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诗僧隆瘦岩。宋代。赵希桐。五载京华客,山中坐得牢。禅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涛。入派名随重,游方步转高。秋风飞锡远,相忆读离骚。
《送诗僧隆瘦岩》是宋代赵希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载京华客,山中坐得牢。
禅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涛。
入派名随重,游方步转高。
秋风飞锡远,相忆读离骚。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僧人隆瘦岩的情景。诗人自称是五年来在京城漂泊的客人,而僧人隆瘦岩则在山中修行,安定自如。诗人提到了禅心与天竺石,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吟咏思念浙江的波涛。诗人认为僧人的入派名声渐重,但他选择了游方的生活,不断追求更高的道路。最后,诗人以秋风飘送僧人的锡杖为象征,表达了对僧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通过对比诗人的漂泊和僧人的趋于安定,诗中展现了禅修的境界和修行者的自在心态。天竺石和浙江涛分别象征着禅宗的心境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意象。诗人对僧人入派的名声和游方的选择进行了赞美,认为僧人在追求更高境界的过程中保持了独立自由的精神。最后,秋风飘送的锡杖象征着离别和思念,增加了诗词的离情别绪。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者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比的手法,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禅修的宁静和追求的力量。
次韵赋吴尊师漱芳亭白、红梅花二首 其二。元代。范梈。惟梅本是群仙侣,别有芳姿照微雨。人尝误作杏花看,我亦戏作莲花语。即色非空还是色,遽数不终须悉数。偷服丹砂抹玉唇,赭颜谪向春风舞。呜呼,安得东皇锡赤社,胙以朱陵为尔土。
十五夜饮王敬止园亭。明代。方太古。客子未归天一涯,沧江亭上听新蛙。春风莫漫随人老,吹落来禽千树花。
赋澄江月送别。元代。刘崧。澄江江水清且深,明月下照愁人心。浮澜浅浪惊不定,当空涌出千黄金。此时使客宴高阁,坐爱流光入帘幕。牛矶风定翠旗翻,蛟窟天寒宝珠落。长洲菁菁杜若生,送君东下歌扬舲。题诗若过旧游处,月色江声无限情。
四茔为林侍御贵实赋 其一 宝涧西原。明代。程敏政。凄迷谷城山,下有土一抔。昔在选部君,冠裳此淹留。山灵苦未协,来往空神游。荏苒三十载,改奠西原丘。龙门耸乔木,宝涧萦清流。体魄安自今,蓍龟复何求。慎终美孙子,正不惭弓裘。
豫章南浦亭泊舟。宋代。范成大。绣槛临沧渚,牙樯插暮沙。浦云沉断雁,江雨入昏鸦。野旷天何近,春寒岁未华。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
梅花集句 其九十一。金朝。李龏。愁绝江南日暮春,东风何事入西邻。谁家月下看花女,莫窃香来带累人。
白露。宋代。章甫。烈日照平野,狂风吹槁苗。皇天无一雨,白露只明朝。世路多艰险,人心恐动摇。愁来唯有酒,聊以永今宵。
海棠春(郊行)。宋代。吴潜。天涯芳草迷征路。还又是、匆匆春去。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把酒劝斜阳,小向花间驻。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宋代。陈普。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杂言五首 其五 危语。明代。王世贞。悬度山腰铁絙靡,恶风吹船入罗鬼。前有窫貐后伏虺,孤臣握兵内惭毁。
龟潭三首 其一。宋代。孙觌。埋没榛芜不记年,穿云络石自溅溅。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
哭虚海上人。唐代。郑巢。一化西风外,禅流稍稍分。买碑行暮雨,斫石葬寒云。静户关松色,荒斋聚鸟群。朗吟声不倦,高传有遗文。
二月晦日留别鄠中友人。唐代。贾岛。立马柳花里,别君当酒酣。春风渐向北,云雁不飞南。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又三。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
瑑冰铸雪,赋神情天壤,无伦香泽。月女霜娥,直是有如许,清明姿色。细玉钗梁,温琼环佩,语好新音发。相逢一笑,桂宫连夜寒彻。应是第一瑶台,水晶宫殿里,飞升仙列。小谪尘寰缘契合,同饮银浆凝结。醉里归来,魂清骨醒,乍向层城别。晓风吹袂,冷香犹带残月。
念奴娇·瑑冰铸雪。宋代。曹勋。瑑冰铸雪,赋神情天壤,无伦香泽。月女霜娥,直是有如许,清明姿色。细玉钗梁,温琼环佩,语好新音发。相逢一笑,桂宫连夜寒彻。应是第一瑶台,水晶宫殿里,飞升仙列。小谪尘寰缘契合,同饮银浆凝结。醉里归来,魂清骨醒,乍向层城别。晓风吹袂,冷香犹带残月。
助甫远驾见访遂成四章情见乎辞 其二。明代。王世贞。踰立谢兵符,始托君子盟。嬿婉甫再秋,十五为别龄。人生能几何,霜鬓不再青。故友艳春华,屈指若晨星。存者散各天,逝者忽已冥。拭泪荐君卮,安能令不盈。北斗向阑干,携手步中庭。景光各自爱,竹素以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