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示弟槱

家园示弟槱朗读

《家园示弟槱》是宋代诗人郑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床读史惯,土锉勿粘尘。
洒扫王维德,浇锄郭太仁。
使才看著屐,有道验时薪。
小物汝知谨,同心作古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勤奋进取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描述一些日常琐事来展现这种思想。诗人以家庭为基础,以家园的环境和家人的言行为例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塑造自身品德和追求道德修养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家庭观念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下是对每句的具体赏析:

第一句“竹床读史惯,土锉勿粘尘。”表达了诗人的阅读习惯和对于学习的重视。竹床代表了平凡的家居环境,读史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土锉勿粘尘则是对于家务劳动的警示,意味着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勤奋和纯洁。

第二句“洒扫王维德,浇锄郭太仁。”通过提及王维和郭茂倩这两位古代文人,诗人强调了对于德行高尚的模范人物的尊崇。洒扫和浇锄则是日常家务的象征,意味着要以勤劳和诚实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琐事。

第三句“使才看著屐,有道验时薪。”诗人通过提到履行职责的使才(佣人),表达了对于工作和使命的态度。看著屐则意味着细心和仔细观察,有道验时薪则是对于能力和劳动成果的检验,强调了诚实和尽责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小物汝知谨,同心作古人。”诗人通过提到小物,传达了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于琐事的重视。同心作古人则是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目标的期望,强调了家庭的力量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家庭、修身和勤奋的看法,强调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来实现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诗中所提及的古代文人和家务劳动等元素,也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郑樵朗读
()

猜你喜欢

窗前有修竹,道人心自足。

清风入诗肠,何用五鼎肉。

()

茅檐共翠微,井臼亦相依。

衣望桑麻熟,粮兼芋栗肥。

()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禄休干,贵休攀,功名纵得皆虚幻,浮世落花空过眼。官,也梦间;私,也梦间。

()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

说著从前总是愁,只是不相忆。

()
诸老皆仙去,遗踪岁月深。
主人今易姓,客子亦伤心。
来燕传新话,群蛙试闹音。
欲将兴废事,历历问云岑。
()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山上双松长不改,

百家唯有三家村。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
裂石未尝关,毋将俗眼观。
虚中元有受,造蕴亦何难。
羽客能谈道,云房识候丹。
只应仙有分,风响步虚坛。
()

铜楼充震位,银牖集嘉宾。青宫列绀幰,紫陌结朱轮。

弦调宝瑟曲,歌动画梁尘。金卮倾斗酒,琼筵列八珍。

()

平芜青满读书台,为忆前贤故故来。一代高名曾仰德,百年陈迹但兴哀。

碑文剥落漫苔藓,栋宇倾颓困草莱。欲奠椒浆无处所,向风搔首重迟回。

()

三十六峰当郡前,世间无此好山川。
辞家上马消一日,去蜀题桥今七年。
草奏南宫文似锦,紬书东观笔如椽。

()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

五桂燕山独擅芳,三槐曾羡晋公堂。如何八柏环青翠,寒入郊原色尚苍。

()
未了吾今为君决,一字不留无可说。
耀古腾今彻底辉,不离当体常光洁。
()

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箧中。
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