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赋轿)

御街行(赋轿)朗读
藤筠巧织花纹细
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
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族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御街行(赋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高观国。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藤筠巧织花纹细。
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
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
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
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族花枝,
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
扶下人微醉。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藤筠巧织花纹细。
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
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
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
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族花枝,
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
扶下人微醉。

这首诗以描述御街行赋轿的情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春日的愉悦和喜悦的氛围。诗中融入了对细节的关注,表现出作者对美的敏感和对享受生活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藤筠巧织的花纹,形容了轿子装饰的精致和细腻。接着,诗人描述了轿子行走的平稳和流畅,比喻为水流般的步履,展现了一种舒适和优雅的感受。

随后,诗人描绘了轿子行经陌上,雨后初晴的场景。诗中提到轿子上的文鸳双履,暗示着轿子的主人对潮湿的地面产生了些许担忧。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春雨过后清新空气和花香的期待。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轿子内部的情景。裙儿挂在帘儿底,窗户却不关闭,这表现了轿子中的人对外界美好景色的欣赏和享受,不愿错过一丝春日的芬芳。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轿子外的景物,族花枝上开放着红色和白色的花朵,映衬着春天的美好氛围,寻春芳意得到充分的体现。归来时已经入夜,纱笼引领着回家的路,扶下的人微醉,这暗示着一天愉快的行程结束,带有些许的欢愉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美好景象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生活中愉悦和享受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观国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高观国朗读
()

猜你喜欢

诗能动三光,亦能贯九泉。诗人以诗语,万物皆自言。

我读诸子诗,称心如所论。如饥自知味,如寒自知温。

()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

井田学校竟终天,盐铁舟车讫万年。
隔绝古今萧与霍,空劳孔壁出尘编。

()
烦君索我诗,我诗老不支。
因君为作气,竟亦不能奇。
()

辉赫唐封后,尊严宁隐初。

()

桴鼓常在侧,笔研永欲捐。卷帙不复开,干戈以为权。

()

散步逐芳草,小酌慰残花。
土锉野人居,茜裙蚕妇家。
汲流润水浑,挽树花桃斜。

()

驿舟才过下沽头,竟日飘风阻谢沟。乱石狂沙深闭户,酒杯棋局漫添筹。

险夷有分真随遇,行止无端可自由。寄语同途诸逆旅,前程何必叹淹留。

()

君似苍崖千仞竹,一枝孤映蒿萧。箪瓢不减万钟豪。闲情搔短发,佳句咏纤腰。
罢酒兰舟回楚柂,相思何处今宵。淮南幽桂水云饶。他年春草恨,应有小山招。

()

将军老去已封侯,汗血功成百战秋。得放华阳春草里,黄金何必更笼头。

()

悠悠汧水带云流,白草黄沙接远洲。风断归鸿迷别渚,霜寒落木动高秋。

番营人散城边马,野渡僧归月下舟。独有高閒当此际,每将心迹寄菟裘。

()

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

常疑侔沧溟,巨钓可龙伯。那知旱暵甚,有此困涸阨。

()

岩阴崖翠隐玲珑,高阁回廊塔院通。愁见炎埃妨下界,快闻铃语堕虚空。

江云尽敛舒山月,野鹤群飞趁晚风。为报白莲堪结夏,幽期能许社相同。

()

三尺琅玕紫。范青铜,月镰霞杵,横颠竖趾。入手宛承灵寿赐,筇竹一枝差拟。

喜拄地声闻铿尔。临水登山堪济胜,步慵时,不碍身斜倚。

()
五峰路上,双涧寺前。
藏头露面,抚背拍肩。
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