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六咏。宋代。陈格。战舰冲风起怒涛,北船晓挫暮犹多。强胡难满吞大慾,志士横罹伏海号。
《崖山六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格。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战舰冲风起怒涛,
北船晓挫暮犹多。
强胡难满吞大欲,
志士横罹伏海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战舰在崖山海域奋勇冲击的场景。作者通过描绘战舰在狂风中冲刷着汹涌的浪潮,表达了战舰所面临的艰险和困难。北方的敌船在晨曦和黄昏时分接连被击败,但仍有许多敌船存留。诗中还提到了强大的胡人,他们的野心难以满足,而志士们则在海上航行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险境。
赏析:
《崖山六咏》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舰冲击怒涛的壮丽景象。作者通过富有节奏感的表达,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舰与大海的搏斗。诗中的"战舰冲风起怒涛"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舰在狂风中前进的场景,给人一种壮丽而激烈的感觉。接着,作者用"北船晓挫暮犹多"来说明战舰的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许多敌船存留。这种反复的斗争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紧张和悬疑感。
诗中还暗示了胡人的威胁和志士们的抗争。"强胡难满吞大欲"揭示了胡人野心难以满足的事实,暗示他们的威胁不容忽视。而"志士横罹伏海号"则表达了志士们在航行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整首诗通过描绘战舰与大自然的激烈对抗,展现了人与自然力量的较量,以及志士们面临敌人威胁时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崖山六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战舰与大海的交战场面,表达了作者对抗争与坚持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胡人侵略的警示和对志士们的敬意。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时期的热血和豪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轻薄篇二首。唐代。贯休。绣林锦野,春态相压。谁家少年,马蹄蹋蹋。斗鸡走狗夜不归,一掷赌却如花妾。谁云不颠不狂,其名不彰,悲夫!木落萧萧,虫鸣唧唧。不觉朱蔫脸红,霜劫鬓漆。世途多事,泣向秋日。方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何?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崇岳。世尊三昧,文殊三昧,总在拂子头上。卧龙才奋迅,丹凤便翱翔。
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清代。王采蘋。清才亚班女,家学绍中郎。一卷五言诗,玉振谐笙簧。思亲赋蒿莪,忆弟梦池塘。澄怀鉴明月,清节含冰霜。人事慨变迁,抚时多感伤。义心激苦调,幽意凄金商。洞庭秋水深,木叶飞潇湘。灵妃鼓瑶瑟,天地皆苍凉。潜蜦跃神渊,孤凤栖幽篁。空山悄无人,日暮秋兰香。茅屋埋穷闾,所思在沧浪。灵珠俨盈握,尘壒随风扬。少小侍宣文,纱幔授篇章。所愧性庸愚,学步终茫茫。十年困墙面,师资未敢忘。缅怀列国风,二《南》何洋洋。蔚为风教始,千载流芬芳。后世何陵夷,日下江河长。浮华失明性,俗变嗟靡常。何当播希声,薄海休风彰。古来移国俗,匹妇有札梁。仰止望高山,顾影心徬徨。
和子瞻戏书伯时画好头赤。宋代。黄庭坚。李侯画骨不画肉,笔下马生如破竹。秦驹虽入天仗图,犹恐真龙在空谷。精神权奇汗沟赤,有头赤乌能逐日。安得身为汉都护,三十六城看历历。
唐封泰山乐章·凯和。唐代。张说。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大哉干羽意,常见风云在。
