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丹泉。元代。邓牧。仙翁炼丹去,流水作丹色。萦盘出九锁,川后不敢惜。岂无得道者,一饮凌八极。
《九锁山十咏·丹泉》是宋代邓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丹泉:
仙翁炼丹去,流水作丹色。
萦盘出九锁,川后不敢惜。
岂无得道者,一饮凌八极。
译文:
仙翁炼丹去,流水呈现丹色。
蜿蜒盘旋形成九道闸门,流入川后不敢有所保留。
难道没有修道成功的人,一饮可超越八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仙人炼丹的景象。仙翁离开后,留下的山泉水呈现出丹色,似乎是炼丹过程中留下的瑰宝。山泉水形成了九道盘旋的水流,宛如九道闸门,不敢有所保留,奔流而出。诗人想表达的是这种丹泉的珍贵和神奇,以及其中蕴含的修炼之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仙人炼丹的景象,展示了仙人修炼的神秘和超凡的境界。丹泉所呈现的丹色象征着修炼的成果和仙人的功力。九道盘旋的水流则象征着九重难关,修炼的过程异常艰难,但仙人却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成果流出,不敢有丝毫保留,展示了仙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川后"指的是川后山,"八极"则是指八方,表示这丹泉的神奇之处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修道者的向往,希望能够像仙人一样品尝到这丹泉的奇妙,达到超越凡尘的境界。
整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象征手法,展示了仙人炼丹的神奇景象和修道者追求超越的精神,给人以启迪和遐思。
邓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
邓牧。邓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
雪窦山。宋代。沈辽。世路衮衮何年休,青山白云且淹留。千寻飞雪下岩窦,落日洗耳前溪头。
送鲁千之都宪之甘州巡抚。明代。朱诚泳。几年藩省著芳声,进秩都台荷宠荣。霖雨又从今日作,泰阶应向此时平。霜明番落旄头暗,春到阴山淑气生。为语羌戎须远遁,于今万里有长城。
谢剡中沈元龙惠诗。宋代。楼钥。东阳何事到东州,百语曾无一语酬。深羡松筠无改叶,自言蒲柳已先秋。千金既觉成虚掷,双璧还惊又暗投。别后未知何日见,但将吾道付沧洲。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唐代。姚合。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惊飙坠邻果,暴雨落江鱼。贵寺虽同秩,闲曹只管书。朝朝廊下食,相庇在肴菹。
六国朝令 家园席间作 以上二首见永乐大典二。宋代。耶律铸。鸣珂绣毂,锦带吴钩。曾雅称、量金结胜游。信人间无点事、可挂心头。须知,不待把闲情酿做闲愁。只恐落高人第二筹。歌云容裔,梦雨迟留。?惯振芳尘,不楼。光饰仙春盛迹,点化温柔。索教颓纵惜花人,标傍风流。快入醉乡来,刘醉侯。
初入理圜土 其三。明代。王世贞。庭前有高树,好鸟相因依。固以效和鸣,鸣声一何悲。疑歌复疑诉,流调更流悽。此鸟宁有异,听怀多是非。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宋代。戴复古。远山横碧一溪清,白鸟飞边落照明。吏散庭阶一无事,绿阴亭上又诗成。
十二月乐辞十三首 其七 七月。元代。吾丘衍。迎新凉,对华月,桐阶风来月如雪。草根虫声催捣衣,铜龙怨寒千里思,银河影长更漏迟。
挽方亲来伯。宋代。刘克庄。弆藏古物或千年,汉晋隋唐在目前。死有一孙堪付托,生惟四友共周旋。宝扶风簋如原甫,临永兴书逼米颠。占尽人间最清事,吾碑百世后方传。
人日诘朝从昌英叔出谒。宋代。杨万里。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时。何必花与柳,始爱春物熙。今晨驾言出,从公南山西。泥软履自惬,风嬾面不知。寒草动暖芽,晴山余雨姿。水日亦相婿,蹙纹生碎晖。鸟声岂为我,我听偶自怡。出门初惮烦,载涂乃忘归。但今我意适,岂挍出处为?路人见我揖,属我有所思。我不见其面,信口聊应之。徐悟恐恃物,欲谢已莫追。我率或似傲,彼愠独得辞。
老融放耕图皇甫都护雁图二绝 其一。宋代。释居简。蓑笠从衡觳觫蕃,暝归晨作俟丰年。诛求莫挠鸡豚社,春雨春寒苦最先。
