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晚望。唐代。罗隐。心如野鹿迹如萍,谩向人间性一灵。往事不知多少梦,夜来和酒一时醒。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诗偈 其三十。唐代。庞蕴。世人重珍宝,我则不如然。名闻即知足,富贵心不缘。唯乐箪瓢饮,无求澡镜铨。饥食西山稻,渴饮本源泉。寒披无相服,热来松下眠。知身无究竟,任运了残年。
寄怀龙皋叶大夫 其四。明代。霍与瑕。扬帆过大江,水阔情何深。江南日以远,知己谁寄音。舍舟适旷野,长鞭驱白马。朝整仪真鞍,暮脱滁阳驾。滁阳山何碧,瞻望无终极。细写一封书,付与扬州客。
自汉水放舟南下即事 其一。清代。赵文哲。袱被同登汉上槎,六年不听橹讴鸦。容身已喜如居室,入梦浑疑是到家。斜日趁墟宵唤酒,轻烟压水午鸣茶。南迁我久忘官样,惭见船头候吏哗。
宿野墅五更窗月照瓶中老梅清甚有感。宋代。徐侨。桃李纷纷一饷花,风清月白老生涯。取之无尽山林藏,求而有余农圃家。游是理中无愧慊,乐吾心处是荣华。较他弦管凄凉地,卮酒杯羹总自奢。
日本杂事诗 其一八四。清代。黄遵宪。一望高高下下田,旱时瑞穗亦云连。归装要载良苗去,倘学黄婆种絮棉。
春宫曲二首。明代。王乐善。杨花风散满池塘,倚槛看来暗自伤。红粉争如风里絮,化萍犹得傍鸳鸯。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明满环中,兔怀夜月。翠横海上,犀晕秋山。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