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氏四贤堂。宋代。罗鉴。经济学有用,宁与佔毕同。集英晨唱第,夕对蓬莱宫。儒林急渊源,不遣朔庭空。遗像今伟然,吾敬国子公。
题吴氏四贤堂
经济学有用,宁与佔毕同。
集英晨唱第,夕对蓬莱宫。
儒林急渊源,不遣朔庭空。
遗像今伟然,吾敬国子公。
中文译文:
题吴氏四贤堂
经济学有用,宁可与佔毕(指佔领、夺取之意)同。
集英晨唱第,夜晚对蓬莱(仙人居住的地方)宫。
儒林之深不可测,不要让朔庭(指朝廷)空虚。
遗像今日仍崇高,我敬国子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鉴为吴氏四贤堂题写的。首先,诗人表达了经济学的重要性,认为它有着实际的用处,并表示与佔毕(指佔有、夺取)同样重要。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视。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集英晨唱第,夕对蓬莱宫。这里通过“集英晨唱第”和“夕对蓬莱宫”描述了诗人的境遇与心境,以充分展示吴氏四贤堂的高雅氛围。
然后,诗人提及儒林之深不可测,意指儒家思想的渊源深远,不容忽视,不要让朔庭(指朝廷)空虚。这表明诗人对儒家学说和社会制度维护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当时时政的一种批评。
最后,诗人提到遗像今日依然伟大,表达了对过往名儒的敬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子公(国子监的监丞)的敬仰之意。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经济学、儒家学说和国子公(儒官)的重视和敬意,同时也借此展示了吴氏四贤堂的儒雅氛围。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学者的崇敬之情,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期望。
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唐代。李嘉祐。高第由佳句,诸生似者稀。长安带酒别,建业候潮归。稚子欢迎棹,邻人为扫扉。含情过旧浦,鸥鸟亦依依。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