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上公献寿

长至日上公献寿朗读

《长至日上公献寿》是唐代张叔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阙晴钟动,鸡人晓漏长。
九重初启钥,三事正称觞。
日至龙颜近,天旋圣历昌。
休光连雪净,瑞气杂炉香。
化被君臣洽,恩沾士庶康。
不因稽旧典,谁得纪朝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庆祝君主寿辰的场景。在这一天,凤阙上的晴朗钟声响起,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早晨的时钟声长久地传达着时间的流逝。皇宫的九重宫殿的大门初次打开,宴会的三个重要环节开始,人们举杯祝贺君主的寿辰。太阳升起来到达龙颜(即君主的面庞),天空旋转中迎来了吉祥的日子。宫殿的光辉洒在雪地上,使它们更加洁白,而祥瑞的气息与香炉的香味混杂在一起。这种庆祝的氛围使君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君主的恩典也延及到了臣子和百姓,使他们都得到了安康。这里强调了这次庆典不仅仅是按照过去的规定进行,而是一种新的方式,没有受到过去典章的束缚,这样的庆典更具有纪念意义。

赏析:
《长至日上公献寿》是一首充满庆祝气氛的诗词,以雄浑的语言描绘了皇宫中举行寿辰庆典的盛况。诗中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手法,如凤阙、晴钟、鸡人、晓漏等,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通过描绘天象和自然景观,展现了庆祝活动的隆重和吉祥。同时,诗中还强调了庆典的意义在于君臣关系的和谐、人民的安康,以及这次庆典超越了传统的束缚,具有创新和纪念的特殊意义。

整首诗词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绝句为体裁,表达了作者对庆贺君主寿辰的喜悦之情。通过丰富的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庆典的盛况。这首诗词充满了庄严和吉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敬爱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叔良

...

张叔良朗读
()

猜你喜欢

峡水昌山渡,深秋薄午过。两崖森壁立,一涧闯盘陀。

团隐东西崦,田开上下坡。土风多俭朴,司社竟如何。

()

伯夷耻周粟,促连岂帝秦。
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閒身。

()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
昔日昔时经此地,看来看去渐成川。
歌台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
莫言波上春云少,只为从龙直上天。
()

陌上吹衣柳絮风,凭君莫放酒杯空。归舟总是伤情处,一路残山剩水中。

()
野水平湖阔,云山叠嶂深。
一溪横驿道,两岸挟神林。
乱石通人迹,孤舟系客心,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
()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
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

代兴天地有词坛,国士谁能不让韩。一字已知追古易,千秋宁复叹才难。

天横削壁闽山住,溪带流云瀫水寒。此地由来饶八咏,阳春可许和人看。

()
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
失却祖师禅,识得个骨董。
()

九日登山正自佳,松梯微露湿青鞋。重岩细菊班班出,一路题诗寄客怀。

()

江上浮屠快一登,望中烟岸是西兴。日生沧海横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层。

潮落远沙群下雁,树欹高壁独巢鹰。百年等事豪华尽,怕听兴亡懒问僧。

()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
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
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

()

万里天南拜诏频,丁年袍笏又从新。栖迟厚禄曾非据,诖误微名蚤见伸。

有父固应闻讽议,无才终不老閒身。庭旋车马休嫌隘,自是先朝草莽臣。

()

曾参羽卫领貔貅,重珥金貂觐冕旒。禹甸山河看带砺,汉台人物羡箕裘。

拥书南面千秋业,倚剑长天万里侯。将相有才仙有骨,未须还问赤松游。

()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

造化本无私,朝廷今有道。禽鸣桑柘间,鸡豚醉父老。

炎洲气如煦,经冬苗不槁。三登嘉谷熟,四季春华好。

()

帝明峻德事明禋,夙夜精诚岂计旬。礼乐百年承古典,衣冠万国仰严宸。

风收雨雾天初霁,春透郊原日正辰。此日晴明真泰景,听歌喜起羡君臣。

()
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
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
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

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

()

奉天门下玉阑桥,此日催班早侍朝。占史奏云欢万国,太官传宴散层霄。

苑梅迎律春先动,宫柳临风色欲摇。一出忽今惊十载,百年勋业有渔樵。

()

杏雨不沾泥,流莺恰恰啼。弯弓驰紫陌,跃马过金堤。

()

