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遵式。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无论与什么糖一起炖煮,都能保持其原有的清香;
雨的存在没有使得龙有任何动摇。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和龙的特性,表达了两者在独立性和坚定性方面的共同之处。梅花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受外界影响的干扰;而龙则是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灵,象征着尊贵和高贵,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
赏析:
1. 此诗中的梅花被描绘为具有独立自主的品质,无论与何物搭配都能保持自身的芳香。这反映了作者对梅花坚韧和独立精神的赞美,梅花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坚持自我、顽强不屈的精神境界。
2. 而诗中提到的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形象。龙一直被认为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有着强大的力量和超凡的能力。作者用龙来表示对力量无所畏惧,坚定不移的态度。
3. 通过对梅花和龙的对比,作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精神境界。梅花象征坚韧不拔,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而龙则代表着高贵和力量,不为外界的干扰动摇。这种意象的对比在诗中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这两种坚定和独立品质的赞叹和钦佩,也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精神境界。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释遵式。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啄木鸟。元代。刘崧。啄木鸟,嘴长翼短栖木杪。空山时时闻一声,木皮剥落非尔情。此鸟不肥莫弹射,木中有蠹无人识。
政公虎跑开堂。明代。杨循吉。人生何事大,惟有生与死。此事苟不明,枉作真男子。政公自吴来,其目定如水。我以为有道,延入禅室里。朝谈复暮说,句句堪入耳。相知岂独我,亦有吴太史。及今当南还,虎跑其所止。我作送行偈,且依世人礼。伏请石田翁,证明吾与尔。
寄公辟。宋代。王珪。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何时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宋代。李弥逊。海角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粳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有怀诸公。元代。舒頔。鼋鼍出没黄田荡,龙虎盘蹲白下城。才俊满前劳顾问,愚蒙在下冀升平。波涛江汉暂时险,烟雾乾坤有日清。文士负才徒倚马,武夫挟勇秖谈兵。朝廷安用生疑虑,田野何由睹圣明。薇露每愁东日上,柳云犹带北风横。群公退食方云喜,数子驰心尚慕荣。泽国暮春观扑满,江湖深夜炯搀抢。乡村落落真堪叹,冠冕峨峨未足惊。黄犬东门怜往事,白头南土忆归耕。
陆提刑挽词。宋代。楼钥。数马谦恭甚,挥犀色笑温。风流士龙裔,文采左丞孙。晚幸成三径,身胡遽九原。素钦仁者勇,大狱竟平反。
得周元翁蕲春道中书。宋代。贺铸。离离赤枣墙东林,开窗下榻依墙阴。杖藜相顾赖之子,隐几忘言知我心。晚契初逢一东野,清诗屡掷双南金。官身为米自南北,世路亡羊无古今。梦泽草荒孤驿远,洞庭雨入沧江深。相思何以祝高韵,桂树秋风吟玉琴。
戊子谷日。明代。王邦畿。今春逢谷日,欢喜拜皇天。壶酒贺新岁,豚蹄祝有年。匹夫劳作止,八口赖安全。试望平田外,濛濛细雨烟。
太常引。元代。马熙。露桃云杏不胜浓。合让水花红。别种出林东。为冰雪、相看改容。洹堂双瓮,此时千叶,愁绝*珠宫。贮酒待吟翁。念畴昔、时来一中。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唐代。吴融。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无题绝句二首 其一。明代。刘基。花自飘零水自流,无情有恨月如钩。十年一枕三更梦,嬴得风烟满地愁。
仙佛之孝十首·吴真君。宋代。林同。何事不驱蚊,癯然床下身。伤肤非所惧去伤亲。
再游韦曲山寺。五代。谭用之。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月华清。清代。周之琦。短策吟烟,骄骢践渌,柔波十里如剪。一舸谁携,恰好径随花转。乍唤侣、垂柳门边,更觅路、曲栏桥畔。消遣。向菱湾蓼溆,等闲寻遍。况是澄湖涨满。傍岸觜沙唇,镜奁初展。银汉盈盈,可许浣纱人见。带空翠、半角山孤,蘸秋影、数重天远。归晚。正冰绡索句,玉鞭须缓。
