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徐波。明代。唵囕香公。一自归空寂,前因记未真。十年余此晤,四海更何人。絮袅烟中月,萍移水上春。风吹灯夕梦,散入北邙尘。
《会徐波》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唵囕香公。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自归空寂,前因记未真。
十年余此晤,四海更何人。
絮袅烟中月,萍移水上春。
风吹灯夕梦,散入北邙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曾经离开时的空寂,前因我记不清楚。
十年过去了,我们再次相会,这个世界上还有谁?
像细小的絮状物飘动在烟雾中的月亮,像浮萍漂浮在春水之上。
风吹灭了灯,夜晚的梦散落在北邙的尘埃中。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开一段时间后再次与徐波相会的心情和感受。诗人在离开徐波后经历了空寂的时光,对于这段时间的具体原因,诗人已经记不清楚了。然而,经过十年的时间,诗人和徐波再次相聚,诗人思考着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能够如此重逢。
诗中使用了细小的絮状物飘动在烟雾中的月亮和浮萍漂浮在春水之上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的飘忽不定。最后两句描述了风吹灭了灯,夜晚的梦散落在北邙的尘埃中,这种意象暗示着诗人的思绪和回忆在时光的流转中逐渐消散。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对过去记忆的模糊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往东流江口寄内。宋代。梅尧臣。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桂林即事。宋代。李曾伯。一日四时具,从来五岭然。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瘴重常垂箔,春深未脱绵。新来那戒饮,未夜已思眠。
沅湘道中。元代。徐贲。落日荒烟野水滨,鹧鸪啼处有行人。东风记取沅湘道,兰叶兰花一路春。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摸鱼儿·东皋寓居。宋代。晁补之。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