清明却过了,故乡风物祗依然。
穷中有客分青饭,乱后谁坟挂白钱。
落魄暖春为麦地,阴沉溽雨近梅天。

()
欲说宾城好,先夸方物妍。
金羹收稻后,红腊落梅前。
照座梨偏紫,堆盘荔更鲜。
清州如斗大,盛事数从前。
()
固陵江上,暮云急、一夜打头风雨。
催送春江船上水,笑指□山归去。
靴帽丛中,渔樵席上,总是安行处。
惟余旧话,为公今日拈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