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明代。康彦登。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咏柳》是明代作家康彦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照影盈盈拂自垂,
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
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
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
欲惜凋零更有谁。
中文译文:
阳光下,倒映着柳树影影绰绰地垂下来,
轻风吹过,细细的柳枝被吹得摇摆不定。
在关山的笛声中,引起了思乡之情,
灞水桥边的柳枝看着人们离别,心生悲伤。
翠绿的柳枝不要因为春天的离去而凋谢,
苗条的腰身突然向月亮的明光移动。
可怜的柳树孤零零地依靠在章台的旁边,
想要珍惜它的凋谢,还有谁会在乎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柳树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柳树被阳光照射下来,影子垂挂,轻风吹拂下,柔弱的柳枝摇曳不定。这个形象使人联想到离别的场景,柳树成为了离别的见证者,桥边的柳枝似乎在诉说着别离的悲伤。在关山的笛声中,诗人回忆起思乡之情,思念之情由此而起。诗人提到的灞水桥边,可能是指离别之地,柳枝作为别离的象征,更加凸显了离别的悲伤和痛苦。
诗中还出现了春天的离去和时光的流转。诗人告诫翠黛(指柳树的颜色)不要因为春天的离去而凋谢,暗示人们应该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让岁月的流转带走美好。诗人描述纤腰向月明移动,也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柳树凋零的怜悯之情,柳树孤零零地依靠在章台的旁边,诗人想要珍惜它的凋谢,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柳树的形象和抒发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思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杨中丞闻讣候代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关西世业映中台,天惠南藩福曜来。开府声华悬八桂,承家勋泽自三槐。方期紫诰荣增秩,何意黄垆永夜台。共道修文如有待,可堪风木慕兰陔。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宋代。吴芾。我自归林下,亦复与世疏。赖有善知识,时能过吾庐。伴我说道话,我爱读佛书。师为岩上去,我亦为膏车。便欲殿我钵,随师同饭蔬。脱此尘俗累,长与岩石俱。此岩固高矣,卓出山海图。但比吾师高,还恐岩不如。
南歌子·转眄如波眼。唐代。温庭筠。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咏古 其二十三。清代。屈大均。季布多战功,数能窘汉王。摧刚以为柔,得脱因濮阳。朱家不相负,名声闻四方。滕公非任侠,为汉求忠良。从容为上言,私怨以之忘。廷叱樊将军,十万罢横行。辞气何刚直,殿上皆惊惶。天下虑摇动,生民尚痍创。嫚书禽兽言,安足争短长。孝惠至高后,兵革久不兴。实以季布力,海内得宁康。
送刘职方暂请告还里。明代。卢龙云。几年锁钥备南都,起草从容禆庙谟。多垒总安弭盗策,一方如赖辟兵符。么么欲逞当车怒,顽蠢安逃仗钺诛。已有宽仁同海育,能无积沴待风驱。万家城郭身重造,半壁乾坤手自扶。主圣会当消隐祸,臣劳敢谓翊皇图。中山却讶书盈箧,新息翻成载是珠。紫塞新霜悲断雁,白门衰柳对啼乌。暂看襆被随归棹,即拟韬钤赞上枢。鹰隼直须凌远汉,骅骝终合起长途。鸿冥未许称寥廓,狼跋犹能颂硕肤。根本已还磐石固,铭功岂但博莼鲈。
国风·王风·扬之水。清代。佚名。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三教殿。宋代。方信孺。大道茫茫鼎峙分,个中谁为破重藩。须知问礼当时地,不必西方两足尊。
晨起偶成。宋代。项安世。清瀼堂中自喜时,行踪渐少世人知。角门闭断无闲客,纸阁糊成教小儿。二十道钱充日用,两三石米了晨炊。夜眠一枕庭闱梦,此外都无事可思。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唐代。皮日休。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八。清代。李慈铭。俏垂双鬓,窣地行来花有影。不怕生疏,一点灵犀惯吃虚。再三临镜,偏是何郎工傅粉。十斛明珠,抵得当筵一笑无。
