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仙矶晴雪。宋代。赵时远。敛尽同云放日晖,寒光凛凛透重衣。扁舟清晓寻溪转,仿佛王猷访戴归。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仙矶晴雪》是宋代赵时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敛尽同云放日晖,
寒光凛凛透重衣。
扁舟清晓寻溪转,
仿佛王猷访戴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色,主题是仙矶晴雪。诗人以朴素而凝重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纯洁。通过描绘冰雪覆盖的景象,诗人展示了冬日的宁静和寒冷。诗人的心境也被冬日的景色所触动,他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赏析: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仙矶晴雪》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冬日的景色。诗中的“敛尽同云放日晖”表达了阳光透过云层的美丽景象,而“寒光凛凛透重衣”则揭示了冰雪带来的严寒。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中的“扁舟清晓寻溪转”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在冬日的清晨,诗人乘坐小船在溪流上漂流,享受着宁静的时刻。他仿佛看到了王猷寻访戴归的景象,这里暗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通过将历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诗人在诗中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和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冬日景色的美丽和宁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人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传奇的遐想。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在表达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启迪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
...
赵时远。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大鹏赋·并序。唐代。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沸渭,岩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躨跜。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感秋 其六。宋代。何绛。朝汉台成千载馀,苍苍松柏绕阶除。蛮夷长老知天命,陆贾南来一纸书。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八。明代。李之世。入门天地宽,出门天地窄。出不容一身,入犹有四壁。
送敷竺昙住义乌双林寺二十韵。明代。唐之淳。双林古名刹,婺女之乌伤。云出汉水白,云归山气黄。维昔传大士,依山开道场。六时动天乐,草木生妙香。峰头七佛塔,塔下双神堂。堂中席久虚,猿鹤愁怨望。吾师霞外秀,六十须眉苍。祝发石桥左,挂衣双涧傍。小笠冒暑雨,轻袍带晨霜。手持文部檄,脚踏龙河航。访我玄津西,送之钟山阳。是时五月朔,绿树薰风凉。薝葡白胜云,菖蒲过人长。我留看归去,迟回以彷徨。师行过越乡,烦师一徜徉。乡中多亲友,念我几回肠。为我少安慰,令我羁思忘。马群有骐骥,羽族有凤凰。览德匪称力,如火不用光。大士迟师久,勉哉宜自彊。
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宋代。魏野。使君悮访乐郊民,顾我何由得暂亲。茜旆动驱千百骑,茅亭才著两三人。旋烧陆羽烹茶鼎,忙换陶潜漉酒巾。可爱水边松竹上,数朝犹自有香尘。
送黄云游松江。宋代。陆文圭。吾宗两才子,世乱身不免。绝娄华亭鹤,竟类东门犬。客行因强古,寒日下荒坂。井邑今豪雄,往事海涛远。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宋代。黄裳。二十星霜一转头,坐间谁共昔年游。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春复秋。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
题诗卷後。宋代。贺铸。诗岂穷人穷者工,斯言闻诸六一翁。端慙少作老更拙,不废汝诗吾固穷。
塞上作。唐代。刘威。萧萧陇水侧,落日客愁中。古塞一声笛,长沙千里风。鸟无栖息处,人爱战争功。数夜城头月,弯弯如引弓。
寻周炼师不遇留赠。唐代。许浑。闭门池馆静,云访紫芝翁。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夜棋全局在,春酒半壶空。长啸倚西阁,悠悠名利中。
终南僧。唐代。贯休。声利掀天竟不闻,草衣木食度朝昏。遥思山雪深一丈,时有仙人来打门。
周太守叔愚寓善果寺夏日过讯。明代。欧大任。亦知除热恼,禅榻与僧分。静院山禽下,疏钟夕梵闻。黑貂今季子,皂盖旧冯君。避世金门者,悲歌共尔群。
贺新郎 双鱼问为阎牛叟赋。清代。陈维崧。军马台城里。记当年、君留建业,妾家吴市。江左英雄今谁在,太息周郎已矣。空还剩、斜阳燕垒。一派大江流日夜,捲银涛、舞上青山髻。烦为我,递双鲤。寄书殷浩轻獧子。却翻言、旁无知者,臣开臣闭。笔格簪花挑来觑,不是一缄红泪。也不赋、竹竿鱼尾。昧旦鸡鸣相庄甚,笑白头、吟与盘中字。儿女态,裙钗气。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宋代。文同。徇速承王后,聪明复辟初。恩波同海浸,刑网比天疏。屡有搜贤诏,曾无谏猎书。惟余封禅事,应恨缺蒲车。
小游仙 其六。元代。杨维桢。莲华舟高河汉垂,黄姑玉女会佳期。玉清久入衙城洞,莫遣成都卖卜知。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宋代。钱时。剩觉工夫通草对,略无闲暇问花神。国香早是将春到,也趁梅花候主人。
遣兴。宋代。陆游。翳翳鱼盐市,迢迢桑麦村。山家薪炭足,野叟裤襦温。罝兔残芜尽,叉鱼积水浑。诗书老无效,犹拟付儿孙。
题山水与彦实侄。明代。杨士奇。翠岭岧峣带白云,林间溪畔绝纤氛。须知乐志堂中坐,长日书声到夕曛。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八 剔银灯。清代。易顺鼎。醉呵醇醪浊醪。唫呵长谣短谣。也输他士衡入洛夸英妙。也输他邓仲华拜衮勋高。也输他金銮召。铜柱标。俺这里算向愁城走一遭。
山下晚晴。唐代。崔曙。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宋代。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