晨起二首。元代。方回。近市招医士,空庖督爨奴。羶荤犹可绝,药饵岂容无。既欲营猫饭,仍当续马刍。晨兴百需缺,独喜见吾雏。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
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明代。安希范。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饮过七椀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唐代。岑参。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谿.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清代。费墨娟。可怜千里共婵娟,玩月无心背月眠。何处鸡鸣贪报晓?教人有梦未能圆。
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唐代。刘长卿。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
游山。宋代。陆游。一生万里著行縢,抖擞尘埃尚未能。不怕语音时带剡,敢辞生计略如僧。疏梅渐动清溪曲,霁雪遥看古塔层。唤起故年清绝梦,数声柔橹下巴陵。
除夕。明代。皇甫汸。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车从来三署,衣香过五陵。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七星杉。宋代。李覯。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予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大旱不減翠,涉春无益鲜。生当好世界,过尽闲云烟。房心欲布政,柱石安可捐。
元晖求僧。宋代。释居简。入我门庭著我衣,面前说是背还非。从来不作大人相,要个传家五逆儿。
赵同叔开轩植竹以自娱乐诸公虽为赋诗而未尝。宋代。吴儆。手种琅玕翠竹行,幽窗一见自心凉。君家有此扬州鹤,倦客无由对一觞。
四时叹学歌 其四 冬。明代。柯潜。冬日寒,柯山不改旧时颜。雪拥山头白,烟笼海上滩。书吾为汝挑尽灯残,吾为汝减尽三餐。何时了吾债,却使我、心事偷閒。
酬前。明代。马治。东斋见微月,露坐稀华星。感物增惋伤,怀人在岩扃。高情沐垂照,寤寐不遑宁。中夜梦良觌,君歌谓予听。清商随风起,虚箔转琴泠。款密松下室,踟蹰水边亭。常时往来处,目击心已冥。觉闻西涧流,离合方悟形。鸡鸣空山曙,开户竹林青。忽枉蓬筚信,芳缄耀云屏。凄凄贫贱交,恻恻秋露零。昔如双飞鹄,于今两枯萍。诗中语再四,年运不暂停。道术尚迂邈,焉能事仙灵。骑鲸倘可望,同日戏沧溟。
重宿九莲寺。明代。吴与弼。曾寓禅房十日居,重来不见旧时书。閒窗一榻春宵梦,细忆流年二纪馀。
防江二首。宋代。张嵲。兵退田事始,夜来春雨匀。向时耦耕者,十无三四人。努力勿转徙,赦语如阳春。
即席送崔奉议赴阙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一尺江南信,聊凭健翼飞。吾儿如问我,衰病要儿归。
十二月五日奠黄西坡泊渔水洼待晓即事。明代。顾清。渔水洼边夜泊舟,荻花飘叶两飕飕。江湖日月摧残岁,霄汉风云感昔游。未了桑弧心万里,待烹鸡黍恨千秋。无惭独有青珉字,光与长庚一样流。
读史五首 其四。明代。何吾驺。乍支霜月照琵琶,拨断冰弦起暮笳。一百离宫无此曲,梦魂飞奏碧窗纱。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清代。佚名。[黄钟为角]火星之躔,有烨其光。表于辰位,伏于成方。时和几稔,仁法用藏。告尔万民,出纳有常。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玲珑玉。清代。况周颐。无恙危阑,染秋色、一夕谁知。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悽其。亏荒城,侵晓角吹。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懒具鹴裘,向东篱、且看寒枝。葭苍伊人何处,便咽尽、孤琴促节,雅操贻谁。锦书滞,怅南楼,惊雁过迟。
尝枸杞。宋代。杨万里。芥花菘菡饯春忙,夜吠仙苗喜晚尝。味抱土膏甘复脆,气含风露咽犹香。作齐淡著微施酪,芼茗临时莫过汤。却忆荆淡古城上,翠条红乳摘盈箱。
跋临川梁译居士孝德记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祗个当时发一心,通天通地总渠临。芝兰玉树今争秀,岂但一枝生桂林。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唐代。元稹。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宋代。黄庭坚。映日圆光万颗余,如观宝藏隔虾须。夜愁风起飘星去,晓喜天晴缀露珠。宫女拣枝模锦绣,论师持味比醍醐。欲收百斛供春酿,放出声名压酪奴。
题曲水阁。宋代。唐询。依山营废壤,结宇跨通沟。派引平湖远,声分几曲流。交阴覆修行,照影下轻鸥。此日群贤集,甯踈晋世游。
寒食。唐代。张籍。绿杨枝上五丝绳,枝弱春多欲不胜。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唤摆阶o3.