坐久那能笑口开,篆烟烧尽石炉灰。山厨度臈贫无肉,茅屋逢春富有梅。

冻鸟缩身依雪立,饥驴直耳望人来。窗前更展离骚读,消得茶瓯当酒杯。

()
径苔铺翠叶堆黄,生怕人来便踏伤。
病久养成心性懒,闲多衍得岁年长。
已拚故我忘俱尽,忽话当年喜欲狂。
莲荡稻田相对起,镜湖南北好风光。
()

江南三月春事浓,人间处处熙东风。
山阴亭下羽觞举,长安小边箫鼓从。
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钝铁钺朽。

()

西河战罢万方清,处处楼台歌板声。白马锦鞯来騕袅,玉楼银榜枕岩城。

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从此泰阶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

花落花开,等闲不管流年度。旧游何处。浅立空凝伫。惊拍栏干,忍见春将暮。凭风絮。为人飞去。散作愁无数。

()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
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

洲渚河流剩,沙堆风卷馀。牛羊纷认牧,禾黍乱成畬。

枣熟人憎鸟,荷枯獭趁鱼。秋霜欲侵鬓,愁绝独驱车。

()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

拥节西来岁未更,提封略已遍循行。洞庭青草绝馀寇,沅水武溪俱力耕。

勿漫绣衣閒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治平已召吴公去,材秀何人是贾生。

()

万骑貔貅关塞晚,两班鹓鹭禁闱春。觉来饱食黄粱饭,却看邯郸梦里人。

()

夏后巡游地,茅峰会计时。双圭开日月,四载集輴樏。

国有防风戮,书仍宛委披。贡金三品入,执帛万方随。

()
论思献纳方自代,海舶鮹人岂识渠。
长啸清风含雪语,怜侬不解读新书。
()

挂席西归孺子亭,小春阳煦快舆情。满怀今古凭谁问,独对寒山一带青。

()

住与老逋邻,空湖隔市尘。
布衣安破屋,白发守清贫。
引鹤风穿袖,听猿月满身。

()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

闻道南丹风土美。流出溅溅五溪水。威仪尽识汉君臣,衣冠已变□番子。
凯歌还、欢声载路。一曲春风里。不日万年觞,猺人北面朝天子。

()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

万生纷不同,宿昔有定业。哀哉彼迁民,苦事乃稠叠。

累累庭际炊,采采涧底叶。问渠胡为来,悲泪不盈睫。

()

同人如提宿,初从城市归。
雪轻浑欲舞,云栋不成飞。
客去寻溪棹,僧来叩竹扉。

()
藿食筋骸惫,林庐岁月侵。
道穷思故友,力尽悔初心。
浩浩天知我,悠悠後视今。
飘零君勿叹,古瑟有遗音。
()
残春雾雨余,小院黄昏后。
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酴醿插髻云,岁岁长如旧。
不是做词迟,却怕添伊瘦。
()

故乡山水忍相违,聚首无端又北归。一路春风梅正发,几家冬雨麦初肥。

杯盘祖席离情苦,车马长亭曙色微。主上只今求道切,敢将忠孝负庭闱。

()

云游何所图,只为一大事。事了早归来,和我休歇去。

()

买印支公僻,输瓶座首能。咒言听似鸟,梵字写如藤。

托钵施仙饭,支床面佛灯。一身犹不用,何处有三乘。

()

碧潭清浅,又早被、蘋风吹动。惊鬓影参差,归来欲倦,试向菱铜閒弄。

何处相逢似曾相,识一面、閒愁偷送。多情甚白祫,朱颜直至,而今相共。

()

挂席沙头津鼓催,群公出祖尽千杯。介休自愧龙门客,何似仙舟洛下来。

()

水浅藻荇涩,钓罩无所及。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

驱之就深处,用以资俯拾。搜罗尔甚微,遁去将何入。

()

人间宦海几桑田,稳泛沧浪旧钓船。冠挂神羊馀正直,身将仙鹤去联翩。

季鹰感慨秋来早,元亮归休醉欲眠。最是閒中多日月,相逢不敢问流年。

()

