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憩李尚书山房。宋代。区仕衡。旧里鸣珂一下车,蓬山西观更谁如。木天清梦何人到,花雨空林有客居。楼迥更堪看蠡泽,云深犹自护匡庐。高斋贡馆新增色,读尽尚书万卷余。
《建昌憩李尚书山房》是宋代区仕衡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里鸣珂一下车,
蓬山西观更谁如。
木天清梦何人到,
花雨空林有客居。
楼迥更堪看蠡泽,
云深犹自护匡庐。
高斋贡馆新增色,
读尽尚书万卷余。
诗意:
《建昌憩李尚书山房》是作者区仕衡在憩息李尚书山房时所写,诗歌描绘了作者从旧里来到此处拜访李尚书,赞叹他的山居之景和文化品味。作者在李尚书的山房中享受到了宁静和美好的自然环境,期望自己也能够达到李尚书那样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纪游吟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到李尚书山房憩息的情景。首两句“旧里鸣珂一下车,蓬山西观更谁如”描绘了作者来到李尚书山房时的喜悦和景色的美丽。接着,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这里享受到的宁静和美好的自然环境,“木天清梦何人到,花雨空林有客居”。接下来的两句“楼迥更堪看蠡泽,云深犹自护匡庐”描述了诗人观景的情景,蠡泽、云深等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两句“高斋贡馆新增色,读尽尚书万卷余”表达了作者在此处读书,品味着李尚书所著的许多文化书籍,充满学问和满足感。整首诗通过描绘李尚书山房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环境和知识的向往与赞叹。
瑞鹧鸪 咏茶。金朝。马钰。卢仝七碗已升天。拨雪黄芽傲睡仙。虽是旗枪为绝品,亦凭水火结良缘。兔毫盏热铺金蕊,蟹眼汤煎泻玉泉。昨日一杯醒宿酒,至今神爽不能
封仲坚挽词 其一。金朝。段成己。几年为我驻行辀,一閟幽宫挽不留。望望故邱君饮恨,茕茕遗息众为忧。皇天无路申三问,隙地何人借一抔。重对平时旧游处,野烟荒草祇增愁。
题春林雨意图。元代。谢应芳。前山后山云气浓,欲雨不雨天无风。记得去年初夏里,此时船过滆湖东。
陌上桑。唐代。李白。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贺新郎(丙辰自寿、游景泰小隐作)。宋代。李公昴。天地中间大。纵遨游、登山临水,散人一个。学易已来秋又六,肯趁名缰利锁。得日日、安闲笑过。金马玉堂也曾到,尽不妨、拍手溪头坐。风箬笠,月兰舸。今朝记是初生我。近小春、黄菊犹葩,早梅将朵。拔宅危巅穷胜践,指点尘寰蚁磨。看涧底、飞泉珠颗。松柏苍苍俱寿相,更千年、雪鹤鸣相和。安期老,举杯贺。
上费邛州。宋代。李流谦。疏茅裂万户,百战未易得。一识荆州面,不作半钱直。朝曦明生东,夜斗光炯北。皎皎群目用,余影到盆隙。共在一世间,能无一世杰。要渠两眼青,洞此寸心赤。使君绝不凡,白璧生径尺。龚黄汉循吏,阮谢晋人物。稍稽一节趋,戯从五府辟。端知付两轓,乃用倡九牧。春风长桑柘,豚犊饱栅枥。遗秉利寡妇,负戴无斑白。灵河贯中国,寸地沾滴沥。三公乃故事,企踵荣昼接。慕用吾已夙,愿见忧不亟。聊欲写我心,敢幸康而色。宾庖月照俎,谈阁风满席。秋霜湿征衣,行李惊遽迫。恋轩寄悲啸,孤恨绕华戟。权舆置身地,大冶天地窄。相马不相肉,剖玉莫剖石。狗盗何足言,囊锥请奇客。
枕上口占。宋代。孙应时。喧喧凫雁起寒汀,淡淡书窗半欲明。听彻霜钟发深思,对床欹枕有诗成。
来鹤亭。宋代。苏轼。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酒酣亭上来看舞,有客新名唤作耽。
