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仙山。宋代。王克功。芒屩支藤上翠微,长松影里叩柴扉。石坛丹灶苍苔冷,天阔风高鹤不归。
中文译文:
梅仙山,芒屩支藤上翠微,
长松影里叩柴扉。
石坛丹灶苍苔冷,
天阔风高鹤不归。
诗意:
这首诗以梅仙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冷寂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荒凉的山区,山上梅花仅有零星的绿叶,在长松的阴影下,有人来敲打冷冷的柴门。诗中还描绘了石坛和丹灶上长满了苍苔,寓示着岁月流转,风雨侵蚀,昔日的繁荣已成往事。天空广阔,风吹得很高,但是曾经归来的鹤儿却再也没有出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芒屩是一种青苔,芒屩支藤上翠微,可以理解为梅花仅有零星的绿叶,暗示着山中的寥寥无几。长松影里叩柴扉,山中有人来敲打冷冷的柴门,表示山中的人烟稀少,荒凉寂寞。石坛丹灶苍苔冷,暗示着石坛和丹灶已经废弃,上面长满了青苔,寓意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天阔风高鹤不归,表达了曾经到过这里的鹤儿再也没有回来,如果把鹤看作自由自在的灵魂,那么诗人也暗示了人们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生活已经荒芜。
整首诗以荒凉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悲凉和离愁别绪,传达出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主题。诗人通过描写山中凄寂的景象,抒发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把大自然的景象与人生的感叹相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人以深思。
元夕应制三首 其二。明代。蒋冕。四海春风共一家,韶光先到上林花。星桥曲曲通银汉,火树丛丛结彩霞。佳气煖浮双凤阙,瑞烟晴护六龙车。繁华不作杨州梦,一曲升平月未斜。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送神用《景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荐献有序,降登无违。礼乐备举,昭格燕娭。云车缥缈,神曰还归。报以景贶,翊我昌期。
洛城秋雨。宋代。宋庠。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宋代。刘子翚。偶随流水到僧家,身世浑如焦谷芽。午梦不如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
挽黄夫人。宋代。王洋。官棲枳棘莫消魂,身吒丝萝在德门。三后姻联门户重,贰卿阅阀德名尊。伤心结蚁灵{乾乞换需}远,保室鸣鸠道化存。为问如何慰冥漠,饱闻中外有兰孙。
临江仙(为顾致尧生日)。宋代。韩淲。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鉴清秋。九华山下共追游。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台阁功名归去好,便应衮衮公侯。未妨含笑看吴钩。当年佳梦日,和气瑞光浮。
观渔船水碓有感。宋代。陈藻。水淋槽满舂应响,人降槎登网自沉。万事低昂惟两势,乾坤阖闢个中寻。
送欧阳宪副。明代。薛瑄。凛凛谷中风,亭亭山上松。风声亦何劲,松自无改容。竞秀固妍好,弱植徒丰茸。独于霜雪馀,卓然见高踪。悠悠四十年,所遇多尚同。欧阳信佳士,亮节抱始终。苍苍岁寒质,展可为国庸。适来述所职,归思何匆匆。载歌君子篇,德期皓首崇。
冬暮送人。唐代。尚颜。长安冬欲尽,又送一遗贤。醉后情浑可,言休理不然。射衣秦岭雪,摇月汉江船。亦过春兼夏,回期信有蝉。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宋代。苏轼。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友逢同气意忘年,又值今秋皓魄圆。万仞登山休落后,千秋传业好争前。
共看曲水流觞去,渐见夕阳引鸟还。此夕天开千古眼,江河大地一时迁。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其四。明代。李士淳。友逢同气意忘年,又值今秋皓魄圆。万仞登山休落后,千秋传业好争前。共看曲水流觞去,渐见夕阳引鸟还。此夕天开千古眼,江河大地一时迁。
