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寺》
红委墙阴花寂寂,
翠滋亭角草纤纤。
风翻书叶常交案,
雨压炉烟不过帘。
中文译文:
红委墙阴的花儿默默地开放,
翠绿的草丛在亭角茂盛。
风吹动书页,常常摆动案上的文书,
雨水压低炉烟,无法穿过窗帘。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郊外的寺庙为主题,通过寥寥几句简洁的词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红墙与阴暗的花儿相互衬托,映衬出静谧的氛围。亭角的翠绿草地呈现出繁茂的状态,与红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风翻动书页,带来一丝清风,不断地交替着案上的文书,为这个安静的场景增添了些许生机和活力。而雨水压低了炉烟,无法越过窗帘,使整个景象更加寂静。整首诗意境深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物的和谐共存。
赏析:
《郊寺》以简洁的词句,巧妙地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僻静而美丽的郊外寺庙。作者以几个寥寥数语,勾勒出了红墙花儿鲜艳夺目的景象,与翠绿且纤细的草地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风吹动书页,与案上的文书相互交错,为这个安静的场景添加些许动感。雨水压低了炉烟,使得整个环境更加静谧。整首诗以极简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这首诗词表达了木待问对自然与人文景物的独特感悟,通过简洁而深远的描写,打动读者的心灵。读者如同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寺庙中,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文景物的和谐共生之美,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给人以启示,让人不禁思考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价值。
木待问(1140---1212年)字蕴之,号抱经居士。宋浙江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罗峰潘山)人。木待问从小聪明好学,颇得著名学者洪迈(1123----1179年)的赏识,并做了洪迈的女婿,隆兴元年(1163年)状元及第。至礼部尚书,卒于任上,封谥号“文简”。他长于诗文,工于书法,有诗作传世,有书法《谦施贴》传世。与杨万里、楼鈅、王十朋、黄府、甄龙友等人至交,互赠诗词往来。...
木待问。木待问(1140---1212年)字蕴之,号抱经居士。宋浙江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罗峰潘山)人。木待问从小聪明好学,颇得著名学者洪迈(1123----1179年)的赏识,并做了洪迈的女婿,隆兴元年(1163年)状元及第。至礼部尚书,卒于任上,封谥号“文简”。他长于诗文,工于书法,有诗作传世,有书法《谦施贴》传世。与杨万里、楼鈅、王十朋、黄府、甄龙友等人至交,互赠诗词往来。
次韵钱穆父赠松扇。宋代。黄庭坚。银鉤玉唾明茧纸,松箑轻凉并送似。可怜远度帻沟娄,适堪今时褦襶子。丈人玉立气高寒,三韩持节见神山。合得安期不死药,使我蝉蜕尘埃间。
甲子岁初夏连雨作寒。宋代。释文珦。雨脚何当断,风头不肯收。中宵还集霰,四月尚重裘。客有涂泥叹,民怀畎亩忧。是谁同燮理,对此合包羞。
延祥寺。宋代。孙直臣。雷雨随车上宝坊,僧夸山味最悠长。地灵终日无尘到,天净常时见海光。神雀羽毛多隐晦,卧龙头角本轩昂。石楼本是通仙路,十里香灯属梵王。
春日閒行。元代。陈颢。睡起閒窗日影斜,欲寻幽处一烹茶。芒鞋踏遍前村路,杨柳春风有几家。
甲子雨次日清明。宋代。黎廷瑞。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