西郊行。明代。王樵。出门不问途,但随流水去。流水自西山,水尽行当住。名园古刹贵家村,往往清溪恰在门。此去亭台谁最好,春来丝管日相喧。亭台丝管时时变,一人一意看无厌。谒告新辞鹓鹭行,明朝又上麒麟殿。年年绿树摇春风,一道清溪掩映中。幽赏供人三十里,潺湲又出凤城东。
昭君词。宋代。赵文。蜀江洗妍姿,万里献君王。君王不我幸,弃置何怨伤。君王要宁胡,借问谁能行。女伴各惧怯,畏此道路长。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行行涉沙漠,风霜落红妆。得为胡阏氏,揣分已过当。单于感汉恩,边境得安康。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胡俗或妻母,何异豺与狼。仰天自引决,爱此夫妇纲。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金朝。元好问。楚些招魂自往年,明珠真见抵深渊。巨鳌有铒虽堪钓,怒虎无情可重编。千丈豪气天也妒,七言诗好世空传。伤心鹦鹉洲边泪,却望西山一泫然。
好事近 中州乐府元德明词内附。金朝。高士谈。谁打玉川门,白娟斜封团月。晴日小窗活火,响一壶春雪。可怜桑一生颠,文字更清绝。直拟驾风归去,把三山登彻。
七歌效杜陵体。宋代。丘葵。富儿谐了西园债,身着绿衣足夸诧。那知又有价高人,昨日新官今日罢。近来书满只月余,白头老吏慵送迓。呜呼五歌兮歌未足,末世由来多反覆。
凫墩。明代。卢楠。东观岱岳,西引凫墩。偃仰怙恃,有如子孙。凫墩之容,温懿无弛。轸父之疴,欢揄凫里。白杨锵锵,矫若龙翔。仰天一呼,烈石飞霜。实毒我父,宁知我股。䀌血溅溅,以瀹以釜。父曰予瞢,啜此肴羹。殆其有廖,欻如已酲。稚笋之荐,江鱼之膳。昔闻太史,今兹匪謴。荆蜀之乡,爰有铜梁。笃是异人,刑我有邦。
雨。宋代。周文璞。雨意遽如许,云容亦可怜。声声总断续,滴滴更匀圆。道院烧香地,山房焙画天。故园无恙否,润色到瓜田。
广州书所见 其二。明代。岑徵。手持酥酪背琵琶,犹似依稀认得他。莫是樵南山市见,紫姑祠畔卖新茶。
水调歌头。元代。徐逊。盘马万山顶,弹禽群木中。追思年少行乐,减尽旧豪雄。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滩碧逝,归路杳重重。拱手问仙伯,谪宦岂天公。奉慈亲,携稚子,访琳宫。太虚点雪高处,万虑一杯融。但得挈家归隐,何用举家拔宅,鸡犬亦升空。长啸下山去,脚底响松风。
古意。宋代。王铚。茅檐祠秀色,从古叹不遭。游子去未返,徒使寸心劳。朝叹江海深,夜视星斗高。归期约春风,今已木叶凋。一日两回来,看取门前潮。
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元代。吴莱。大圜杳何极,鳌柱屹不倾。日月光最耀,众星莽纵横。周天二十八,错粲各有名。荒哉审厥象,晃朗夺目睛。东垣青龙崛,西圉白虎狞。翾飞鸟隼状,偃伏龟蛇精。紫宫自然拱,银汉无复声。五行所经纬,甘石知性情。上界足官府,神人居穆清。韡晔逞幻怪,顤顤振铿轰。跳踉鬼脚捷,舑舕兽面赪。裳衣互裸袭,角鬣纷披鬇。岂其太白变,嬉戏类孲婴。或者荧惑动,威怒流欃枪。照临多芒角,躔次在缩赢。揣摩过人料,綵绘匪世程。伊谁驾一气,得以导九坑。想像陵倒景,观游抚层城。虚空何宫宇,苍莽孰节旌。毋宁秉笔际,溘此埃风征。凡夫本狭见,四顾惟寰瀛。夜叉冰澨呀,罗刹炎徼瞠。鲛女买绡出,狗夫衔箸争。祇疑列宿质,却混殊方氓。山神对我博,刻石华山陉。海神靳我画,浪卷沧海鲸。天神讵可识,万古欺聋盲。星占世有职,画史吾奚评。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唐代。李商隐。饮鸩非君命,兹身亦厚亡。江陵从种橘,交广合投香。不见千金子,空馀数仞墙。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拟玉溪体赋泉墅海棠二首。宋代。程公许。濯锦波光绕百遭,夜寒秉烛更须高。恨无丽藻供摛翰,聊复重裘索俊羔。长笑董仙痴守杏,可怜曼倩坐偷桃。若教人侍红云殿,应悔从前俗虑饕。
和元宗元日大雪登楼。唐代。李建勋。纷纷忽降当元会,著物轻明似月华。狂洒玉墀初散絮,密黏宫树未妨花。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宁意传来中使出,御题先赐老僧家。
汉江。唐代。杜牧。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山近。宋代。许月卿。山近绿映日,山远青带烟。平生有山癖,梦亦山水边。山好水益媚,山老水连天。我家非洛中,亦非独乐园。只在山屋上,下亦有流泉。俯仰颇乐之,妙处无昔贤。今日来别墅,水满山四环。鸣呼何处无山水,有酒且饮明月在前山。
送陈汝功起宰永春二首。宋代。王迈。一第垂三纪,卿评占得多。生涯似韦布,谈笑试弦歌。夏校士师道,春台民饮和。政成行奏最,好去立言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