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寺

翠微寺朗读

《翠微寺》是一首宋代陈炳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麻衣休作狮子吼,
门外泉声正拍空。
三十六峰浑不见,
翠微真在有无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翠微寺的景观和一种超越感的境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他呼吁麻衣僧人不要再高声吼叫,以保持宁静。在寺庙门外,泉水的声音回响在空旷中,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觉。在这个环境中,观察者无法看到山峰的真实形态,仿佛它们消失在虚无之中。然而,诗人认为,翠微寺的存在并不在于外在的山峰,而是存在于无形之中。

赏析:
《翠微寺》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景物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诗人以狮子吼和泉声的对比,表达了对安静和宁静的向往。他希望寺庙中的僧人不要扰乱这个宁静的环境,以保持寺庙的祥和。泉水的声音在空旷中回荡,给人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境界。

诗中的“三十六峰”指的是寺庙周围的山峰,但诗人却说这些山峰“浑不见”,暗示着诗人意识到形而上的存在超越了物质的存在。他认为真正的翠微寺并不在于外在的山峰,而是存在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境界。这种抽象的表达使得诗词具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脱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与超越的向往,通过对翠微寺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心境。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感,引导人们思考生活中更深层次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炳

宋虔州赣县人,字晦之。结庐崆峒山,躬耕求志,勤于著述。包拯曾师事之。有《文权》、《白云编》。...

陈炳朗读
()

猜你喜欢

露寒曲槛红衣润,笑扶蝉鬓。徘徊临水照红妆,人比嫦娥差近。

倩得鳞鸿通问,对花消恨。把文何事不同论,论有尽、思无尽。

()

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喓喓虫语报西风。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

经旬霪雨难寻胜。积水连花径。苔痕草色映罗襟。时有竹梢相触、似鸣琴。

()

朝云暮雨自高唐,宋玉微辞讽楚襄。岂谓骚人真弟子,祇将词赋媚君王。

千秋文藻归残梦,八月天河落晓霜。惆怅荒台寻不得,郢门烟树郁苍苍。

()

秋声飒飒惊秋睡。凄凉玉骨空憔悴。金鸭暖沉烟。晚妆匀翠钿。

隔篱黄菊绽。花与人俱淡。风雨又重阳。画楼愁断肠。

()

东风一万里,吹我挂帆西。楚地缘江尽,蛮天到蜀低。

春云归雁远,山木乱猿啼。夜夜高堂梦,乡关怨鼓鼙。

()

当筵问古月。谁向其间起宫阙。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遥空闻说。说夜来、天袂凉绝。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