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笋峰

接笋峰朗读

《接笋峰》是宋代诗人邱攀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接笋峰

天下名山说武夷,
高峰晴树碧云齐。
望穷石鼎疑无地,
行到山根却有梯。

茅屋成村多卜隐,
草书悬壁半留题。
几时扫断红尘路,
一叶渔舟九曲溪。

中文译文:
接近峰岭
天下著名的山岭名为武夷,
高峰上晴朗的树木与碧云形成一体。
远望,石鼎如穷,仿佛没有尽头,
行至山脚下却有通往高峰的台阶。

山脚下是茅屋聚集的村落,居住着许多隐居者,
墙上悬挂着草书,留下半截题字。
何时能扫清纷扰的尘埃,重新选择一条道路呢?
一片叶子上载着渔舟,进入蜿蜒曲折的溪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武夷山的感受,并通过对山峰、村落和乡村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清静、隐逸生活和简约自然体验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峰峦高耸,云雾缭绕,景色壮美,给人以一种良好的视觉感受。石鼎虚无的景象,传达了山峰的高不可攀,给人一种壮丽而遥远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下联却出人意料地揭示了一条通向山顶的梯子,这象征着在壮美的外表下隐藏着困难和艰辛,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渺小与努力的对比。

在村落中,作者提到了茅屋和隐居者,以及半截字句悬挂在壁上,这些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与世隔绝的氛围。村中的人们过着简单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安宁,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拒绝和追求宁静的向往。

最后一联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能摆脱喧嚣喧扰的红尘,重新选择一条道路,回归自然和内心的宁静。叶子上的渔舟象征着舒适和安宁,九曲溪流则暗示了生活的变幻和曲折,让人沐浴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获得心灵的舒展。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语描绘景物,抒发了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士人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和对纯正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红尘世界的疲倦和对从容自在、恬静生活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邱攀桂

...

邱攀桂朗读
()

猜你喜欢

花宫环碧水,百尺驾春涛。缥缈金银阙,云门控巨鳌。

()

翠怯春寒叶未高,玲珑石畔托根牢。晓来记得题新句,露湿先生紫兔毫。

()
族孙买叶中山归,恻然闻之矜尔疲。
长腰豚蹄亟送似,未暇问到而蚕饥。
此时此念难藏假,厩焚退朝遑恤马。
马非不爱爱我人,用违其才终土苴。
()
草舍开张小小筵,炊无米饭爨无烟。
通身饱暖憨憨睡,梦到沧洲白鸟边。
()

锦城山水足游遨,万里轻舟溯峡劳。云净峨眉看古雪,风微滟滪听惊涛。

相如文采琴台暮,诸葛功名剑阁高。不用登临倍惆怅,颂成蚤拟继王褒。

()

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惟此苍竹苗,市上三时卖。

江南家家竹,剪伐谁主宰。半以苦见疏,不言甘易坏。

()

白白红红两不真,重重叠叠是精神。谁言跂石眠云客,也见长杨五柞春。

()

藏书地肺穴,归巢湖领山。秋清蒹葭露,水落芙容湾。

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桂丛岂充隐?草间斯投闲。

()

渠家五桂后,卜宅近青郊。老竹窗前干,寒松屋外梢。

才抛汗脚袜,真得盖头茅。落日春山路,病夫还解包。

()

城边有路荆榛满,山上无尘虎豹多。健步纵留何可骋,不如随意选陂陁。

()
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
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
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

圆明青饣迅饭,光润碧霞浆。
浴殿睛秋倘中谢,残英犹可醉琼杯。

()

东风吹动绿蘋洲,中有神鱼得自由。一跃玻璃三万顷,不贪香饵上金钩。

()
春闰秋寒早,人穷物议多。
孰非愁里老,聊且醉时歌。
轻捷矜乘跨,张皇侈殿呵。
老夫自高卧,风雨梦渔蓑。
()

