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都山二首

题仙都山二首朗读

《题仙都山二首》

瀛洲风月十年馀,
东出云堂典郡符。
更到烟霞最深处,
分明景物是仙都。

译文:
来到瀛洲已有十余年,
走出云堂担负郡守之职。
再往烟霞最深处,
明亮地展现着仙都的景色。

诗意:
这首诗以仙都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仙都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作者首先描述自己来到瀛洲已经十多年了,以一种略带感慨的语气揭示了对这里的倾心之情。接着,作者走出云堂,担任郡守一职,展现了自己在这个地方具有重要地位和责任。最后,作者进一步探索烟霞之地,发现这里的景色分外清晰明亮,仿佛置身于仙都之中,表达了对仙都山更深层次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仙都山的美景和作者对其的热爱之情。通过"瀛洲风月十年馀"的句子,将读者带入作者在瀛洲生活多年的情感背景。"东出云堂典郡符"的句子则展示了作者在瀛洲的职务和地位,使得诗中的主题更加具体和有力。最后一句"分明景物是仙都"直接点明了作者对仙都山的痴迷和赞美,也将诗的情感顶峰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既展示了仙都山的美丽景色,又揭示了作者深深被其吸引的情感。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使读者仿佛亲临仙都山,体验到其中的美好。整首诗既有现实的表现,又有非现实的意象,融合了宋代诗人浪漫主义的特点。同时,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的写照,具有一定的心灵寄托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

姬周得天下,乱臣才十辈。王纲一解纽,政教何茫昧。

宣尼抱麟泣,此意谁能会。从来六籍灰,文风委蒿艾。

()
裴相亭成未退身,空烦舞袖与歌尘。
至今亭下萧萧竹,似对秋风怨主人。
()
映水芙蓉簇绛霞,水边开宴坐临花。
秋娘老去风流尽,系臂犹悬一缕纱。
()

云锁当年落帽台,满山黄菊为谁开。久无异士高人识,长有狂蜂妒蝶猜。

斜日东篱增感慨,西风南国正尘埃。如何得似承平旧,与客携壶共酒杯。

()

木暗苍烟合,池荒碧草深。高台平竹杪,幽径入花阴。

奔走成何事,登临慰此心。晚凉山更好,风处一披襟。

()
忆昔倚少壮,不畏离别苦。
及今更中年,颇识谢公语。
连朝接殷勤,故已办兹去。
今晨竟不免,况此风更雨。
()
也不悲噫也不歌,只将恬淡养天和。
团蒲徒倚谁呼觉,梦里分明被佛呵。
()
缲丝宛转听东声,东声忽断心暗惊。
旧机虚张未满幅,新丝更短织不成。
()
道人龙中来,醉与神物会。
写兹蜿蜒质,日月为冥晦。
崩翻江海姿,素壁起涛濑。
呼吸见雌雄,抉石疑可碎。
()
簇簇苍山隐夕晖,遥看野雁著行归。
久之不动方知是,一搭碎云寒不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