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和陈惟寅韵(三首)

怀古和陈惟寅韵(三首)朗读

《怀古和陈惟寅韵(三首)》是元代陈秀民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门潮不至,
昱岭掩空关。
龙随白雁去,
何时复南还。

萧萧禁中树,
尽为樵牧攀。

中文译文:
海门的潮水不再涌来,
昱岭掩盖了空寂的关隘。
龙随着白雁飞去,
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南方呢。

禁宫中的树木,
都被砍伐和牧人攀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怀旧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盛景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诗中描述了一幅景象,海门的潮水不再涌来,显示了此地的衰败和沉寂。昱岭掩盖了空寂的关隘,暗示了通往南方的道路已经被封闭,无法再次前往。诗中的龙随着白雁飞去,象征着权势和荣耀的离去,使诗句更加富有情感。

接着,诗人描述了禁宫中的树木,它们被砍伐和牧人攀爬,暗示了宫廷的衰败和荒废。这种景象对比了过去的繁荣和现实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过去兴盛时期的怀念之情。它揭示了岁月无情的冷酷,以及人类努力所带来的成果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消逝的无奈。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沧桑与衰败的画面,给人以深思和感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秀民

元温州人,一作嘉兴人,字庶子。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有《寄情稿)。...

陈秀民朗读
()

猜你喜欢

五州山下路,樵牧自成群。
涧浅泉交径,岩高石碍云。
老松前代寺,异草贵人坟。
更陟重冈望,江淮地势分。
()

小队戎行列晚晴,穷乡犹自说人英。如何剡曲飘然兴,千载能留雪夜名。

()

化城文运自今昌,东璧星辉接水光。最喜台成龟出洛,道南回首日扶桑。

()

()

抱耒沧江万态捐,忽逢仙令尺书传。关门不闭吴天紫,弟子能师蜀国玄。

琴里高山流辈少,握中明月故人偏。还应彩笔相酬处,花发河阳第几年。

()
近识城南吴市仙,千岩活句得真专。
令人向壁卧三日,悔我读书空十年。
樽酒细论还得否,风帆欲去独依然。
从今千里清秋梦,长在高山流水边。
()

男必耕耘女必蚕,古人尚尔我何贪。
浴沂时候成春服,歌咏来归道味甘。

()
()

中原兄弟淹今雨,海内风流有聚星。爱客未悬徐稚榻,问奇曾愧子云亭。

江天月冷猿啼树,芦荻霜残雁满汀。尊酒不堪千里别,九疑云尽万山青。

()
蹇产久无赖,相羊忽有期。
野马脱羁日,逐客赐环时。
乡国眼中见,申肘犹云迟。
夫子独不尔,西复到峨嵋。
()
天地有大德,好生洽民心。
炎云涨毒暑,此风散重阴。
欲驱冞旬热,忽作三日霖。
人物荷造化,喜归田亩深。
()

似醉如痴不顾身,谁知一一露天真。露台便是中秋月,养就蟾蜍白胜银。

()

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旧知名。

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

()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处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

豫顺以动,大哉惟时。时迈其仁,世载邕熙。兆我区夏,宣文是基。

大业惟新,我皇隆之。重光累晖,钦明文思。迄用有成,惟晋之祺。

()

欲张吾网向流河,定有遗珠在碧波。鼓枻中流情不浅,水云风景晚来多。

()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政主张。

()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

翠巘开新殿,团花簇玉阑。醇醪天上赐,仙境御前看。

浩荡恩波阔,光荣礼数宽。微臣沾圣泽,何幸侍金銮。

()

美人木兰舟,春风挂帆去。舟轻疾如飞,可喜亦可惧。

浙江多风波,越山暗烟树。孤月照篷窗,今夜宿何处?

()

草树非一香。
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情人。

()

累岁倦行役,兹晨仍灌川。路危缠岭脊,草盛隐人肩。

逐客穷愁地,荒城大有年。不才宽罪谴,何以报皇天。

()
飞阁岧峣倚天半,千里秋毫掌中看,城下江声铁马行,梁间日影金蛇竄。
词客寂寥光景闲,秀色不改惟西山。
朝来敛黛作眉语,问此风月何当还。
便须领略追绝唱,终古发扬无尽藏。
()

白玉堂前夜合花,高高绿树散朱霞。朝来如见唐人画,系著谁家白鼻騧。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