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元代。柳贯。昔建寰中业,初开徼外山。雉城平兀兀,沙水净湾湾。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叨陪文学乘,空愧鬓毛斑。
诗词:《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
朝代:元代
作者:柳贯
昔建寰中业,初开徼外山。
雉城平兀兀,沙水净湾湾。
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
叨陪文学乘,空愧鬓毛斑。
中文译文:
昔日我们共同缔造了广阔的天地,初次拓展边疆之山。
城池高耸平坦,河水清澈湾曲。
丹霞色的夏季,帝王巡游恰逢其时;明净的秋天,武士守卫闲适宁静。
我陪同文学之士乘车,自愧头发中斑白的岁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与杨仲礼和袁集贤共同赞美元代都城大都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城池高耸、河水清澈的景色,展现了大都的壮丽和宁静之美。诗人以朱夏和清秋来描述两个不同的季节,表达了大都整年的壮丽景色。其中,朱夏宸游指的是皇帝巡游的盛况,清秋武卫表示武士们在秋天的闲适守卫。这些景色和场景都给人以宁静、和谐和幸福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自谦之情。他自称陪同文学之士乘车,却觉得自己的年岁已经老去,自愧头发中斑白的岁月。通过这种自嘲,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之士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都城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通过自我贬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景和文学之士的敬佩。这首诗词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即以景写情,寄托情怀,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柳贯。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草市庙。明代。张治。登临犹不倦,倚杖更山扉。旧壁龙蛇落,空堂蝙蝠飞。云香流别涧,树影动深矶。便欲招仙侣,青天振羽衣。
清商怨。宋代。晏几道。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华阳杂咏八首 其一 垂虹岭。明代。胡应麟。万仞危岩古木低,翠屏回合上丹梯。桃花流水无人问,一路猿声夕照西。
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其一。宋代。张栻。添得湖光百亩馀,湖边早已成菰蒲。更移玉井峰头种,还有花开十丈无。
次姜尧章赠诗卷中韵。宋代。陈造。诗传侯王家,翰墨到省寺。姜郎粲然文,群蜚见孔翠。论交辱见予,卢马果同异。念君聚百指,一饱仰台馈。我亦多病过,忍口严酒戒。终胜柳柳州,吐水赋解崇。
濉阳八景 其四 铙山晴雪。元代。黄元实。嵬嵬圣石倚霄汉,障断濉南山一半。荒郊冰柱尽消融,霁日琼崖尚璀璨。鹤仙剪木飞云端,玉女弄月坐石盘。可怜射猎人物远,瀑凌万壑弓旌寒。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宋代。苏轼。老去此生一诀,兴来明日重游。卧闻三老白事,半夜南风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