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中逃山。宋代。萧澥。三三两两伏茅茨,有事难言只自知。心破胆寒无处著,风枝露叶亦惊疑。
诗词《寇中逃山》是宋代诗人萧澥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三两两躲在茅屋中,有事难以言表,只有自己知道。心灵破碎,胆寒无处落脚,风吹枝叶,露水洒下,也充满疑虑。
诗意:
《寇中逃山》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居住在寇乱时期的人的心境。诗中的人聚集在茅屋中,人数不多,自己的处境和困苦只有自己知道。他们的心灵破碎,胆寒无处停留,连微风吹动的树枝和叶子,露水洒下的声音,都会使他们产生疑虑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寇乱时期人们极度恐惧和苦闷的生活状态的描绘。茅屋虽然简陋,但也成为人们躲避寇虏的唯一避难所,茅茨正是那个动荡年代里的象征。诗中没有具体描写,却通过情感语言展示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中的风、枝、露被用来形容人们的心灵状态,显示出人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整首诗写景简洁,却给人以沉郁之感,是萧澥才情的流露,也是对时代动荡状态的真实写照。
一剪梅。明代。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游麻姑观。宋代。周紫芝。清秋禾黍罢,南亩幽事少。凌晨有佳兴,振策事轻矫。微踪蹑飞猱,雄眺高木杪。上有仙子祠,栋宇颇倾挠。腾虚想云軿,遗像空鸟爪。黄冠三四辈,生意良草草。更欲问丹炉,云山遂穷讨。道人笑不言,此意未遽晓。但云须趣辕,山静虎出早。胜践良独难,仙事亦杳渺。了知世俗人,尘凡隔蓬岛。
题山居图。元代。陈高。层峦积翠色,中有嘉树林。幽人此避世,结屋山之阴。携琴出山去,独怀千古心。知音不可见,归路白云深。
访李生野墅。宋代。宋祁。风物澹萧辰,陵阿访隐沦。野杠裁度马,溪路劣生尘。认菊知陶宅,观禾识鲁囷。林皋偏乐我,鱼鸟似留人。山霁群妍露,林虚众籁新。长沮亟相语,非敢问迷津。
用韵送净月上人。元代。张雨。阴崖颠风无时兴,篁竹偃地虎昼行。斲冰积雪卧空谷,春至唯闻禽鸟鸣。华阳南便洞窗小,香烟西放蛾眉道。神僧问讯破孤寂,把臂入林一倾倒。帕头蒙寒驴背驮,泥滑稳于杯渡波。寄谢少年王敬和,独行其如法汰何?
夜宿斗门与朱氏原兼呈再从叔。明代。张宁。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数间茅屋水东涯,四海为家不当家。钵底已无兼宿食,篱边犹忆隔年花。典型独喜先生在,风雅徒令异代誇。自笑僧贫远行脚,担头犹有旧袈裟。
送怀以仁法师归钱塘。明代。释宗泐。西湖茭笋夏如玉,龙井杨梅旧有名。白发故人千里去,青山独客此时情。呼猿洞口萝龛老,石蟹泉头茗椀清。回首天涯来往迹,海门潮落又潮生。
石公山石洞。明代。王鏊。石公之景殊不恶,巨石悬空欹不落。争知不是补陀山,中有仙人俨缨络。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宋代。李处权。惊飙起群雁,落日明孤松。溪驶石齿齿,树断山重重。功名贵及时,丈夫不可慵。初不系贤愚,只系其所逢。
元夕赐观灯诗 其三。明代。曹义。九重此夜放花灯,朝野熙熙乐太平。云接鳌峰千嶂迥,春生苔径落花斑。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自古华阳多胜槩,烟霞泉石足怡颜。
南浦 春水用玉田词韵同融谷赋。清代。龚翔麟。人柳乍三眠,听流澌、废苑春光才晓。腊雪未全消,寒沙外、半旧苔痕谁扫。东风几日,鸭头新涨冰钱小。是处翠波通短棹,冷浸六朝芳草。朱栏几曲斜临,影弓弓、十里香踪不了。漂出落花多,红桥口、曾有浣衣人到。遥峰缥缈,霁蟾飞下游人悄。道是新烟未禁,灯火秦淮还少。
星源八景 其八 朱塘鸥雨。宋代。胡炳文。鸣凤不肯鸣晚周,鸥鸟相随九曲幽。星源是公鲁洙泗,东池历历梦中游。一夜水痕高几许,鸟也忘机淡无语。朝来晴碧更好看,天光云影源头水。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宋代。耿南仲。贡珍已选茂良充,犹被拘縻类缚钟。渌酒强陪高馆饮,黄花不似故雷逢。棋枰苦战挑灯坐,藓壁閒提捧砚从。风叶满庭秋索寞,更筹向尽睡方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