泊钓台。元代。金涓。钓台耸插大江头,台下悠悠水自流。交友端居尊黼服,先生高尚只羊裘。空山落日哀猿啸,断岸西风古木稠。极目登楼频怅望,白云飞尽碧天秋。
曹家巷税居三咏·小井。宋代。孔武仲。团团样学天边月,汩汩声回地底泉。剩贮黄金还屋税,此功宁止见山钱。
岁晏行。明代。李梦阳。岁晏幽阴积,寒霖夕馆空。浮云起城阙,浩眇安可穷。悠扬横太虚,回薄蔽鸿蒙。我有一丛兰,种之良亦难。飘风忽来吹,零露苦相残。劝君留此草,萧艾不可宝。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宋代。黄庭坚。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送陈守臣。清代。吴希鄂。春帆渺渺泛江行,万顷波涛一叶轻。镜里华年催短发,日边光景隔重城。人如鸥鹭浮江海,气负云霞郁太清。自有孙阳脱盐骥,未应浪作不平鸣。
再和宿囊山三首。宋代。刘克庄。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万首漏名宗派农,百年占籍醉乡中。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
别秋。清代。陈忠平。别秋心绪乱如诗,红叶飘来不敢题。寒迫烟霞天易暮,时差子午梦难齐。可怜渚上归迟雁,最恼村头报晓鸡。未冻蟾蜍堪照我,无端跌落海云西。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月似芦花烟似水,似如不似劳形容。喷雪凝寒犹清适,涵晖冷燄飞轻松。星汉相看交不昧,心魂欲之亦奚从。但觉晃煟透圆碧,不辨愁来忽已逢。
寄芸叟年兄。宋代。孔平仲。垂天雄翮抟海风,穷高极远志不同。盛年折桂心未歉,磨刀水际思平戎。西羌活擒偶失手,天南星堕郴山中。未甘遂葬江鱼腹,当归入觐明光宫。何尝仆射干荐举,芸台乌府选择公。蛟龙齿角老愈硬,楩楠材格寒更浓。耻为葳蕤要节目,预知子不见从容。川峡揭节建大戟,服紫腰金薄赏功。暮年车辖徙荆楚,江离摇碧水蓼红。橘洲桥口皆莽草,贾傅井中苔已空。我已衰白敛一郡,附子馀光聊养蒙。尝言早休乃良策,倚空亲想莲花峰。请君先去采芝朮,我续随子栖蒿蓬。水甘松香真胜境,云滑石险多行踪。半天河汉倾瀑布,自然铜吼闻霜钟。董仙种杏人竞取,渊明石床苍藓封。怡神曲糵有妙理,禾收石斛岁屡丰。林迥岩屋尤可遍,溪间小桥横木通。手扪松萝攀紫葛,清凉半夏如秋冬。黄精久饵助冰雪,与君同作白头翁。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代。方回。名臣汲黯郑当时,笔阵秦王将尉迟。疾电震雷千里起,乖龙老蜃九渊知。诸公犹羡归田乐,老我终无叩角悲。补{衣中加八}得人卧桑野,可愁二月卖新丝。
双溪堂。宋代。洪适。负郭藏嘉处,清溪夹岸流。风漪前后起,云态浅深浮。入户松横岫,开窗橘满洲。心闲身自在,尘事底能留。
柳。唐代。唐彦谦。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西园有雨和苔长,南内无人拂槛垂。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
甫接诗友电极言山居閒适因有感焉信口漫成。清代。陈忠平。极道归休好,而无作息时。幽风凭料峭,碧影自参差。日薄山如梦,世清人不知。吾年空叹羡,但写望云诗。
登岳麓法华台岳兵火后寺已两创惟台为旧物当。宋代。郑刚中。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咏盆中白牡丹 其二。清代。郑孝胥。倭中亦解重花王,苦为樱桃说擅场。他日教知南汉事,也如北胜对南强。
葵庵诗。明代。张吉。此葵公所植,艳艳涌红云。葵心知向日,公心知奉君。君恩无畔岸,日色有朝昏。若把葵心比,公心深几分。
晚出溪上将登武山不果。元代。刘崧。理筴迈前路,将言陟高岑。中途阻且艰,忽复至夕阴。林木郁萧森,烟雾亦何深。不见好鸟翔,但闻哀猿唫。重明曷由际,怅望此嵚崟。恒恐岁年暮,遂为霜雪侵。恻怆不能言,泪下忽沾襟。
多丽 西湖春暮。清代。俞士彪。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祇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前度桃门,旧时燕巷,重来瞻眺,暮云叠翠。六桥外、斜阳芳草,是我断肠地。游人散,青帘无恙,且自沉醉。又何况、繁华如梦,眼前多少憔悴。淡烟中、孤城半掩,万骑骄骢饮春水。内院新声,后庭遗曲,祇今犹自在人耳。算惟有、两峰千古,曾也见兴废。黄昏后,月上女墙,谁忍凝睇。
夜泛西湖五绝。宋代。苏轼。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浣溪沙。宋代。朱敦儒。风落芙蓉画扇闲。凉随春色到人间。乍垂罗幕乍飞鸾。好把深杯添绿酒,休拈明镜照苍颜。浮生难得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