癸亥十月书事 其一。明代。黎民表。辽阳碣石枕居庸,天府元称百二重。岂少衣冠扶帝辇,坐令城阙起边烽。投簪敢谓沧洲近,鸣剑多惭白发慵。早晚单于须款塞,玉门何用一丸封。
琵琶亭。宋代。徐灼。才人迁谪美人愁,红袖青衫此滞留。孤艇夜凉初送客,四弦风紧自成秋。离心欲诉樽前月,别泪频浇水上舟。我亦天涯感沦落,芦花枫叶任悠悠。
思亲。元代。贯云石。天涯芳草亦婆娑,三釜凄凉奈我何。细较十年衣上泪,不如慈母线痕多。
万寿寺牡丹。唐代。翁承赞。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和蒋全愚韵。元代。仇远。金坛有耆英,学博声名早。搜奇薄庄骚,稽古极羲昊。君甚似乐天,税冕居履道。息游鬻骆马,尚友敬胡杲。我生六十年,独欠识此老。来游溧阳学,文物委秋草。黄沙眯人目,忽见石皓皓。君坛高难陟,我垒虚易擣。新诗十八韵,韵韵俱压倒。交情托以宣,一字一大好。自惭沟中断,未足被华藻。但令小儿辈,藏弆以为宝。相望衣带水,波弱限蓬岛。玉石资盪磨,钟鼓宜击考。何由即会面,疑义共探讨。岂无问字酒,可以濡吻燥。昔为坚多节,今为科上槁。穷达等醉醒,何庸宽怀抱。
次韵梦得浅红芍药长句。宋代。洪迈。十日愁阴病不出,卧看春归无计惜。诗翁遣送淮海春,衰眼熨开云雾拆。胭脂注脸匀未遍,肉红借酒生春色。了知造物著意深,倾倒春工不余力。年来不顾溱洧女,载酒非公复安适。且将妙句写余妍,欲立佳名付精识。一春颇困歌湮没,回首纷华三太息。愿言乞与洗心方,归对炉香诵周易。
及第后谢座主。唐代。周匡物。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浣溪沙。宋代。周邦彦。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山中答人。唐代。齐己。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又和喜雨四首。宋代。刘克庄。暮年台笠代羸骖,信步篱东过舍南。稍喜农家行食麦,径催园户去移酣。寻花公倘来过甫,置薤吾无可语参。诸县丰登条教简,醉翁饮少已先酣。
江行。唐代。江为。越信隔年稀,孤舟几梦归。月寒花露重,江晚水烟微。峰直帆相望,沙空鸟自飞。何时洞庭上,春雨满蓑衣。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宋代。苏辙。夜梦被发翁,骑驎下大荒。独行无与游,闯然款我堂。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昂。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喜雨。宋代。宋祁。阴霞袭晓混层晖,雨势连天泱泱垂。泼火正投寒食日,催耕并及杏花时。波生客浦扬舲远,润逼宵挝作掺迟。把酒命宾聊一笑,吾农喜罢及吾私。
喜雨偈。宋代。释了思。熇熇炎威遍野飘,流金烁石土山焦。精诚不作轩雷转,孰与人间济杭苗。救旱无方种种求,老龙谁识隐岩湫。茅山居士兴慈愿,一叱风云四百州。衲子相逢竞喜忻,应期甘雨一番新。了知润物无穷意,祗在维摩此念真。
江行。唐代。戴叔伦。漾舟晴川里,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屡忘鸥鸟情。聊复于时顾,暂欲解尘缨。驱驰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良嗣壬申年来为生朝寿作一诗答之。宋代。郑刚中。惟吾始生朝,汝祖五十八。甫及贾谊少,祖易大夫箦。怀绷至不天,能有几岁月。不得著斑衣,惨惨意常缺。吾如汝祖年,汝已双髻茁。似我蒲伏岁,汝方事绅笏。我更得祖寿,尚有十年活。汝之事亲日,加我一陪阔。其如父与子,灾福势相轧。灾胜福力微,万罪如箭发。向非天地恩,谁肉两躯骨,后效皆渺茫,前愆正磨刮。今兹各天涯,瘴水东西隔。汝作飞云感,我类雨肠割。天之加汝者,如与复如夺。每见榴花红,为汝惜时节。手持祝生香,自向炉中爇。但愿早团栾,盘餐共粗粝。将此离别数,造物为除豁。小宽寒暑期,未作枯木折。
憩舍北大树下。清代。黄锡朋。重阴隔朝暾,暑气始澄廓。柯叶相低昂,回飙散林薄。兹情与之远,罕滞从所托。贫家废营构,安有台沼乐。求之虚寂中,意造足丘壑。天高渊则深,攸往见飞跃。尘壒纷目前,形迹久可略。
五郊乐章·青帝角音。唐代。魏徵。鹤云旦起,鸟星昏集。律候新风,阳开初蛰。至德可飨,行潦斯挹。锡以无疆,烝人乃粒。
次韵张询斋中晚春。宋代。黄庭坚。学古编简残,怀人江湖永。非无车马客,心远境亦静。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立朝无物望,补外傥天幸。想乘沧浪船,濯发曦翠岭。
