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朗读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刁约。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京洛风尘弊客裾,
故山归去有精庐。
缀盂应供王城久,
镂管赓吟友社馀。
衲拥兰芽新赐服,
帙收贝叶旧翻收。
萧然壁观芝岩上,
从此身名与世疏。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梵才的大师回到天台山的情景。梵才是一位远离尘世的僧人,他穿着破旧的僧袍,受尽京洛的风尘之苦。然而,他决定返回故乡的天台山,因为在那里有一座精美的庐舍等待着他。他曾在王城供奉佛像,长期与吟友们在社交场合中共同欣赏音乐。现在,他身着新赐的僧袍,拥有新的衣物。他将旧的佛经收入贝叶书册中,珍藏起来。他静静地坐在芝岩上的壁观(禅修寺院),与世界疏离,从此追求自我的修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僧人回归天台山的场景,展现了禅修者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志向。诗中通过对梵才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首先,诗词开篇用"京洛风尘弊客裾"形象地描绘了梵才身穿破旧僧袍的情景,凸显了他在尘世中的辛酸和艰辛。接着,诗人描写了梵才归去故山,有一座精庐等待他的情景,表现了禅修者回归本真、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缀盂应供王城久,镂管赓吟友社馀",描绘了梵才曾在王城供奉佛像,并与吟友们在社交场合中共同欣赏音乐的情景。这里展现了梵才过去的社交生活,与现在的禅修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梵才得到新赐的僧袍,将旧的佛经收入贝叶书册中的情景。这表明他在修行中得到了新的启示和资粮,并将之珍藏起来。

最后两句"萧然壁观芝岩上,从此身名与世疏"表达了梵才离世俗的决心,他静坐在禅修寺院的壁观上,与世界疏离,专注于自我的修行。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禅修者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寂静和超脱尘世的思慕。这首诗词通过对梵才的描写,展现了禅修者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活中的追求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低回滕伞岭,怅望曲龙陂。花气盈双袖,春声转数鹂。

老亲那作恶,稚子巧相怡。尽日穷清赏,春光未暝时。

()

习坎德天险,重离文日新。明内始照外,亨心方发身。

()

大音声自希,赏音人亦寡。宁可逆汝耳,不可废作者。

()

乔木如云倚画图,郁苍佳气接天都。共言地似西来象,西域冠裳似此无。

()

同时熊给谏,不异楚灵均。破衲称开士,残碑记党人。

老从方外友,悟彼定中身。应据生公石,军持话宿因。

()

金鼓连山震不休,旌旗猎猎楚江秋。犹喜云屯三十万,贤王自古填扬州。

()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
俗子令眼白,瑞峰令眼青。
白移听两榻,且上倚云亭。
()

洛阳三月锦成堆,象管银筝日日催。苦被游丝牵落片,错教人恨蝶蜂媒。

()

饱吃芹宫饭,饥寒未迫身。公侯方重老,妻子莫忧贫。

踪迹新丰客,心期画邑人。皇荂歌一曲,聊以和阳春。

()

野烧无踪知几年,故亭遗址尚依然。巍巍稳据山千仞,渺渺前当水一川。

地展云衣深固护,天回松盖巧周旋。重兴栋宇非难事,坐使风光集绮筵。

()

玉长蓝田洁更芳,盍簪如待紫阳装。仙人尚欠头冠在,好种黄葵阿那傍。

()

清露初擎出晓窗,孤生明润世无双。十年花下多怜汝,相接瑶枝到海邦。

()

一纸江南到屋扉,高秋漠北奉宫闱。金微驻跸踰唐塞,铁勒鸣弰接汉畿。

绵蕞行朝因贽玉,蹛林望祭类游衣。明年草赋呈亲去,想像汾阴扈从归。

()

山行日日厌蚕丛,离岸登舟兴不穷。闻说溪山奇绝处,欲从高浪驾长风。

()

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

()

记倚窗窥笑,接座熏香,扇角初逢。门掩枇杷静,又惊枝暗起,人似春鸿。

峭寒几番侵袂,眉翠淡芙蓉。叹絮语衾边,泪痕盏底,同诉飘蓬。

()

紫府真人朝玉京,三千玉版先进名。叩头欲跪紫烟合,但闻玉佩玲珑声。

()

何为触热客来俱,槐市东头赤日无。座上清言皆月露,樽前閒兴尽江湖。

敲冰凉沁玻璃碗,挂壁云生水石图。雍馆风流有如此,将因著论老潜夫。

()

吴郊春满,绿草熏南陌。风弄轻帘小桥侧。瞰荒垣、浓丽几树夭桃,仿佛似,薄醉西施颜色。

酝香飘十里,更着流莺,乱掷金梭向林织。天宇净繁芳,日暖峰游,早拦住、高阳狂客。

()