与徐昭法。清代。黄宗羲。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我今上灵岩,钟鼓集法眷。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储公览拙文,珍重压端砚。徐子翻读之,喟然而称善。谓是震川后,叙事无人荐。虞山加粉泽,可谓不善变。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觌面。出其论文书,并与他著撰。体裁既整齐,字句亦工练。夜坐天山堂,诸家评略遍。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笕。乃知世知子,犹为子之羡。
再游梅关书呈黄干。宋代。徐鹿卿。云边大庾岭,岭上一丛林。送往迎来路,升高望远心。年华今复古,人事古犹今。唯有关门石,相看岁月深。
拟轻薄篇。南北朝。何逊。城东美少年。重身轻万亿。柘弹隋珠丸。白马黄金饰。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走狗通西望。牵牛亘南直。相期百戏旁。去来三市侧。象床杳绣被。玉盘传绮食。倡女掩扇歌。小妇。开帘织。相看独隐笑。见人还敛色。黄鹤悲故羣。山枝咏新识。乌飞过客尽。雀聚行龙匿。酌羽方厌厌。此时欢未极。
丑奴儿/采桑子。宋代。石孝友。凌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贺新郎。近现代。顾随。天远星飘渺。漏声残、月轮高挂,尘寰静悄。南北东西都何处,着我情怀懊恼。况岁暮、天寒路杳。欲织回文长万丈,问愁丝恨缕长多少。空自苦,赚人笑。半生真似墙头草。侭随风、纷披摇荡,东斜西倒。万岁千秋徒虚语,眼看此身将老。且点检、残篇断稿。说到文章还气馁,算个中事业词人小。清泪滴,到清晓。
颇疑彤管似新铏,漫许精神入汗青。班马魂强能护史,左羊笔健自传经。
风尘扫后惟霜雪,云雾开时又日星。赢得馀光分暗室,春麟或可寄秋萤。
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 其四。明代。郭之奇。颇疑彤管似新铏,漫许精神入汗青。班马魂强能护史,左羊笔健自传经。风尘扫后惟霜雪,云雾开时又日星。赢得馀光分暗室,春麟或可寄秋萤。
初夏观园中草木。宋代。谢薖。翠叶蕃夏初,清阴胜花时。闭关轨长埽,步屧园屡窥。青青溪中蒲,移植井之湄。下有九节根,服食可不迷。往时手种桃,只今与檐齐。枝间有美实,少日将成蹊。采菊香满襜,撷荠甘如饴。箨龙露新绿,椅梧长孙枝。观身要若蕉,卫足当如葵。节怜孤筠直,恶戒蔓草滋。天津白玉郎,看花惊洛师。吾人守环堵,草木相娱嬉。逍遥各自适,慎勿相唐嗤。
投翰林萧舍人。唐代。温庭筠。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宋代。陈傅良。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读书题后。清代。谢汝铨。惨祸降臣累可哀,胡天凄望李陵台。千秋事业刑馀作,一代文章史局开。蠹简唐虞遥溯上,鸿裁楚汉并传来。钩玄索隐三家注,尽附原书衒博该。
吊明惠师。宋代。郭祥正。平云寄隐尽成灰,三十年间一梦回。言说已无形影在,屋梁残月送馀哀。
哭熙儿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玉碎珠沉无见期,茫茫天道总堪疑。探环诞妄人何在?舐犊凄凉老更悲。无药可医愁里病,返魂空忆梦中儿。哀猿断雁声虽苦,不似衰年哭子诗。
婺中三子诗 其二 骆侍御宾王。明代。胡应麟。仙李方二叶,九庙摧妖狐。刳剥尽生灵,宇内无完肤。岳岳临海公,奋袂起菰芦。义旗举大泽,百万当一呼。虹霓切云汉,雨泽滂泥涂。操我七寸管,问彼六尺孤。片言嚇淫牝,一战枭群奴。惜哉下阿战,倒甲如摧枯。奇功固罔立,大义差足扶。披缁入灵隐,觅句酬跏趺。金锤隐博浪,钜轴流江湖。固知艺文杰,讵曰器识疏。一辞道王辟,无忝令伯徒。至今读遗草,激懦开顽夫。
欲入修门未果且留妙山逆旅书所见呈富阳大夫。宋代。曾丰。诗肩重与毂尘摩,旁县孤村邀我过。晏昼江山开调远,晴宵星月照临多。眼为幻使不由我,心与空俱无复它。百里一轮大圆镜,发奁开幭鉴如何。
衡阳合江亭。宋代。曾丰。经过西溪胜,追寻后洞幽。江形叉燕尾,石势涌鳌头。至止岳余气,归欤湖合流。酒杯饶不下,千古吊湘愁。
戴县丞挽词。宋代。楼钥。高士终为簿,岂惟勾小稽。鸾凰虽在棘,桃李自成蹊。官府资关决,儒流仰品题。定知余庆远,遗爱满双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