赠卫山人。清代。屈大均。卫子兴来书自圣,鸾鶱凤举繇天性。弯弓昔作李将军,搦管今为王大令。虎豹雄姿可奈何,无因血战出朝那。林泉处处成高隐,丝竹时时间浩歌。我今学书费毫素,下马何时草露布。君家夫人笔阵图,与尔经营及迟暮。报恩况复有文章,经世何妨向烟雾。
湖光山色楼。元代。吴克恭。智仁予所乐,平湖仍对山。神交鱼鸟外,兴移蒲柳间。閒云捲幔入,落日棹歌还。望海蹑星影,秋槎来碧湾。
系缆。宋代。郑克已。系缆萦回浪,昏林入暮鸦。水穷人有路,天尽客无家。蕉叶浮春蚁,鱼歌隔蒲沙。醉眠星斗下,寻梦卜年华。
观禊帖有感三绝 其三。宋代。范成大。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宋代。李弥逊。插檐冰筹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
题施璘画竹图。唐代。韦遵。枯箨危根缴石头,千竿交映近清流。堪珍仲宝穷幽笔,留得荆湘一片秋。
放鹑。宋代。梅尧臣。兽烹羊猪,鸟烹鸭鸡。唯鹑不杀,置奴而携。公坐堂上,见而悲凄。急令开笯还故栖,其间无力飞不齐。公只知鱼之洋洋,鹅之鶂鶂。噫兮噫兮。
赠射虎人。宋代。徐经孙。冯妇下车须有勇,将军射石亦通神。南山白额新除害,好赏今时射虎人。
寄远曲。明代。释宗泐。美人别时春尚早,清池坐见芙蓉老。湘江水满鹧鸪飞,梦中历历相逢道。黄金可变石可移,此心皎皎终不欺。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唐代。李白。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悽。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相思定何许,杳在洛阳西。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唐代。白居易。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始擅文三捷,终兼武六韬。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荡蔡擒封豕,平齐斩巨鳌。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宠重移宫龠,恩新换阃旄。保厘东宅静,守护北门牢。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胡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路喧歌五袴,军醉感单醪。将校森貔武,宾僚俨隽髦。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汾云晴漠漠,朔吹冷颾颾.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银含凿落盏,金屑琵琶槽。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紫微留北阙,绿野寄东皋。忽忆前时会,多惭下客叨。清宵陪宴话,美景从游遨。花月还同赏,琴诗雅自操。朱弦拂宫徵,洪笔振风骚。近竹开方丈,依林架桔槔。春池八九曲,画舫两三艘。径滑苔黏屐,潭深水没篙。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为穆先陈醴,招刘共藉糟。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盛德终难过,明时岂易遭。公虽慕张范,帝未舍伊皋。眷恋心方结,踟蹰首已搔。鸾皇上寥廓,燕雀任蓬蒿。欲献文狂简,徒烦思郁陶。可怜四百字,轻重抵鸿毛。
出塞四首 其一。明代。陈琏。亲征诏初下,我师今有名。平生誇勇决,策勋在兹行。铁衣光耀日,宝刀新发硎。誓当献奇捷,何须请长缨。
谢安抚张学士惠茸毡。宋代。释子淳。虚室更深冷不眠,翛翛孤坐几经年。昨宵又觉还耽睡,元是新铺白玉毡。
将游蜀中恨有所滞至情难蓄发为拙诗寄锦川峡。宋代。魏野。却为虚名动叹嗟,难如云鹤转天涯。两川尚阻寻三友,四海空传是一家。白发无多残岁月。青城何限好烟霞。此生不遂闲游去,蜀魄巴猿恨莫夸。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唐代。柳宗元。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新历未颁遗民感怆二首贻王达善曹季辩胡山甫。宋代。舒岳祥。故国山河成断绝,孤臣江海自飘零。窗间取月离离白,树下窥天碎碎青。一雁不来山驿静,千梅欲动客愁醒。新来未赐王春历,三尽尧阶自有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