十年孤影寄天涯,冷笑傍人论左车。
白雪阳春应有价,清风明月不须赊。
交游渐喜诗成垒,定省惟凭梦到家。

()

烂漫黄金蕊,轻盈白玉枝。重阳留得下元时。醮谢星官,特地献真师。牒秦三天主,声闻九地司。存亡福庆已潜资。大道洪恩。兼付出家儿。

()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
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
阶前童童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

()

云情鹤态莫夸慵,正上仙楼十二重。吟逸易沈鳷鹊月,

梦长先断景阳钟。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

()
志趣苦难合,伥伥何所依。
逢君始相照,知我信为稀。
忽报除书下,徒瞻征盖飞。
相思千里远,洛浦又春归。
()

不怨孙阳去,方怜逸足来。人名高凤阁,雪路困龙媒。

绿水嘶时涷,红云踏处开。深思长独立,未必胜无才。

()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

阴阳北去随南客,雨雪南来自北天。雨烂胡弓知几岁,雪高越瓦巳三年。

偶然尽海迷辽鹤,不是登桥听杜鹃。吠犬从今无一处,喘牛必问有诸贤。

()
庆事集朋亲,孙枝喜气新。
歌云停碧落。
舞雪眩青春。
暖日花君子,清樽酒圣人。
()

爱花莫看花,如饥贪画饼。一笑大江横,此句须参请。

()
漾漾银河玉宇流,净如白练冷光浮。
老胡一苇踏不著,零落西风断岸头。
()

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

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

()

天马初从渥水来,郊歌曾唱得龙媒。

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残花几处开。

()
半菽一瓢饮,悬鹑百结衣。
萧条鬼不瞰,聊可与同归。
()

少小从君游,忽已各壮年。蒙铜未披发,忧孽故熏煎。

羡君怀利器,吾宗秀而贤。刮摩尽结实,涵揉归本源。

()

肌香薰透绣罗襦,小立窗前拭粉朱。挂起眉图亲与较,果然颜色胜当炉。

()

天子览书悲,肉刑无复施。
不惟嘉烈女,亦自活神医。

()

海山仙子绛罗襦,雾縠中单白玉肤。知我远来相劳苦,故驰先使迓中途。

()

榆关以北,一骑不驰。孰窥汉月,燧息烽夷。塞草春荣,夷氓负犁。

九州万井,风恬俗怡。血属相保,母父子妻。既续厥嗣,亦活黄莱,几亿万年。

()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

闻君泛苕水,我亦度湘川。踪迹分吴粤,音书隔岁年。

春花应尚好,归棹较谁先。独对端溪月,怀人寄短篇。

()
青青梯树林,下荫苍鲜石。
幽人宴坐时,怀抱忘其迁。
不见暮樵归,寒山雨中碧。
()

琉璃宝地清于玉,掩映檀栾数科竹。乍道寻香檐卜林,忽疑驻屐筼筜谷。

闻昔名闺管道升,唱随琴瑟住吴兴。奁中翰藻文人似,腕下丹青哲匠能。

()
辩公出蓝之智,楮衲反来游戏。
衲底一段光明,可谓湛然无累。
倒峡倾河雄辩,银山铁壁意气。
毗卢顶{宁页}上行,弥勒眼晴里睡。
()
堂後檐前小石山,一峰瘦削四峰撵。
忽腾绝壁三千丈,飞下清泉六月寒。
乃是家僮聊戏事,倒倾古井作惊湍。
老夫畏热年来甚,更借跳珠裂玉看。
()
避俗从来恨不深,家园栽种偶成阴。
西连几曲菖蒲涧,东接无穷薝卜林。
乌臼谷寒迎野步,金沙泉冷洗尘襟。
清音可写吾诗拙,它日君来试抱琴。
()
学似贫家老破除,古今迷忘失三余。
极知鹄白非新得,谩染鸦青袭旧书。
()
江右曾为氏,南丰与赣州。
推其本儒素,夫岂异源流。
迩日过遗宅,有逢皆好修。
公侯生积善,天道非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