闻说琳公最佳处,榜题虚一一轩清。逍遥羽客真高隐,旷达星郎肯谩名。

琴挂无弦藏至乐,炉存微火锁长生。未能投步资閒适,聊和新诗托寄声。

()

古路危梯石径悬,空王台殿俯诸天。灯明震泽千波净,香供梅花万树鲜。

鹫岭尚传持世法,龙碑犹记赐诗年。登临未尽尘心断,欲上绳床问四禅。

()
玉线金针相续难,劫壶空处妙投关。
香林烟暖风排雪,月窟冰寒影转山。
里许借功方得活,那时退位不知闲。
宗家密密绵绵事,布施多人莫要悭。
()
自君入佐张苍计,直室深扃老氏关。
顾我偶陪螭陛立,无人并驾鹿车还。
红牙幹利资良画,缥帙劳功积厚颜。
几日归休期一笑,新醪浮白早黎殷。
()
四牡翼翼。
以征不服。
亲省边陲。
用事所极。
()

羲轮亭午烁炎威,溪上轩窗匝翠微。野泽蒲深初类堞,坏垣苔老半成衣。

争花晚蝶萦丛住,避弋惊禽截浦飞。一衽雄风消内热,高门无意事轻肥。

()

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
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

()
老眼静中看。
知我其天。
纷纷得失了无关。
花柳乾坤春世界,著我中间。
()

对客挥毫易百篇,今人尚论古谁贤。乱投野雀焉知璧,渴饮清江岂辩泉。

文忌十联穷石鼎,时来万选中青钱。尚忧三十年来事,且共闲吟耸瘦肩。

()

春风同上杏园鞯,夜雨江湖十九年。
册府归来头并雪,鼎湖仙去泪盈川。
喜君冠豸裨新政,容我祛蝉校旧编。

()

文锋久淬鸊鹈膏,鞍甲藏身百战鏖。王簿宅前春载酒,李绅祠下醉挥毫。

乡关未觉东林远,光焰终如北斗高。儒老感君难报称,黄金随力铸韦皋。

()
涸池积槁叶,茆屋围疏篱。
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
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
雪点满绿苔,零落尚尔奇。
()

广陵祠里寻常见,又向山阳楼外开。
须信月明风露下,飞仙玉节有时来。

()

金塘霜落渚莲稀,日暮吴姬荡桨归。白纻风前吹不散,夜随明月过江飞。

()
丁卯,王母归咸京,余母子从。
经浔阳,兼彭泽,自郧、襄入秦岭而之长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变,夫子频欲以我南,弗能也。
()

身外游丝总赘疣,营营何事不如休。可怜暇日翻成扰,却把直肠硬作钩。

甘饮自捐著屐血,锦衣人笑顶冠猴。原来至足属吾道,尘网牵人可尽勾。

()

万里安南薄大瀛,王臣遣谕出槐厅。香生晓殿衣初赐,光照晴郊节暂停。

宇内自应同化日,斗南今复见文星。羊城桑梓还增价,天使称觞上鲤庭。

()

临杯忽泫然,非是恶离弦。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

河中风物无多子,鲤鲙蒲羹顿顿供。何似莼鲈乡味好,扁舟归去及秋风。

()

老僧长斋三十年,眼前世味皆腥膻。清泉白石供饮漱,浓华澹薄殊天渊。

年来衰病且消渴,地炉活火时烹煎。非无村茶及野荈,入口羞涩如戈鋋。

()
玉纤初捻梅花蕊。
早忆著、上元天气。
重寻旧曲声韵,收拾放灯欢计。
况人生、百岁能几。
()

觉来闻雨声,灯辉耿残夜。
窗间有危叶,暗助潇潇下。
不记醉归时,寝斋如客舍。

()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
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
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
汝阳真天人,绢帽著红槿。
缠头三百万,不买一微哂。
共夸青山峰,曲尽花不陨。
当时谪仙人,逸韵谢封畛。
()

天意尊黄发,人扶上玉墀。传呼昼接后,邂逅日斜时。

瞻仰三台坼,沦亡一鉴悲。千秋名不朽,奎画在丰碑。

()

再一观澜璧水间,风生高座接霏谈。堂前漫接南来雉,门下偏留北去骖。

乌帽笼头公发白,青衫满目我袍蓝。相逢相喜文明日,还仰休光照斗南。

()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
平日郊邱事口谈,今朝相祀列星参。
大裘衮冕升南陛,小次龙床近午龛。
韦社去天真尺五,嵩神祀圣似呼三。
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
()

淤泥获拳卯,蛇龙谁即分。夜看置顿处,似有五色云。

()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
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
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
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
()

