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全身坐在正觉山中,要行便行要用便用。明星现处路头通,十倍慈悲成脱空。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全身坐在正觉山中,
要行便行要用便用。
明星现处路头通,
十倍慈悲成脱空。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智朋创作的,表达了佛教中心观念的思想。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他在正觉山(佛教中一座庙宇)中全身坐着的状态,并表示只要想行动就行动,想使用就使用,没有束缚和遮掩,表达了身心自由的境地。诗中提到明星现处路头通,它可能指代了佛教中的菩萨或者智者,表达了他们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最后一句“十倍慈悲成脱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慈悲心得到解脱,实现超凡脱俗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快,表达了佛教思想中的觉悟和解脱之道。诗人通过自由行动和使用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超脱,强调了追求内心自由与平静的境地。而“明星现处路头通”的表述,则表达了诗人与佛教中智慧的联系,强调了智慧与人生的方向性。最后的“十倍慈悲成脱空”,则体现了佛教中慈悲心的重要性,慈悲是诗人迈向超脱的必要条件。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使人在阅读中能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超越尘嚣的美好境界。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戴使君邀集镇海楼。明代。欧大任。使君开阁出风尘,客有羊何尽葛巾。江下牂牁连澒洞,岭分衡岳斗嶙峋。步檐桑落千杯月,吹笛梅花万树春。休汝不教车骑入,白云今乞宰官身。
赠皖山道士。元代。宋无。世人曾不识,头带树皮冠。间种药来卖,醉将琴去弹。鹤术仙果下,猿穷玉书看。莫服丹砂好,恐师生羽翰。
怀旧诗伤谢朓。南北朝。沈约。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舟中作。宋代。陆游。晤语无人与遣愁,出门聊复弄轻舟。山穿烟雨参差出,水赴陂塘散漫流。隔叶雄雌鸣谷鸟,傍林子母过吴牛。数家清绝如图画,炊黍何妨得小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