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忆友。宋代。张同甫。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秋日忆友》是宋代张同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的白露沾湿阊阖城,微风吹拂着高楼,芦花如雪一片片飘荡,让人心生愁绪。故友远在天南地北,长途跋涉,与我相隔甚远,而明亮的月光依然孤独地倚在楼上。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故友的思念之情。秋天是一个寂寥的季节,白露沾湿了城市的阊阖,微风吹动着高楼上的芦花,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诗人的故友远在天南地北,相隔遥远,但明亮的月光仍然独自照耀在楼上,映照着诗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白露、芦花、明月等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诗中的"阊阖风高白露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以凄凉之感。"芦花如雪动边愁"以芦花的形象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思绪。"故人迢递天南北"表达了诗人与故友相隔遥远的距离,而"明月娟娟独倚楼"则突出了诗人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友谊的珍贵。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相得益彰,给人以深沉的感受,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和风格。
病起掇黄花数本焚香清坐二首。宋代。钱时。碧玉枝头玉露溥,风霜晚节要人看。生香正色殷勤意,肯入冬窝共岁寒。
黄莲花 其一。宋代。韩维。浅白轻黄两未分,飞来人世作朝云。天教细雨常遮护,留得清香数日闻。
有感今昔二首。宋代。范成大。飘风骤雨谩惊春,扫荡何烦臂屈伸。天识不衷宜不恕,神歆非类即非仁。休雠地下枯鱼骨,且斗尊前健犊身。静看可怜还可笑,香山宁是幸灾人?
舟过溪阁次山斋韵。明代。林俊。小艇道仙阁,回风转蕙兰。晴光江上月,凉意竹边坛。扫石云常漏,留诗鹤借看。来麰经岁熟,一饱答清安。
浮丘道人招魂歌。宋代。汪元量。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戊申除夕。明代。皇甫汸。帝京明旦忆朝天,客舍曾开守岁筵。一谢鹓鸾非道路,空将犬马愧韶年。钟声逼曙传花外,灯影分宵落酒前。拟向东皋理春事,张平今已赋归田。
湖东野人歌。明代。朱朴。湖东野人秀而雅,礼法迂疏气潇洒。小堂结构湖上头,白苇黄茅杂陶瓦。门前野水鸥出没,屋后平林树低亚。少年不肯谒官长,读书学医兼学稼。买药济病不射利,富家得钱贫即舍。扁舟一叶轻如萍,踪迹常时遍吴下。傍人不识云水仙,错认烟波钓鱼者。
千秋岭 其二。宋代。沈与求。吴越江南绝壁间,可怜争国似蜗蛮。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记流传一醉颜。
寿承旨张畴斋。元代。薛汉。钟王书法得精微,每日霜毫不厌挥。相业曲江金鉴录,幽怀西塞绿蓑衣。蟠桃开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应与赤松相伴约,他年名遂早知几。
武胜关。清代。伊秉绶。山势通秦岭,关临列岫开。天低郧子国,云没楚王台。晚水凉侵月,秋花乱绣苔。三闾哀怨后,最重贾生才。
燕京即事。明代。屠隆。玉貌花骢两斗辉,香风如水泛红衣。燕姬少小能骑马,笑指金鞭踏月归。
颂古四十五首。宋代。释如珙。一般颜色两般名,纸盖难瞒众眼睛。雪峰当时便封转,闽王犹未息疑情。
开元天宝杂咏 美人呵笔。宋代。萧立之。冻笔能回雪殿春,君恩珍重遣宫嫔。金花笺上清平乐,倚得词工却误人。
满路花 初春游目即事。明代。王世贞。穿芽径字青,压水冰文绿。山城初雪罢、添妆束。谁家猎骑,揉碎千崖玉。貂裘斜半揭。马尾捎生,问人何处堪宿。青帘高写,美酒新丰熟。春色偏占早、花如簇。珠帘十二,处处调丝竹。夜阑金缕曲。唱道明朝,扶头依旧醽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