达观万象付评量,欲访丹邱不死乡。天上玉棺如实事,山中金鼎岂良方。

偷桃浪尔奇方朔,辟谷飘然独子房。椎碎三神驱恍惚,达观万象付评量。

()
菰蒲短短未出水,渺渺春湖如冻云。
安得酒船三万斛,棹歌长入白鸥群。
()

人家住草莽,暮烟青菹茹。沙岸无古木,河浑多大鱼。

()
绝顶方知天柱云,早芽先破禁宫春。
琳罂入贡无多种,附陇钥旗尽得珍。
()
莼鲈江上乡,稳处著虚堂,却扫百念息,贪吟万景忙。
萤流风户牖,蛙闹雨池塘。
梦熟田家事,牛衣趁莳秧。
()

()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大禹成门嶮,为龙始得过。

()
江天七月火西流,残暑萧然一雨牧。
手把芙蓉惊欲暮,身如蒲柳不禁秋。
凉风作意侵团扇,斜日多情近小楼。
有约南湖将艇子,晚香吹满白蘋州。
()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

溪上柴门似漆沮,桔槔灌圃小林居。隐同海客南禺野,读可荆人左史书。

万壑烟霞双蜡屐,百年天地一蘧庐。遗安此日庞公宅,且看儿童驷马车。

()

秋来犹寄一涯天,叶叶秋声似去年。可惜良辰长在客,不堪孤馆更闻蝉。

()
中秋近也,正于门瑞气,匆匆时节。
隔岁维熊占吉梦,今夕天生英杰。
仙籍流芳,瑞龙毓秀,应是非凡骨。
诗书勋业,妙龄行见英发。
()

久客怀骨肉,况尔临秋风。公馀辟閒馆,举目惊衰桐。

附书南飞雁,何时至江东。

()

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

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

()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

浩荡李青莲,清狂孟襄阳。
当时各到菊潭上,风流对酒酣壶觞。
山树槭槭山菊老,谷中人寿今多少。

()
德山入门便棒,多向皮袋里埋踪。
临济入门便喝,总在声尘中出没。
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途辙。
()

小径斜通谷,跻攀及晚晴。草荒寻鸟道,磴险作蛇行。

暮色千峰合,春流一镜平。石间旧题刻,半是紫苔生。

()

天风吹动翠云裘,坐看楼船下石头。江左重瞻天子气,金陵长作帝王州。

()
()
荒城人稀荆棘老,野兔惊跳出寒草。
苍苍落日黄云西,驱马城边寻古道。
入门四顾皆桑田,居民三五依道边。
暮投佛寺下马立,冲眼满屋燃萁烟。
()

主人冯轼贵,送客泛舟稀。逼岸随芳草,回桡背落晖。

映花双节驻,临水伯劳飞。醉与群公狎,春塘露冕归。

()

年衰冬集罢,鹢首晓帆催。
枳棘非鸾处,膏腴得父才。
澄江限天阔,孤鹜透霞来。

()
墨痕香,红蜡泪。
点点愁人离思。
桐叶落,蓼花残。
雁声天外寒。
()

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

()

夜夜妾偏栖,百花含露低。虫声绕春岸,月色思空闺。

传语长安驿,辛苦寄辽西。

()
心若冰将释,貌如儿未孩。
青城上官叟,时入梦中来。
()

游子拈花怨落晖,山人犹恨落花迟。絮抛帘下莺无力,果在蕊中人不知。

红日正酣那是雨,青皇临别更留衣。年来杜宇惜人事,却向阳春去后啼。

()
红丸应是误庸医,梃击风癫事可疑。
独有移宫宜早决,杨涟当日系安危。
()

平生适兴多閒话,付与时人作浪猜。一酌曹溪知水味,白云无意若为来。

()

北风吹春草,阳乌日已至。
天时岂云爽,人事胡乃异。
三月方皇皇,衣冠道如坠。

()

无情汉月解随人,羞向天涯照妾身。闻道将军侯万户,已将功业上麒麟。

()

衰容懒镊白髭须,新咏难追纪少瑜。
攀槛公曾排禹佞,下帷我亦鄙弘谀。
瓶沽何必太玄也,褐博尝闻大勇乎。

()
风霜岁又除,藜杖步徐徐。
儿辈忧无药,床头喜有书。
背因曝日暖,交为诉贫疎。
天定由人事,不如深闭庐。
()

旧阴交盖处,草草遂离群。
何意终天别,居然此地分。
丰盈宜上寿,鼎盛忽西曛。

()
仙翁曾是便升真,灵迹千年事转新。
碧洞峰前开紫府,清溪门外隔红尘。
祥云瑞霭笼金殿,羽盖霓旌拥玉晨。
今日胜游诚有遇,麻姑留我醉经春。
()
挂怀。
西望乐邦云杳隔。
一钩新月弯弯白。
意欲往生何计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