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诗人李长源故居。金朝。元好问。楚些招魂自往年,明珠真见抵深渊。巨鳌有铒虽堪钓,怒虎无情可重编。千丈豪气天也妒,七言诗好世空传。伤心鹦鹉洲边泪,却望西山一泫然。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些招魂自往年,
明珠真见抵深渊。
巨鳌有铒虽堪钓,
怒虎无情可重编。
千丈豪气天也妒,
七言诗好世空传。
伤心鹦鹉洲边泪,
却望西山一泫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游览李长源故居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人感叹过去的时光如梦幻般消逝,珍贵的明珠沉入深渊,无法再寻回。他比喻自己像是钓鱼的人,虽然有能力钓到巨大的鳌鱼,但无法改变愤怒的虎。诗人的豪情壮志高耸入云,但天空似乎嫉妒他的雄心壮志。他写七言诗,却感觉自己的作品无法在世间流传。诗人在伤心的鹦鹉洲边流泪,却望着西山,眼泪如泉水般涌出。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元代的艺术风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珍贵事物消失的感慨。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也在诗中得到体现,但他却感到自己的作品无法被后世传颂,这也让他感到伤心和无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对酒。宋代。陆游。素月度银汉,红螺斟玉醪。梁丹梨半颊,斫雪蟹双螯。诗就吟逾苦,杯残兴尚豪。闲愁翦不断,剩欲借并刀。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元代。贡师泰。葛岭东家是相门,当年甲第入青云。楼船撑入里湖去,可曾望见岳王坟。
赞布袋和尚。宋代。释咸杰。 禅不参,道不会,终日忙忙。弄个布袋,十字街头道等人。阿谁知渠绻缋,氇首弥勒世尊。国有宪章,三千条罪。
感兴。宋代。薛嵎。箪瓢吾道在,此乐语人难。遗却形骸累,始知天地宽。远山不辨树,高屋易生寒。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
诗偈 其一八○。唐代。庞蕴。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江城子。元代。许有壬。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天上广寒宫阙近,金晃朗,翠岧峣。谁家花外酒旗高。故相招。尽飘摇。我正悠然,云水永今朝。休道斜街风物好,才去此,便尘嚣。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宋代。李曾伯。士有似之音,异世而同科。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於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五 真如轩。宋代。张镃。翠竹是真如,目前须荐取。恁么做禅和,被人鞔似鼓。
送秦觏二首。宋代。陈师道。师法时难得,亲年富有余。端为李君御,尽读邺侯书。结友真莫逆,论才有不如。折腰终不补,可但曳长裾。
康乐园。宋代。韩琦。惟人生多艰,康世岂易偶。服业罔不勤,乐事岂常有。朝家恩泽宽,宣布在封守。体民当有时,使得遂仁寿。时而无所适,是不守之咎。相署虽有园,狭陋日已久。州人岁节游,若度一筒口。至则无足观,叠迹但虚走。遂令欢赏心,归去成烦呕。有圃隔牙城,广袤半百亩。我来辟而通,高户敞轩牖。其中完废台,雄壮卑培塿。城野四望间,万景如在手。疏池育莲芰,表道植杨柳。粪壤悉反除,桃李换葱韭。成时寒食春,观者惟恐后。人一变壅阏,旷若在郊薮。或相携以歌,或相醉以酒。知为太平民,叹语竞聚首。曰非时之康,还得此乐不。予因揭是名,命意安敢苟。凡兹屏翰贤,一境实父母。必与众同乐,斯地肯藜莠。作诗告来者,庶可传不朽。