吴王台前天地老,羊家吹笛烟花绕。羊郎到老不识颦,昨日西施颦更好。

妾行自绾春风髻,姊送出门车在道。涂金两袖石麒麟,姊唾乾时碧如草。

()
眼不自见,刀不自割。
吃饭济饥,饮水定渴。
临济德山特地迷,枉费精神施棒喝。
除却棒,牛却喝,孟八郎汉,如何止遏。
()
天色{上髟下蒙}松未肯收,吾侪自乐不曾愁。
随宜旋旋商量著,晴即闲行雨即休。
()

小径迂回草欲迷,村居如在瀼东西。为煎新茗频敲火,自扫残花恐污泥。

白首十年吴下客,伤心千古越来溪。群贤何日能相顾,重为湖山一品题。

()
不落阶级,卓卓超出三际。
曷用安排,十方自然畐塞。
五色线不我羁縻,七宝冠是谁严饰。
()

蚕月桑津,轻浪鱼鳞。
好风光最易愁人。
相逢休便,闲却残春。

()

谓之情者无他思,只是吾心初动机。又把动时分析出,人当随发察其几。

()
二老长身屹两峰,常撞大吕应黄钟。
将辞邺下刘公干,却见云间陆士龙。
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従。
吾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
()

可怜荒宇在,于焉恣游赏。古砌伏野草,唯馀圣贤像。

巨碣指高树,御墨浮天上。昔人不在斯,悠然引遐想。

()
天地无情处,青林不动时。
扇车热炉鞴,竹簟暖琉璃。
蝉喘烟生树,蚊饕汗浃肌。
不知秋后鬓,留得几茎丝。
()

天西日落天东雾,船舣花香鸟鸣处。醉中收得一衫云,携向天涯觅常住。

深杯已贮江南酒,坐吮霜毫笑挥手。谁家鸡犬不能仙,莫使骖鸾落人后。

()
苫茅架竹亦吾庐,病起幽怀得小摅。
爱酒已捐身外事,闭门犹读死前书。
邻家人喜添新犊,小市奴归得早蔬。
但使身安岁中熟,敢辞老境落樵渔!
()

秋窗馀照尽,入暗早萤来。忽聚还同色,恒然讵落灰。

飞影黄金散,依帷缥帙开。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

()
终日在东厢,闲消百刻香。
一枰分黑白,双砚列朱黄。
荷气侵帘馥,桐阴覆井凉。
前知今夕梦,孤榜上潇湘。
()
落叶一二数,遥夜忽已午。
百年能几何,望道犹未睹。
清扬得邂逅,简易从险阻。
明朝买扁舟,万议付风雨。
()

青龙山前山似园,浑如八阵开旌

()

罗囊绣两凤皇,玉合雕双鸂鶒。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著长相忆。

长相忆,经几春。人怅望,香氤氲。开缄不见新书迹,带粉犹残旧泪痕。

()
徒倚溪亭惜坠芳,恨无异域返魂香。
残枝并恐风吹去,插在金瓶置坐傍。
()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
风雷汉臣会,天日唐主真。
而曹其勉旃,或者一见亲。
()

梅花白雪坞,杨柳绿烟堤。野旷春偏晚,江深日又西。

为寻彭泽宰,如到武陵溪。茅屋人家里,时时闻鸟啼。

()
背人西去一莺啼。
拍手还惊百知飞。
浅雨微寒春有思,宿妆残酒欲忺时。
浪起蒲茸暖,翡翠风来柳絮低。
()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芳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

少微星忽坠,畴昔梦初圆。乡社崇新祭,书帷掩旧编。

亭依金斗固,儿戏彩衣偏。踵续谁为傅,吁嗟高士贤。

()

一年春色负归期,每见梅花辄入诗。肠断江南一百五,然犀何处觅琼枝。

()
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申威疎勒还。
()

白木栖床厚叠毡,乌绫夹被紧揌肩。
无灯不做瞒心梦,有酒何愁缩脚眠。
渺渺邯郸尘满路,蘧蘧蝴蝶絮漫天。

()

匣中有双剑,谁与辨雄雌。当年解其一,遗我心所知。

双龙久未合,斗光望渐移。终难授楚柄,聊用强自持。

()

青精晨双盂,并几日华在。朵颐白齹齹,刀切万粒碎。

芹香龈腭馀,椒桂众臭退。达生有至理,婴色养其内。

()

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
人生当几时。譬彼浊水澜。
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

()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
春望上春台。
春窗四面开。
落花何假拂。
风吹会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