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书偈。宋代。释文頠。空山顽质世偏须,禅客元惭绮色枯。几吐烟光供染翰,石田只字可留无。
《临终书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文颙。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空山顽质世偏须,
禅客元惭绮色枯。
几吐烟光供染翰,
石田只字可留无。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空山即指禅宗的虚空境界,顽质表示坚实的本质。诗句表达了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虚幻的,只有在禅修的境界中才能突破这种相对性,达到真实和坚固的境界。
诗词通过禅客的视角,表示禅修者对虚幻世界的彻悟和超越。禅客因悟性色即自惭形秽,清心寂悟。
“几吐烟光供染翰,石田只字可留无”这两句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禅宗注重于无念,净化心灵,而烟光代表尘世的烦恼和杂念。禅修者只是轻轻地吐出烟光,用烟光来染墨作字,以此表达心境的宁静和清净。而石田只字可留无,则表示在禅修者的心灵上,只有一字可留。这字也许是表达了对佛法的领悟、对真理的领悟,也或许是一种内心的感悟。这一字的意义可以因修行者个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无法言说、无法传达,只留在自己的心底。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禅宗的境界和禅者的心境,展现了禅宗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和真实的特点。通过诗词中的对比与象征,让人感受到禅修者心灵的洁净和辽阔。
次韵裕之见寄二首 其二。金朝。赵元。古屋飕飕四壁尘,不堪幽独足吟呻。瓶储看客常年惯,家具为农近日新。世味饱尝惟可睡,诗情漫苦不医贫。相从分我西山半,欲乞臞元伴老身。
梦游仙。唐代。项斯。梦游飞上天家楼,珠箔当风挂玉钩。鹦鹉隔帘呼再拜,水仙移镜懒梳头。丹霞不是人间晓,碧树仍逢岫外秋。将谓便长于此地,鸡声入耳所堪愁。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横说竖说何曾动著舌头,逆行顺行总是家常茶饭。有准绳,无畔岸,吾道一以贯。
从游西苑。明代。杨士奇。广寒宫殿属天家,晓从宸游驻翠华。琼液总颁仙掌露,金支皆插御筵花。棹穿萍藻波间雪,旗珣芙蓉水上霞。身世直超人境外,玉盘亲捧枣如瓜。
拟过园隐阻雨。明代。张羽。在远每伤离,在近还成隔。飞雨渺何穷,佳期怅难得。人寒市井空,天晚江潮白。知君掩阁卧,终朝迟来客。
少年游(西湖)。宋代。周端臣。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和陶酬刘柴桑。宋代。苏轼。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九日次献花铺。宋代。孙觌。古路三叉口,青裙两髻丫。更无陶令菊,空想卫公花。破屋堆黄叶,清江缭白沙。殷勤邀一醉,蜑酒压梨楂。
壬戌春日阅邸报有感二首。明代。黄居中。征发传呼獬豸威,台臣拥传有光辉。书生讲武皆投笔,游客从戎尽着绯。使括登坛名半假,效韩驱市计全非。逍遥河上如风影,愁绝成都未解围。
忆故园丛竹。明代。蓝智。旧栽丛竹荫衡门,想见春风长子孙。书阁无人裁蠹简,清池科斗共黄昏。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宋代。文同。霜风舞征袂,有客去符离。斜谷雪晴后,曲滩水满时。乱山谁对酒,孤驿独吟诗。不得陪清绝,怅然空所思。
鹧鸪天。元代。许有壬。缕篆烟消月满帘。青绫香减夜寒尖。鹊桥谁驾银河渡,*漏应将海水添。天漠漠,恨厌厌。不成怨梦睡空甜。一春多少相思恨,瘦得腰肢分外
秋霁观野物。宋代。宋庠。雨毕天高卷断虹,郊原无物不秋丰,禾麻自称霜前熟,梨棗偏依日处红。烟外短帘閒映柳,水边轻翼暗随风。田庐我亦牵魂梦,归去嵩阳一老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