次韵文老使君宗兄见赠近体佳什两篇仆与公别。宋代。张元干。使君元自锦官来,百丈重寻滟澦回。化阅行年如伯玉,心成全德过王骀。把麾政尔人生富,持橐终期间世才。莫问桃花今老矣,刘郎去后任渠栽。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元代。萨都剌。一年相逢在京口,笑解吴钩换新酒。城南桃杏花正开,白面青衫鞭马走。一年相逢白下门,短衣窄袖呼郎君。朝驰燕赵莫吴楚,逸气自觉凌青云。一年相逢在阙下,东家蹇驴日相假。有如臣甫去朝天,泥滑沙堤不敢打。都门一别今五年,今年相逢沧海边。千山木叶下如雨,雁声堕地秋连天。将军毳袍腰羽箭,拥马旌旗照溪面。小官不识将军谁,卧病孤舟强相见。岂知此地逢故人,摩挲老眼开层云。旧游历历似隔世,夜雨岂不思同群!郎君别后瘦如许,无乃从前作诗苦。溪头月落山馆深,剪烛犹疑梦中语。人生聚散亦有时,且与将军游武夷。弓刀挂在洞前树,洞里仙童来觅诗。稽首武夷君,借我幔峰顶,分我紫霞浆,与子连夜饮。左手招子乔,右手招飞琼,举觞星月下,听吹双凤笙。我酌一杯酒,持劝天上月,劝尔长照人相逢,莫向关山照离别。凤笙换曲曲未终,天风木杪吹晨钟。拂衣罢宴下山去,又隔云山千万重。
题庆云东洞。宋代。张大直。个中别是一乾坤,蔼蔼祥云拥洞门。天柱遥知锁金阙,绛桥仍想接崑崙。仙人幻出珊瑚木,玉女妆成锦绣墩。石室霜台更奇绝,桃源从此不须论。
早发。清代。姚浚昌。月地光欲微,云影凝不变。促驾即泥涂,履滑惊偶援。吾生久行役,甘苦倍经炼。追昔马争途,感今鸟知倦。宵舆残梦续,屡呵不能欠。野棠絓幰过,飞雨时著面。老树合重阴,天光让一线。情来兴送将,境往悲同饯。行行眩朝暾,撄世感安宴。
癸巳除夜。金朝。元好问。鼎定周元重,薪安汉已然。不随南渡马,虚泛北归船。身并枯蜩化,心争脱兔先。尘埃嗟落泊,光景强留连。往事青灯里,浮生白发前。更残钟未动,犹属出京年。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元代。黄庚。清飚卷炎埃,碧水出秋素。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洒帘扬渔村,笳鼓响军戍。倚篷问舟人,云是三江路。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钓翁吹荻烟,稚子收渔具。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
一剪梅 秋别。清代。许德蘋。一阵凉生一片秋。渺渺烟波,轻送扁舟。横空雁影叫西风,望断天涯,更上层楼。但见行云逐水流。霜叶千林,尽是离愁。计程犹住古馀杭,为避潮头,未过江头。
慧具庵,自滦京回。元代。张昱。慧师新自上京回,坏色袈裟染劫灰。河汉路遥难载石,蓬莱水浅不胜杯。已知道骨鹤同瘦,无复机心鸥可猜。去把西江都吸尽,却从马祖问如来。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国藩。沧海横流泽有鸡,微生偶出一当熊。千艘梭织怒涛上,万幕笳吹明月中。屠罢长鲸波尚赤,战归骄马汗犹红。谁知春晚周郎老,更与东皇乞好风。
闻警 其三。明代。李之世。东辽本是先王地,千里关津带古城。山海由来称国险,岔河原自逼神京。通贡奉朔缘何事,夺市绐和太不情。此日草茆忧匪细,欲将投笔请长缨。
墨池。宋代。胡融。 吾闻逸少笔,人手銛如戈。结庐在华顶,凿池派天河。书将鬼汗写,墨遣神手磨。掞藻卧白云,秃兔堆成坡。临池日月远,素流变玄波。咨嗟抚遗迹,寒猨啼薜萝。搏壁寻瘗鹤,入洞求换鹅。长松落青荫,石巘空摩挲。
少年游。宋代。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旅夜忆郁子南归。明代。田汝鳷。月上高梧风露清,疏灯旅夜忆君行。孤舟深傍芦花宿,鱼火潜依浦屿明。江上雁过乡思剧,天涯人去梦魂惊。含情无那江皋晚,愁听寒更断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