程白葭求题周璕画龙。清代。郑孝胥。退之龙移信奇语,巢居插天厌平土。永叔盆池意更豪,百里中分千丈举。程子真龙幸一见,误信神奇同朽腐。豪釐脱命偶获赦,几逐虾鱼卷飞雨。好龙徒得画龙本,冥想灵踪定何许。董源能作拔山势,蝘蜓寻常宁可侮。尸居如我不足论,龙变云云聊戏汝。
题马。明代。顾应时。天下于今正一家,无劳汗马走尘沙。御沟浴罢星初落,天厩归来日未斜。□玉四蹄谙蜀栈,立锥双耳认胡笳。金羁不受奚官控,闲向东风步落花。
送李端公赴东都。唐代。刘长卿。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题绿竹苍石图为万竹山人寿。明代。陶宗仪。粉香翠影碧琅玕,丹凤林中第一竿。雨露恩浓磐石固,清风日日报平安。
魏漕彦成昔宰弋阳政绩上闻召对改秩予适当词。宋代。胡寅。绍兴乙卯选贤时,弋水鸣琴有去思。文石对敭言动听,演纶无愧改官词。
观泉亭 其二 夏。明代。王渐逵。绿藻芳深玉鲫肥,荔枝红压钓鱼玑。采莲人去歌声慢,凉月香风满载归。
藏舟浦。明代。马汝骥。凤殿临瑶水,龙舟锁白云。楼台疑上汉,箫鼓忆横汾。池岂昆明凿,波犹太液分。昔年浮万里,兰桂咏缤纷。
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唐代。李咸用。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薛侍朗移镇合肥被命入觐赋唐律诗二章。宋代。曹彦约。经济蜚声数十年,只今韫椟固依然。老於思虑惟忧国,好在功名更守边。人望鼎来须易地,春风早去便朝天。汉家老将辉千古,只有留屯服{上罡下干}幵。
送留君玉高云卿自江阴迁松江四绝。宋代。陆文圭。暨州风土今非昔,安得珠犀卖客船。莫笑归装无一物,江头鱼蟹亦论钱。
宫词 其八十四。宋代。赵佶。春日循常击土牛,香泥分去竞珍收。三农藉此占丰瘠,应是宫娥暗有求。
参预陈公挽诗二首。宋代。刘克庄。人叹摛毫妙,天知补衮忠。力犹挽元气,身已御长风。家谱侔洪氏,官称似范公。独怜莼鲫奠,不得至苕中。
寿开府。宋代。严敦常。季冬两十鸡鸣初,僚吏府造如云趋。绣轴捧星香拥炉,共庆此日生真儒。玉堂金印守此都,今日为城镇匈奴。坐安天下犹覆盂,祝公之寿宜何如。欲祝公如刀皋鹤,鹤颈虽长畏缯缴。欲祝公如千岁龟,清江作使身亦危。又祝公如松与柏,樵斧焉知岁寒色。刚莫刚兮赤山铁,铁作干将有时缺。坚莫坚兮泰山石,溜滴波穿有时泐。不若祝公如太虚,包含千古无时无。任驰玉兔飞金乌,暑往寒来速又徐。发常如漆齿常固,太虚朱老君与俱。
秋夕纪梦十绝 其一。明代。胡应麟。芙蓉一枕自徘徊,恍惚钧天帝子台。长啸八公携手去,万峰云色驾蓬莱。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唐代。方干。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谠言昨叹离天听,新冢今闻入县图。琴锁坏窗风自触,鹤归乔木月难呼。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瓮山拜耶律文正公墓。清代。陈大章。林转河阴长,遥峰粲可数。迤逦得瓮山,嵚嵌若覆釜。劫火土一抔,英灵耿万古。元祖昔龙兴,戎马日旁午。微公济世心,斯人尽豺虎。荒祠香火微,断碣聚鼯鼠。漠漠望秋云,含情空激楚。
饮启丁藕花居。明代。欧大任。荡桨酒如泉,风亭为击鲜。小池吾每过,曲笠尔犹贤。林近匡山社,溪通镜水船。新荷鱼自戏,何似在东田。
渊静用韧叟韵赠诗依韵奉和。清代。吴重憙。湘累何计问穹苍,雨雪其吁携手行。讵有南楼风月兴,且寻东郭水云乡。前年红树游萧寺,此际黄昏是夕阳。谁是濯缨谁濯足,各将心境取沧浪。
济宁别翟体和。明代。石宝。君家原上好松柏,小树亦可干云霄。百年乔木自春色,千里行人过午桥。为别莫歌南浦句,相期还共紫宸朝。秋来江上多归雁,应有书缄慰寂寥。
吴斗南架阁求梦芳亭诗。宋代。周必大。屈平流放楚江皋,萧艾丛中思郁陶。君是国香人服媚,诗情端合反离骚。
咏怀诗五首 其三。魏晋。支遁。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中有寻代士,外身解世网。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隗隗形崖颓,囧囧神宇敞。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花石诗十一章。宋代。邓肃。天为黎民生父母,胜景直须尽寰宇。岂同臣庶作园池,但隔墙篱分尔汝。
觅龙涎巧石。宋代。姜特立。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七 其三十一。元代。凌云翰。屋后方池可沤麻,暗分流水过邻家。人间有地皆堪隐,不独青门好种瓜。
鹤冲天。宋代。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