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尖簷帽子卑凡厮,
短靿靴儿末厥兵。
中文译文:
尖顶的帽子卑贱庸俗,
短靿的靴子不足以战胜敌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凡人的形象,他戴着卑贱庸俗的尖顶帽子,脚踏不足以战胜敌人的短靴子。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这个人的平凡和无力感。
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关注和同情。他以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普通人的形象,通过描写他戴着卑贱的帽子和穿着不足以战胜敌人的靴子,传递了一种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深沉思考和同理心。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使用了描写性质的修饰词,通过对帽子和靴子的描写,间接地展示了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字数少,意境深,给人一种直接而真实的感受。
总之,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娓娓道出一个底层百姓的形象,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平凡人生存境遇的思考和关切。
游仙诗 其四十七。唐代。张鸿。洞府回环白玉台,紫兰宫女锦帏开。六丁六甲传仙箓,总摄山神海若来。
华山畿四首 其三。明代。余睦。华山畿,良可哀,君死侬生奚可哉。愿言玉匣为侬开,与君一处埋蒿莱。
送徐照还旧山。宋代。徐玑。城闉多汨没,宜尔向村居。蔬茹餐僧饭,香茶读古书。秋潮侵岸满,晓月带星疏。相送未相忆,相期同荷锄。
野蔬亭。明代。刘麟。幽居得自怡,插槿看成篱。日夕荷锄倦,天晴抱瓮迟。此中多道气,真味少人知。市远盘餐足,斋心剪露葵。
答括士李同二首。宋代。刘克庄。忆昔骎骎逼要津,迂疏谁遣批龙鳞。羞为庆历一不肖,妄意熙宁三舍人。鬼质若非天夺魄,累臣岂有地容身。江湖社友应相同,为说萧萧雪鬓新。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唐代。刘禹锡。耳虚多听远,展转晨鸡鸣。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鼓角。元代。仇远。五更相次晓,一曲有余清。忽醒山林梦,遥闻鼓角声。背风还迤逦,带月最分明。莫作边城看,长淮久息兵。
访朱鉴翁座师。明代。邹元标。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几向南中瞻海岱,今从座上挹琼芝。谩言潇洒吟风日,愿学屏营立雪时。滥厕门墙成底事,抠趋惟有泪双垂。
答宇昭师。宋代。释惟凤。要地无间日,吟踪肯暂过。林泉归计晚,雨雪向春多。径僻稀来客,庭荒半长莎。独眠思旧约,寒梦绕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