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东山广福院

咏东山广福院朗读

咏东山广福院

舣棹青山下,来寻蓟子家。
人鱼皆静乐,水木亦清华。
松老欲成盖,菊寒殊未花。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中文译文:

在东山下泊船,我来寻找蓟子的家。
人鱼都在静静地快乐,水和木也都显现出清华的气息。
松树已经老了,快要覆盖整个院落;菊花虽然在寒冷的季节还未开放。
何须去找语言的漏洞,这首诗词中蕴含着丹砂般红润的气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宋代诗人杨璇对东山广福院的赞美和景观描写。诗人在船上来到东山,寻找蓟子的家。他发现在这里,人和鱼都静静地快乐,水和木也都展现出清华的美丽。诗中描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然后,诗人提到了松树和菊花。松树已经老去,欲成盖覆盖整个院落,显示出岁月的长久和历史的厚重。而菊花虽然还未开放,但在寒冷的季节中,也带来了一丝残存的美丽。

最后,诗人用“此自有丹砂”来表示无需寻找语言上的漏洞或者是别的东西,因为这首诗词本身就包含了丹砂般红润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东山广福院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宁静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东山广福院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诗人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东山广福院的宁静之美,并从中体味到岁月变迁中的恒久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璇

...

杨璇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峰笔立青琅玕,介若端士何桓桓。托根秖许霜下杰,凛然正色凌秋寒。

酡颜相倚为谁好,仙人自喜朝霞餐。山川入眼尽摇落,百卉岂敢誇铅丹。

()

好春三月,蓦山溪时候。二十四番风,只解管、吹花擘柳。

平芜似剪,藉处软于茵,携画榼,岸乌巾,缓引三升酒。

()

妆楼对驰道,吹台临景舍。风入上春朝,月满凉秋夜。

未言歌笑毕,已觉生荣谢。何时洛水湄,芝田解龙驾。

()

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孙。文章老益奇,于道见本原。

我生植艰虞,惨澹风霾昏。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

()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

江边雁过秋,江上暮云愁。
岭曲山横转,潮回水逆流。
乱莎行石蟹,残荻卧沙鸥。

()

恭闻南岳魏夫人,绛节霓旌拥玉轮。我欲他年受真诀,先从碧海涤埃尘。

()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为寻名画来过院,

因访闲人得看棋。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
畜樊利口莺成母,张艾虚心雉作媒。
耐冷强书秋后扇,余醒更罚醉中杯。
()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
重帘御晚吹,密瓦护晨霜。
焰焰砖炉火,霏霏石鼎香。
行迟依木杖,坐久穴藜床。
昼亦无聊甚,胡为厌夜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