清平乐 答索琴。清代。邹祗谟。琮琤寒玉。清调随秋竹。旧时惯弄求凤曲。莫把朝飞轻续。一弹明月轻纱。再弹夜雨梨花。莫使高山流水,三分搀入琵琶。
答胡廷慎进士。明代。张弼。村居断来往,摊书挍陶阴。寥寥三百载,谁鼓紫阳琴。萤爝无远照,转展费沉吟。新声乱古雅,嘈嘈或愔愔。念昔与君期,迪我以妙音。中道忽仳离,宿疚郁中襟。支离事铅椠,何以希回参。湛湛图灵高,渊渊沧溟深。栖栖坐迟暮,鶗鴂鸣芳林。
朱鹭。南北朝。陈叔宝。参差蒲未齐,沈漾若浮绿。朱鹭戏蘋藻,徘徊流涧曲。涧曲多岩树,逶迤复断续。振振虽以明,汤汤今又瞩。
咏史下·徐邈。宋代。陈普。东第山成乱亦成,长星映酒甚分明。分劳太保惟徐邈,谁道能言独许营。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宋代。范成大。东山朝日澹冥蒙,一片云生万叠中。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哀李江州。明代。陈琏。元纲告衅天柱倾,太白夜夜摇光晶。陈胜之徒起相继,首陷颍蔡次鄂荆。浩浩妖氛塞天地,不意来薄浔阳城。浔阳江淮一保障,李侯忠义能支撑。完城练卒矢杀贼,君臣义重视死轻。十万红巾夜飞渡,晓觇山前皆贼营。羽书沉沉烽火急,霜露肃肃边笳鸣。挺身大小百馀战,斩刈无算贼胆惊。鼓鼙无声日光薄,阴风西来膏血腥。奈何中外失救援,皇天后土呼不应。挥戈跃马决一战,临终骂贼口不停。英英烈气排山岳,落落芳名照汗青。人生自古谁不死,侯今虽死犹如生。我来泊舟谒祠下,奠以寒泉荐菊英。坐招五老歌楚些,山光水色含馀情。
彭衙行。唐代。杜甫。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拟古七十首 其五十三 薛内史道衡酬忆。明代。王世贞。秋风吹大荒,秋月满河梁。尺书问马走,一枕遍羊肠。羊肠几屈曲,轮鞅声相续。句里孟门青,意中淇水绿。绿水如丝流,青天去不收。王猷兴欲尽,卫玠始生愁。愁人自宛宛,日长岁苦短。蘼芜虚早齐,不睹松柏晚。
寒食次韵。清代。吴霞。两度清明不在家,今朝寒食兴偏赊。东堂旧种双桃树,昨日风前齐作花。
呈杨谨仲二首。宋代。赵蕃。清江郭内千竿竹,爱此浑如屋上乌。我亦山中富此物,若何奔走为饥驱。
幽居。宋代。陆游。百顷菰蒲古泽中,老夫病起恰秋风。流年不贷人皆老,造物无私我自穷。市隐昔曾从啸父,山栖今欲效园公。芳樽虽匪金丹术,槁面尊前也蹔红。
雨中陪陈光州泛舟玄湖饯王侍御赴钧州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握手风烟里,何当别路长。衣冠如泛洛,车骑独游梁。堤覆惊春草,亭留过雨棠。他时汳南使,书札问行藏。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宋代。袁说友。一日溪流万橹声,簿书丛里眼偏明。青衫不怕笼朱墨,直下沧浪便濯缨。
新秋夜月寄故人。宋代。强至。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何穷对酒望,几处卷帘愁。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
嘲春风。唐代。温庭筠。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嫋转鸾旗,萎蕤吹雉葆。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于生高冈以早春九日初度赋赠二章 其二。明代。胡应麟。玳瑁堂开霁雪凝,百壶春酒照如渑。断冰奇句推良史,明月新篇和武陵。鸿雁渚寒劳梦寐,凤凰池远待鶱腾。追欢况值梅花早,倚啸晴空望玉绳。
中秋口号因儿女戏索之故云。明代。曹义。客邸中秋夜,蟾光分外明。开筵恣清赏,儿女总欢情。
