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诗人李长源故居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朗读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些招魂自往年,
明珠真见抵深渊。
巨鳌有铒虽堪钓,
怒虎无情可重编。
千丈豪气天也妒,
七言诗好世空传。
伤心鹦鹉洲边泪,
却望西山一泫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游览李长源故居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人感叹过去的时光如梦幻般消逝,珍贵的明珠沉入深渊,无法再寻回。他比喻自己像是钓鱼的人,虽然有能力钓到巨大的鳌鱼,但无法改变愤怒的虎。诗人的豪情壮志高耸入云,但天空似乎嫉妒他的雄心壮志。他写七言诗,却感觉自己的作品无法在世间流传。诗人在伤心的鹦鹉洲边流泪,却望着西山,眼泪如泉水般涌出。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元代的艺术风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珍贵事物消失的感慨。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也在诗中得到体现,但他却感到自己的作品无法被后世传颂,这也让他感到伤心和无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素月度银汉,红螺斟玉醪。
梁丹梨半颊,斫雪蟹双螯。
诗就吟逾苦,杯残兴尚豪。
闲愁翦不断,剩欲借并刀。
()

葛岭东家是相门,当年甲第入青云。楼船撑入里湖去,可曾望见岳王坟。

()

禅不参,道不会,

终日忙忙。弄个布袋,

()
箪瓢吾道在,此乐语人难。
遗却形骸累,始知天地宽。
远山不辨树,高屋易生寒。
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
()

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

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

天上广寒宫阙近,金晃朗,翠岧峣。

()
士有似之音,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
於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

翠竹是真如,目前须荐取。恁么做禅和,被人鞔似鼓。

()

师法时难得,亲年富有余。
端为李君御,尽读邺侯书。
结友真莫逆,论才有不如。

()

惟人生多艰,康世岂易偶。服业罔不勤,乐事岂常有。

朝家恩泽宽,宣布在封守。体民当有时,使得遂仁寿。

()

琮琤寒玉。清调随秋竹。旧时惯弄求凤曲。莫把朝飞轻续。

一弹明月轻纱。再弹夜雨梨花。莫使高山流水,三分搀入琵琶。

()

村居断来往,摊书挍陶阴。寥寥三百载,谁鼓紫阳琴。

萤爝无远照,转展费沉吟。新声乱古雅,嘈嘈或愔愔。

()

万声沈寂漏丁东,金井栏干上暗空。
半夜西风人未觉,秋声先报草根虫。

()

参差蒲未齐,沈漾若浮绿。朱鹭戏蘋藻,徘徊流涧曲。

涧曲多岩树,逶迤复断续。振振虽以明,汤汤今又瞩。

()

东第山成乱亦成,长星映酒甚分明。
分劳太保惟徐邈,谁道能言独许营。

()
东山朝日澹冥蒙,一片云生万叠中。
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

元纲告衅天柱倾,太白夜夜摇光晶。陈胜之徒起相继,首陷颍蔡次鄂荆。

浩浩妖氛塞天地,不意来薄浔阳城。浔阳江淮一保障,李侯忠义能支撑。

()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

秋风吹大荒,秋月满河梁。尺书问马走,一枕遍羊肠。

羊肠几屈曲,轮鞅声相续。句里孟门青,意中淇水绿。

()

两度清明不在家,今朝寒食兴偏赊。东堂旧种双桃树,昨日风前齐作花。

()
清江郭内千竿竹,爱此浑如屋上乌。
我亦山中富此物,若何奔走为饥驱。
()
百顷菰蒲古泽中,老夫病起恰秋风。
流年不贷人皆老,造物无私我自穷。
市隐昔曾从啸父,山栖今欲效园公。
芳樽虽匪金丹术,槁面尊前也蹔红。
()

握手风烟里,何当别路长。衣冠如泛洛,车骑独游梁。

堤覆惊春草,亭留过雨棠。他时汳南使,书札问行藏。

()
一日溪流万橹声,簿书丛里眼偏明。
青衫不怕笼朱墨,直下沧浪便濯缨。
()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
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卷帘愁。

()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
苒嫋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
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

玳瑁堂开霁雪凝,百壶春酒照如渑。断冰奇句推良史,明月新篇和武陵。

鸿雁渚寒劳梦寐,凤凰池远待鶱腾。追欢况值梅花早,倚啸晴空望玉绳。

()

客邸中秋夜,蟾光分外明。开筵恣清赏,儿女总欢情。

()

霜华月皎更将尽,闺中少妇芳心静。乌啼一声到耳边,愁肠搅乱不成眠。

()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
风月为佳节。
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若向孤山邀俗驾,只恐梅花凄咽。
有图画、天然如揭。
好着骚人冰雪句,走龙蛇、醉墨成三绝。
()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

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

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

()

不出门庭十五年,旧游遥历重凄然。昂藏徒有平生志,容易因循雪满颠。

()
昭阳秋清月如练,笙歌嘈嘈夜开宴。
长信宫中辞辇人,独倚西风咏纨扇。
倾城自古有褒妲,红颜失宠何须怨。
泠泠玉漏掩重门,一点金缸照书卷。
()
春寒渗渗越常年,桃李枝间尚悄然。
数日长阴君莫叹,人人道是养花天。
()
绕檐风景接崆峒,生计年年乐岁丰。
布谷声传红杏雨,□□调起绿杨风。
桑麻远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
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
()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

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
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
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

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子即是帝王孙。
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
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

()
野蝶成团夹路飞,秋郊此景最佳时。
寒梨霜柿浑无叶,绿橘黄橙半压枝。
()

高歌每忆王昙首,羡尔清狂世所稀。看竹定寻何处宅,问禅应向远山归。

客来相访犹荒径,赋就孤吟尚褐衣。秋岳独期淩翮至,可堪重恋旧苔矶。

()

玉蕊茸茸映四筵,团栾如集饮中仙。下方簇蝶非俦匹,上比琼花难并缘。

()

蟹潭风物定如何,南北驱驰岁月多。此日又从尘里去,几时来赋濯缨歌。

()

春来风日佳,千山竞冶媚。耳息鼓鼙声,神往清凉地。

西垌有招提,竹径何纡邃。把臂入云岚,衣裾染空翠。

()

小窗幽且洁,高卧是良谋。门掩炉烟定,风来花气浮。

松阴三径寂,竹响数竿秋。剥啄伊谁子,名僧一刺投。

()

严风起木末,飒飒动高秋。正值萧条候,况兼离别愁。

人烟苗子国,桂棹夜郎舟。向晚频翘首,茫茫天际头。

()

寥天拓秋眄,北斗枢可操。渟渟夕初籁,木叶纷林皋。

斯时众喧蛰,大梦齐酕醄。独有故人心,挂与明月高。

()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