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寄简长

寺居寄简长朗读

寺居寄简长

雪苑东山寺,
山深少往还。
红尘无梦想,
白日自安间。

杖履苔花上,
香灯树影间。
何须更飞锡,
归隐沃洲山。

译文:
我住在雪苑东山的寺庙,
山深处很少有人来往。
对于尘世的事物,我没有任何梦想,
只是在平凡的白天自在安心。

我用拐杖踏在覆满苔藓的花径上,
在树影和香灯的光照间漫步。
何必再拿起僧人的行李,
我要归隐于沃洲山。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古创作的诗词,通过描写自己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平和,表达了他对纷扰尘世的厌倦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诗中用雪苑东山寺作为寓意的景观,表达了寺庙的幽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山深处极少有人来往,暗示了僧人在寺庙中隐居的宁静环境。

作者借红尘无梦想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尘世俗事的疲惫和对功名利禄的不感兴趣。白日自安间则是以日常生活的平淡为乐,不再追求外界的戏剧和浮华。

诗中的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的安详从容。杖履踏在覆满苔藓的花径上,充满了生活的自然和与大自然的亲近感。香灯树影间则展示了禅宗的静心修行。

最后两句“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的渴望。飞锡指放弃僧人的行李,归隐沃洲山,意味着将舍弃尘世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明的语言表达了僧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及自然与禅宗修行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学观念。

作者运用寥寥数语,展现了禅宗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意义,将寺庙中宁静的环境与心灵的宁静相联系,强调了对于物质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清新淡泊的感觉,通过描绘禅宗生活和归隐山林的向往,表达了现实世界的繁杂与喧嚣无法满足内心需要的思考。

这首诗在表达对尘世的态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义上,具有深远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具有一定的修身养性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邂后成佳约,持杯喜月圆。
素华千顷净,乐事两家全。
念旧惊同日,裁诗似先天。
他乡欣得此,后会肯重延。
()

去年今日访庞公。也匆匆。去城中。回首青山,带雨汗颜同。

茅屋破来风转急,愁杀我,浣花翁。

()
南坡佳绝处,夏木昼成阴。
青壁可对面,寒泉能醒心。
驾言同胜践,晤语契幽襟。
野兴何曾尽,林间栖暮禽。
()
小姝先行,老爷踵去。
无意奔丧,急寻死路。
哭泣煞孤孀这老娘,钁头边事难分付。
()
半山风雨截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
中夜起看衣上月,青天如水露华新。
()
老马骨巉然,虺*不受鞭。
行人争晚渡,归鸟破秋烟。
湖海凄凉地,风霜摇落天。
吾生半行路,搔首送流年。
()

莫养虎,饱则喜子饥则怒。
莫养鹰,饥则附人饱飏去。
鹰去但忘恩,虎怒将为冤。

()

金爵觚棱转夕晖,翩翩宫叶堕秋衣。
出门尘障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

()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红树两厓开霁色,

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
昔可摧坚阵,今难作选锋。
自怜吾鬓秃,亦笑汝头童。
()
圮上老人亲堕屦,衡山道士共联诗。
向来此事亦多矣,我故於君了不疑。
()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

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

落魄闲人本姓丘。住山东、东路登州。自少年、割断攀缘网,从师父西游。兀兀腾腾不系留。似长江、一叶孤舟。任红尘、白日忙如火,但云

()
玉枝横斜照清空,纤手捻香口口公。
水部无人广平去,後来我辈犹情锺。
谁喷昭华送愁绝,叫云三弄怨斜月。
径须踏雪问前村,莫待马蹄如踣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