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胜处。宋代。赵夷夫。当阳生处好溪山,翠滴温公宝墨斑。线溜一泓凉意足,须臾肤寸遍人间。
《当阳胜处》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夷夫。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当阳生处好溪山,
翠滴温公宝墨斑。
线溜一泓凉意足,
须臾肤寸遍人间。
中文译文:
在当阳的美丽山谷中,
翠绿的植物滴下温和的雨水,
一汪泉水滑过,带来清凉,
短暂的时刻,每寸肌肤都沐浴其中。
诗意:
《当阳胜处》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宜人的山谷景色。诗人描述了当阳的山谷,溪水从山中流出,翠绿的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活。这里的清凉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一刹那间,每一寸肌肤都感受到了这片山谷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描绘山谷中的溪水和植物,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美丽而宜人的环境中。诗人通过翠绿的植物滴下的温和雨水和清凉的泉水,表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中所描述的当阳胜处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表达出自然景色的美妙之处。通过几个简短的描写,诗人把读者带入到这个美丽的山谷中,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其中的清凉和舒适。这种写景的手法,使得诗人所描绘的山谷景色更加鲜活,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总之,《当阳胜处》这首诗词通过对山谷中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美的感受和人与自然的融合。它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宋代赵夷夫的诗歌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宿桃源与同乡简主簿志饮。明代。许天锡。西日衔云叶,南风鼓浪花。亭孤留宿鹢,帆远带归鸦。岁月惊为客,儿童问到家。他乡逢简簿,又作醉生涯。
哭元戎少泉侯兄八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故国逢今日,元枢失旧臣。人间销电露,天上化星辰。磊落英雄气,悲凉骨肉亲。哀歌转难就,握管涕盈巾。
瀛洲亭。宋代。叶梦鼎。汝城高处着危阑,人在苍寒缥缈间。下瞰无边春境界,西来第一处江山。酒拈重碧酣诗思,柳曳轻黄入笑颜。阁老可能专此胜,蛾眉花底又催班。
漫兴一首奉呈玉山。元代。陆仁。萱草葵花五月繁,清游频过辟疆园。艰危避贼愁仍绝,感激逢君思欲骞。信有谗人如巷伯,岂无佳士报平原。坐深池阁偏幽寂,更浣寒泉为涤烦。
周宗庙歌 昭夏。南北朝。庾信。永维祖武。潜庆灵长。龙图革命。凤历归昌。功移上墋。德耀中阳。清庙肃肃。猛虡煌煌。曲高大夏。声和盛唐。牲牷荡涤。萧合馨香。和銮戾止。振鹭来翔。永敷万国。是则四方。
送别二首(1) 其二。清代。费墨娟。日催槐影上帘旌,快整征衫趁晓晴。此去劝君休惜别,男儿所志在功名。
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元代。方回。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独君有寿相,气貌不异昔。冷官故稍卑,良畴焉从辟。幽抱能自宽,胜味各有适。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未悟如梦寐,忽觉无痕迹。眼明远堪眺,脚健险可历。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吾侪数老翁,撰日散游策。当有佳诗篇,付与来者觌。
晨起二首。元代。方回。蚊蚤宵为梗,葵榴晓可观。偶无酲待解,自觉寝难安。深癖穿蒙密,幽阴度屈盘。忽惊一点露,滴人发间寒。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唐代。齐己。西笑道何光,新朝旧桂堂。春官如白傅,内试似文皇。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还家几多兴,满袖月中香。
雪霁别乡。宋代。释文珦。雪霁别乡关,经行百里间。溪流殊荡漾,山色正{左文右阑}{左文右扁}。民散无多户,程途转几湾。衰龄垂八十,未必又重还。
吴人郑速季入邺省兄中伯每谈倭寇之乱久而思归赋此以赠三首 其二。明代。谢榛。江南兵未息,朝野共忧端。战伐疲吴税,功名老汉官。天空山雾惨,地坼海涛寒。妻子书难达,华亭梦里看。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宋代。苏辙。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投赠沈相国八首 其七。明代。胡应麟。廿载貂裘客路难,青冥长日望鹓鸾。华轩肯挟三公贵,大厦宁忘一士寒。日月夔龙新政府,风云扬马旧词坛。玄亭不厌侯芭学,扫叶频过十二栏。
奉和韩伯声元日有感之作用来韵却答。明代。张萱。林涧年来免愧惭,一瓢双屐径三三。幽怀自觉閒中剧,世态都从拙处谙。花柳一春应共醉,阴晴明日不须谈。问君何事伤春早,可是稽康七不堪。
惜日。宋代。王安石。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
清平乐(秋暮)。宋代。赵长卿。鸿来燕去。又是秋光暮。冉冉流年嗟暗度。这心事还无据。寒窗露冷风清。旅魂幽梦频惊。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行路难 其二十三。清代。钱澄之。吾乡幕客老天隅,为拟东还结伴趋。难后赤身行不得,重怜觅渡向苍梧!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宋代。金履祥。自古在昔,圣贤有作。七十之龄,德烈方恪。
对花(一作武瓘诗,题云感事)。唐代。于濆。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岳坟。明代。王世贞。落日松杉覆古碑,英风飒飒动灵祠。空传赤帝中兴诏,自折黄龙大将旗。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莫将乌喙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
园中课小童芟草移石。清代。方振。早知穷有命,底事逐征尘。此日濠梁意,几年湖海身。草除遮路棘,石露隔帘皴。拟待重阳问,黄花莫笑人。
菩萨蛮。宋代。谢逸。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秣陵杂诗。近现代。钱钟书。评量抹淡与妆浓,点缀风光策首功。除却夭桃红数树,一团夫色有无中。
再韵明复和来。宋代。邓肃。男儿匹马追风嘶,朝燕暮越去如飞。谈笑功名在钟鼎,卵破草折驱胡儿。悲吟误学愚溪柳,落笔幸无龙蛇走。诗成不直水一杯,谁解金龟与换酒。能言嗟我闭雕笼,九万扶摇政属公。好振雷威养霖雨,要须奏赋未央宫。游戏诗坛整部伍,笔锋光怪横天宇。异时请赓七月篇,恶食卑宫赞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