咏史·卖浪仙。元代。张玉孃。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不是眼空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戴迪功挽词。宋代。楼钥。好学数仍奇,躬行家遂肥。时将诗自乐,晚悟世俱非。教子惟黄卷,高门看绿衣。阿连悲未泯,无泪为君挥。
有感五首 其四。明代。薛瑄。庶官务割剥,不念远人穷。况复羽书急,时兼馈饷供。探兵林莽密,转粟水山重。指日兵氛扫,车书四海同。
送杨参军允恭守曲靖。明代。欧大任。五陵冠盖祖行杯,万里楼船晓日开。越巂地形邛笮尽,盘江秋色叶榆来。客游南部能蛮语,家出西京自楚才。诸葛盟坛云树里,褰帷应向此登台。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宋代。赵蕃。一别动五载,人生都几何。谈端方间起,行色又奔波。剩欲摅离语,不成翻醉歌。飞腾与流浪,已矣两无那。
西江月 赠古知观 藏头。金朝。马钰。貌先生姓古。中不讲之乎。壬妙处用功夫。道是他省悟。亦玄门得趣。飞玉兔金乌。君相伴化顽愚。意如同数罟。
斯世。近现代。钱钟书。斯世非吾世,何乡作故乡。气犹埋剑出,身自善刀藏。朴学差成札,芳年欲绾杨。分才敢论斗,愁固斛难量。
谢青画作直幅,别为四绝句书之 其二。清代。朱祖谋。并时曹李稀缣墨,此是鸳湖掌故图。为问归耕烟雨里,几人亲钓小长芦。
送王制置帅成都。宋代。曹勋。从来吴蜀势相亲,制阃今勤侍帝臣。可但覆瓯称直道,暂烦分陕济斯民。剑关日下山河重,井络天开号令新。圣主遂宽西顾念,遨头正及锦江春。
毛处士八十寿诗。明代。张宁。寿星光彩烛南天,白发逢春八十年。世际七朝人物泰,家传四世子孙贤。西湖杖屦开行馆,北海尊罍列庆筵。记取十年须一会,还应两度醉花前。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唐代。杜甫。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咏史诗·下第。唐代。胡曾。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二。南北朝。庾信。王子从边服。临卭惜第如。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论文报潘岳。咏史答应璩。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
雨后。宋代。赵蕃。前朝呼蜥蜴,今雨跳虾蟇。听罢僧钟击,停闻庙鼓挝。长饥逭游子,乐岁慰田家。未得江东信,频看天外鸦。
咏阮步兵。清代。高日新。长啸哭途穷,风流怀阮公。胸真多块垒,时定少英雄。白眼相看外,黄垆酣饮中。步兵堪吏隐,谁与测冥鸿?
呈贾青南鹾使 其三。清代。成鹫。隔水瞻云剌未通,旁人往往笑痴聋。心随飞絮还沾絮,兴逐南风又北风。借得奇文须卒业,留将经论契参同。春畦草色青如许,珍重刍荛待玉骢。
君山行。元代。贯云石。北溟鱼背几千里,负我大梦游弱水。蓬莱隔眼不盈拳,碧落香销吹不起。茜裙女儿怀远游,远人不归明月羞。宝钗绾髻翠欲流,凤鬟十二照暮秋。女娲炼石补天手,手拙石开露天丑。琼楼玉宇亦人间,直指示君君见不。斯须鱼去梦亦还,白云与我游君山。
一井金。金朝。元好问。绿阴清昼。雨茸梅子黄时候。华堂金兽。香润炉烟透。舞燕回轻袖。歌凤翻新奏。院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一杯为寿。笑捧处自传纤手。钗头花有。瑞草宜男□。不愿金盈甃。不愿珠盈斗。惟愿董风,岁岁人长久。
山水图。明代。陈航。数里平沙接远村,千重乔木荫柴门。可人最是沧洲晚,潮落依稀见水痕。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清代。佚名。惟圣普临,顺皇之德。典礼有纱,享祀不忒。笾豆静嘉,降登肸饬。神具醉止,景贶咸集。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九。明代。邹元标。咬得菜根,扶危定倾。首阳人远,匪弟伊兄。
之任澎湖遇风有感。清代。乌竹芳。扬帆指日到瀛台,震荡狂风势欲摧。巨浪宛从天上落,孤舟直似水中来。樯倾楫折惊魂魄,虎啸猿啼闻霹雷。呼吸死生飘泊去,灯光三现指迷回。
赠胡谦牧。元代。许有壬。寻常公署复朝参,会面何由一接谈。却是老天相补报,直教联辔过燕南。
周忠介顺昌。清代。严遂成。义士潜行纳橐饘,几场骂讫一身捐。临文不讳何无忌,与罪为婚也可怜。闭舍似闻吴导泣,厌乡大有李阳拳。虎邱便是田横岛,刺血书成酹墓田。
