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管圣浩蒲川归隐。宋代。王巩。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是宋代文学家王巩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一个僻静幽美的地方,诗人在此处隐居,远离纷扰的尘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蒲川上筑起茅屋,
隐居在这里,远离繁华市廛。
潮水的声音从书屋外传来,
月光倒映在钓船前。
这片地方远离尘世纷扰,
沙滩平静,白鸟安睡。
这里的幽静和宜人,
不需要再问其他的斜川。
诗意: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以自然景色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僻静之地。诗中的蒲川上建起茅屋,和平静的潮水声、月光倒映的钓船以及沙滩上安睡的白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选择了这个僻静之地作为隐居之所,避开了喧嚣的市井纷扰。他认为,这里的幽适和趣味不需要向其他的斜川寻求。
赏析: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整首诗以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归隐之意,描绘了一个离繁华喧闹远离的僻静之地。诗中的蒲川、潮水声、月影和白鸟等意象都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隐居,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红尘的遁世之愿。整首诗行文简洁,凝炼了大自然和人心境的契合,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西村劳农。宋代。陆游。川云散尽十分晴,缭出溪头信意行。片片飞花随步远,离离芳草上墙生。村深日暖单衣爽,路转沙平两履轻。膰肉芬香坊酒酽,因来聊得饷春耕。
题画 其二。清代。缪公恩。浓阴一片落窗前,漠漠澄波浸碧烟。草阁江深寒正好,蒲帆谁系米家船。
暮春过就芝亭玩秋海棠。明代。欧大任。沉香亭上酒醒迟,正是君王赐浴时。知尔先秋畏摇落,十分春色在蛾眉。
步月窥红叶姬读书。明代。黄渊。明月甘心负,孤灯忍自寒。诗书忘夜永,罗绮代君单。奇处见余否,古人谁汝安。冷风吹骨峭,不敢靠阑干。
寄从侄景贤掌教。明代。苏仲。天高风急雁声微,秋思撩人不可羁。酒盏异乡逢夜月,菊花怜我去年诗。惭无经济酬明主,浪把文章换布衣。慰我老怀贤辈少,眼中吾侄早声驰。
惠民堤河晚瞩。宋代。宋祁。远水同萦带,联堤类筑垣。行舟压天底,卧木拥沙痕。鲂鱮逃空罶,凫鹥泊迥村。层波真可羡。由此到都门。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清代。佚名。皇皇后帝,周览四方。眷我前烈,燕娭此堂。金支秀发,黼帐高张。世歆明祀,日宋是常。
飞来船。明代。邓云霄。银潢空阔水潺潺,破浪乘风几日还。好向莲花招太乙,不须更过石帆山。
女冠子·春山夜静。五代。李珣。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坏屋。唐代。王建。官家有坏屋,居者愿离得。苟或幸其迁,回循任倾侧。若当君子住,一日还修饰。必使换榱楹,先须木端直。永令雀与鼠,无处求栖息。坚固传后人,从今勉劳力。以兹喻臣下,亦可成邦国。虽曰愚者词,将来幸无惑。
送胡从甫刘仲山入京。宋代。姚勉。梅花先腊开香雪,魁信已随春漏泄。送君联骑入天京,不作人间儿女别。锦江俊秀皆朋俦,其间偏善胡与刘。胸襟巧蟠锦绣段,文采互照珊瑚钩。采芹宫里群游戏,文字颉颃春燕翅。西湖万柳娇春风,相期同缓看花辔。棘闱风动桂香秋,一驽那输双骅骝。我悲日色谩迷眼,君喜朱衣皆点头。青天一界蟾宫路,只要朋侪先着步。祝君猛去作为龙,行继延平跃云雾。君不见苏易山简,不事探花与榜眼,明番状元未为晚。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十三。明代。张萱。散发时惊松露浣,泥满芒鞋月中浣。问侬何意好登临,秋色撩人不暇懒。
起岩又送立春日再得雪诗,亦次韵。宋代。范成大。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
克信弟坐上赋梅花二首。宋代。杨万里。对酒初惊发半华,折梅还觉兴殊佳。如何屋角西南月,只照梢头一两花。自是向来香寂寞,不须更道影横斜。北枝别有春无价,和靖何曾觅得些?
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唐代。杜荀鹤。石壁早闻僧说好,今来偏与我相宜。有山有水堪吟处,无雨无风见景时。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画人画得从他画,六幅应输八句诗。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安榴朵朵簇巾红,数曲阑干掩映中。寻得冰纨题小草,浅新还爱绿荷风。
咏史诗·轵道。唐代。胡曾。汉祖西来秉白旄,子婴宗庙委波涛。谁怜君有翻身术,解向秦宫杀赵高。
中山道中。明代。王世贞。一笑复一嚬,此来宁系身。少为强项吏,老作折腰人。与醉中山酒,聊偷故国春。浮云天北在,瞻眺欲伤神。
姑熟杂咏·天门山。唐代。李赤。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江城子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元代。蔡珪某。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凤来朝 拟清真 汴堤送别。元代。邵亨贞。驻马隋堤路。怨凌波、背人唤渡。正琵琶拨到伤情处。又底事、便轻去。日照*红无数。酒杯乾、再三细语。转首又天涯暮。怎约得、画桡住
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明代。杨基。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俄停风暂弱,既远烟重护。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
长相思(饯别)。宋代。刘克庄。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次韵许遵。宋代。苏轼。蒜山渡口挽归艎,朱雀桥边看道装。供帐已应烦百两,击鲜毋久溷诸郎。问禅时到长干寺,载酒闲过绿野堂。此味只忧儿辈觉,逢人休道北窗凉。
挽胡孺人。明代。程敏政。鬓丝初觉早霜凌,岂意年来不自胜。蓬壁尚疑闻夜杼,蕙帷那复候晨兴。推恩子望新鸾诰,偕老人伤旧雁缯。寂寞祁阊山下路,一邱松柏锁寒藤。
夏日闲居。宋代。俞汝尚。无人到穷巷,长日守闲居。宿火惟烘药,新晴还晒书。邻翁伴村酒,稚子课园蔬。门外蒿莱地,泥深不用锄。
相湖边 采莼。清代。屈大均。积雨初消,湖波新涨,叶叶乍浮还没。素手牵来,比银钗光滑。教越娘、轻按兰桡,菱花留取,莫与紫茎同撷。隔宿还肥,浸寒泉似雪。旋下蛮姜,半作香羹啜。谁复忍,去去和、鲈鱼轻别。脍具多携,更吴淞乘月。况芙蕖、千顷非钱买,休还恨、犀箸玉盘消息绝。且逐鸳鸯,向夕阳明灭。
和。明代。王鏊。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庐陵王墓下作。南北朝。谢灵运。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举声沥已洒,长叹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