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句》的中文译文如下:
清朝纳禄犹强健,
白首还家正太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李维所作,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第一句“清朝纳禄犹强健”,表达了进士科举制度在清朝依然强大的现象。纳禄即指官职、俸禄,诗人在这里用“强健”形容进士科举制度的强盛,意味着社会各层面的人才选拔机制依然健全,清朝政权还能得到杰出人才的支持。
第二句“白首还家正太平”,描绘了诗人的感叹和期望。诗人以“白首还家”来表现自己年纪已经很大,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辛劳的外出历程,回到家乡安享太平。这里的“太平”指代社会的和平稳定,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宁富裕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和人生境遇的观察和思考。作者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清朝科举制度强盛的景象,同时通过“白首还家”的表达体现了自己对于和平安宁的向往。整体描绘了一幅晚年思家、心怀国家安定的诗境。
宋洺州肥乡人,字仲方。李沆弟。太宗雍熙二年进士。为保信军节度推官。真宗初献《圣德诗》,擢直集贤院。累迁中书舍人。仁宗初为尚书左丞兼侍读学士,预修《真宗实录》,迁工部尚书。除相州观察使,为谏官所诋,知亳州,改河阳。久之还朝,复出知陈州。博学,以文章知名。真宗巡幸四方,典章名物,多所参定。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李维。宋洺州肥乡人,字仲方。李沆弟。太宗雍熙二年进士。为保信军节度推官。真宗初献《圣德诗》,擢直集贤院。累迁中书舍人。仁宗初为尚书左丞兼侍读学士,预修《真宗实录》,迁工部尚书。除相州观察使,为谏官所诋,知亳州,改河阳。久之还朝,复出知陈州。博学,以文章知名。真宗巡幸四方,典章名物,多所参定。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送黄汝纶游都下。明代。欧大任。长安西笑出风尘,慷慨尊前独往身。去以扁舟芒履贵,游惟一剑蒯缑新。金茎露色重城晓,珠树晨光九陌春。君有淩云司马赋,公车元只待词人。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宋代。晁补之。昔吾卜城东,今吾卜城中。只畏盗贼迫,安知廛市同。畚锸运渤海,操蛇应未穷。无乃遭此笑,君如北山翁。
留题桂州碧浔亭。唐代。韦瓘。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咏怀 其五。清代。屈大均。仙人骖文螭,西游阆风阙。神珠藏九渊,变化如日月。顾见世间人,声色自沉没。仲尼居九夷,至道当谁悦。哀哉人命危,蜉蝣伤掘阅。兹时方板荡,匡济需贤哲。列宿在草莽,紫薇光彷佛。天钟运筹人,何时见功伐。
楼居新成 其三。明代。黎民表。云气朝来海上青,绪风吹梦酒初醒。临池小奏雕虫技,探笥惟留相鹤经。星象天边低析木,江湖岁晚散浮萍。梅花最起高楼思,不是关山笛里听。
门前。清代。高凤翰。聊尔将扶去,衡门一暂临。雁声秋意迥,人语夕阳沈。变灭看云眼,苍茫袖手心。惟余双岭旧,迢递下暝阴。
卢舍那僧舍留别。宋代。李新。筠尖侧侧度朝晖,别泪潸潸渍客衣。儿女殷勤怜我老,登山临水送将归。
过江山遇雪。明代。陈淳。江山方进半程前,正值群游剪水仙。满道盐花堆粲粲,飞空粉屑舞翩翩。樊墙庐舍皆银饰,沟渎潢汙尽玉填。却认青山埋不得,嶆峨气势直凌天。
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宋代。陆游。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宋代。王安石。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
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宋代。黄庭坚。南枝北枝春事休,愉钱可穿柳带柔。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