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娘子画像三首

题三娘子画像三首朗读

《题三娘子画像三首》是明代冯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北佳人亦自饶,
白题胡舞为谁娇。
青霜已尽边城草,
一片梨花冷不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画像,画中的女子是塞北的美人。她自得其乐,自信从容,白色的舞裙上题着图案,但是这舞姿和娇媚是为了谁而展示呢?边城的青霜已经消逝,边城的草已经枯黄,而梨花却仍然寒冷地绽放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画像来表达作者对塞北佳人的赞美和思考。首先,塞北佳人自饶自乐,表现出她的自信和自我满足。她展示着胡舞,但是这胡舞是为了谁而娇媚呢?这里可能蕴含着对于女性在特定环境中的表演和期待的思考,也可能是对于美丽和艺术的探索。

其次,诗中描绘了边城的景象,青霜已经消尽,草地已经凋零,表现了寒冷和荒凉的氛围。然而,诗中提到的梨花却依然冷冷地绽放着,这里可能具有象征意义。梨花是一种娇媚而寒冷的花朵,它的存在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暗示了塞北佳人的坚强和不屈。

整首诗词通过对塞北佳人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美丽、自信和坚韧的赞美。塞北佳人的形象在寒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耀眼,她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和才华,同时也呈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这首诗词通过对于画像的描绘,以及对于环境的对比,传递了一种深邃而富有内涵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琦

(1558—1603)明山东临朐人,字用韫,一字琢庵。万历五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尚书。疏请停矿税,征还各地税监,不果。又极陈士子崇佛教之弊,请约禁。卒谥文敏。有《经济类编》、《宗伯集》。...

冯琦朗读
()

猜你喜欢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
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
堂闲秋擣药,坛冷夜朝真。
几忆蓬壶顶,蟠桃烂漫春。
()

春雷醉别镜湖边,官显才狂正少年。

红烛满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兰船。

()

谁道巴家窘,巴家十倍邹。池中罗水马,庭下列蜗牛。

燕麦纷无数,榆钱散不收。夜来添骤富,新月挂银钩。

()
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

盛处应持满,微时望欲圆。镜光藏晦夕,桂影照晴天。

继日能明夜,分时用纪年。繁星犹避迹,爝火岂堪然。

()
工夫莫止。
脱得壳儿方是喜。
不识真风。
只说双关夹脊通。
()

我自飘零更汝忧,贱贫骨肉不相收。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

()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

陈云压地势填空,鹅鹳飞驰欲得风。龙战未分天欲莫,不知谁复是虞公。

()

最好无虚结社名,奇文共赏对花评。香风引发心中隐,一笔挥云奠太清。

()
柔和性气。
雅称佳名呼懿懿。
解舞能讴。
绝妙年中有品流。
()

清新曾读复斋诗,眉宇居然见紫芝。翰苑鸟台怜往事,青蝇白璧恨当时。

平原草满鸰飞急,孤冢苔荒鹤吊迟。我欲招魂歌楚些,乾坤浩渺不胜悲。

()

共追使节到潺湲,为复登楼在别筵。近槛不胜游子意,当杯祗觉众人贤。

秋风磬折终谁是,竟日笙歌亦自妍。正忆陶潜初便去,那曾束带小儿前。

()
龙山落帽未多时,陈迹依然使我悲。
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
()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