上裴侍郎。唐代。王涣。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珠彩下连星错落,桂花曾对月婵娟。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应念衔恩最深者,春来为寿拜尊前。
中秋对月 其二。明代。易恒。耿耿孤光海上流,几家空想大刀头。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
渡湘江。宋代。张祁。 春过潇湘渡,真观八景图。云藏岳麓寺,江入洞庭湖。晴日花争发,丰年酒易沽。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憩枫亭驿。明代。许天锡。枫阅他年世,亭馀旧日名。驱驰耽午寂,林薄送秋声。书卷行空载,尘心梦未清。侵晨犹远役,华发奈愁生。
有感(七首)。明代。刘基。鸿雁来时月满天,客途僮仆自相怜。荒村触眼惟茅屋,榆柳萧疏起暮烟。
竞秀阁。宋代。朱翌。辋川遥展右丞图,盘谷中藏李原居。龙睡潭深飞客櫂,凤鸣枝才结吾庐。但令蜡屐去前齿,安用鸱夷托后车。西望子陵三十时,烟云来往问何如。
七星岩。清代。成鹫。别通一路仰窥天,深入重崖直到泉。何事频来观不足,璇台云物石房烟。
哭张孝廉孟贻三首 其二。明代。欧必元。千金宝剑七星文,曾见张华辨紫氛。从此丰城还闭气,雌雄谁更狱中分。
烽烟完节诗 其一。明代。区大相。虐焰昏炎徼,惊烽煽绿林。岂缘宋姬笑,遂断木兰吟。抱柱岂为信,登台良独任。惟应芦火玉,堪自表贞心。
出户。宋代。释文珦。出户逢幽客,相携过别村。冻开泥径滑,桥断石星存。云起难知处,泉流自有源。老农心甚适,耕凿长儿孙。
游仙诗二十首选五 其三。明代。周凤翔。岷江一堑万流枯,辟谷何妨且啖珠。驱策五丁牛气力,繁田辟作大西湖。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四。唐代。王质。团红碎绿罥丝飞,不敢轻轻触衮衣。正欲辞春春未许,且教留待相公归。
招陈顾魂挽词。宋代。徐积。鱼有所归,鸟有所栖。孤坟累累,子将何依。束子之装,裹子之粮。促登汝航,往归汝乡。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宋代。李曾伯。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一。明代。邹元标。咬得菜根,百事可成。不负天子,不愧苍生。
胡马来再赠陈子。明代。李梦阳。冬十二月胡马来,白草飒飒黄云开。沿边十城九城闭,贺兰之山安在哉?传闻清水不复守,游兵早扼黄河口。即看烽火入甘泉,已诏将军屯细柳。去年穿堑长城里,万人齐出千人死。陆海无毛杀气蒸,五月零冰冻河水。当时掘此云备胡,胡人履之犹坦途。闻道南侵更西下,韦州固原今有无?从来贵德不贵险,英雄岂可轻为谟。尚书号令速雷电,抱玉谁敢前号呼。遂令宵旰议西讨,兹咎只合归吾徒。我师如貔将如虎,九重按剑赫师怒。惜哉尚书谢归早,不睹将军报平虏。
上李邕。唐代。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一览亭。宋代。白玉蟾。千山万山耸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郁密。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疏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满城车马走红尘,何人知享此幽寂。竹炉焚罢柏子香,瓷杯倾泻碧玉液。饮到如泥卧石鼓,醒来瀹茗自闲适。啸咏太空歌一曲,风吼千林月华白。一览亭前双目明,诗成自觉天地窄。云崖烟树几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我将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几时红。流光瞬息付一电,万事转头如去箭。南康有个陈参军,心镜如如成一片,自笑浮生若春燕。
送陈梦祥进士奉使还家。明代。韩殷。春风初上第,便作昼游归。别路嗟司马,青云识陆机。滩声归海尽,雁影渡江稀。南入梅关路,便应开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