乌栖曲。元代。李裕。霜华月皎更将尽,闺中少妇芳心静。乌啼一声到耳边,愁肠搅乱不成眠。
六忆诗四首 其一。南北朝。沈约。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贺新郎(次卢申之韵)。宋代。孙居敬。风月为佳节。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若向孤山邀俗驾,只恐梅花凄咽。有图画、天然如揭。好着骚人冰雪句,走龙蛇、醉墨成三绝。尘世事,谩如发。真须脚踏层冰滑。倚高寒、身疑羽化,水平天阔。目送云边双白鹭,杳杳冲烟出没。□□□、□□□□。唤醒儿曹梁甑梦,把消遥、齐物从头说。洗夜光,弄月明。
蓟北门行(一本作出自蓟北门行)。唐代。曹邺。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坐看南山云二首 其二。元代。方回。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邻烟气稍上,谷禽声渐闻。七月入伏末,未减炎暑熏。皇后漏雨意,似闵黎庶勤。此心谁予知,坐看南山云。
舟次打石港感怀。明代。吴与弼。不出门庭十五年,旧游遥历重凄然。昂藏徒有平生志,容易因循雪满颠。
班婕妤。明代。刘基。昭阳秋清月如练,笙歌嘈嘈夜开宴。长信宫中辞辇人,独倚西风咏纨扇。倾城自古有褒妲,红颜失宠何须怨。泠泠玉漏掩重门,一点金缸照书卷。
二月八日偶成。宋代。张九成。春寒渗渗越常年,桃李枝间尚悄然。数日长阴君莫叹,人人道是养花天。
田园偶兴。宋代。高质斋。绕檐风景接崆峒,生计年年乐岁丰。布谷声传红杏雨,□□调起绿杨风。桑麻远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
题山石榴花。唐代。白居易。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安福欧阳绍之奉议桃花石二绝句。宋代。周必大。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偶因闲日家事无牵蒙王氏以呼招乃书题於窟记。宋代。释道真。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子即是帝王孙。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夜迶将心登峻岭,心定菩提转法轮。
送季平道中四绝。宋代。郑刚中。野蝶成团夹路飞,秋郊此景最佳时。寒梨霜柿浑无叶,绿橘黄橙半压枝。
寄王人土。明代。释今音。高歌每忆王昙首,羡尔清狂世所稀。看竹定寻何处宅,问禅应向远山归。客来相访犹荒径,赋就孤吟尚褐衣。秋岳独期淩翮至,可堪重恋旧苔矶。
梁子正有诗谢牡丹及聚仙花次其韵 其三。宋代。洪适。玉蕊茸茸映四筵,团栾如集饮中仙。下方簇蝶非俦匹,上比琼花难并缘。
题殷氏东溪泛舟卷 其二。明代。程敏政。蟹潭风物定如何,南北驱驰岁月多。此日又从尘里去,几时来赋濯缨歌。
失题。明代。陈迪祥。春来风日佳,千山竞冶媚。耳息鼓鼙声,神往清凉地。西垌有招提,竹径何纡邃。把臂入云岚,衣裾染空翠。列席梅花前,天香众广被。清芬沁心脾,虬干惊古异。罗浮雪月时,幽况差堪儗。共是素心人,花神勿相避。芳樽掇落英,高论参灵閟。尽此半日閒,陶然成一醉。彦会亦难期,春游自兹始。
渫园。宋代。陆卿。小窗幽且洁,高卧是良谋。门掩炉烟定,风来花气浮。松阴三径寂,竹响数竿秋。剥啄伊谁子,名僧一刺投。
送黄达卿游西粤次其留别韵 其一。明代。李之世。严风起木末,飒飒动高秋。正值萧条候,况兼离别愁。人烟苗子国,桂棹夜郎舟。向晚频翘首,茫茫天际头。
清河晤孔司马继鑅话旧即赠九章 其七。清代。姚燮。寥天拓秋眄,北斗枢可操。渟渟夕初籁,木叶纷林皋。斯时众喧蛰,大梦齐酕醄。独有故人心,挂与明月高。月高照零雁,霜紧无完毛。下俯长淮流,南下方滔滔。
题栖霞寺。唐代。綦毋潜。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