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县丞挽词。宋代。楼钥。高士终为簿,岂惟勾小稽。鸾凰虽在棘,桃李自成蹊。官府资关决,儒流仰品题。定知余庆远,遗爱满双谿。
《戴县丞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尚的士人最终成为了县丞,不仅仅是勾小稽(指小官员)。即使鸾凰(指高贵的鸟类)在荆棘中,桃李(指美好的事物)仍然能自成蹊(指繁荣发展)。官府的资质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儒流(指儒家学派)推崇它的品格。我深知我的庆幸是远离尘嚣的,留下的爱充满了双谿(指山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楼钥对高尚士人的赞美和思考。他认为高尚的士人终将有机会担任重要的职位,超越了小官员的身份。尽管面临困难和阻碍,但美好的事物仍然能够独立生长和繁荣。官府的地位和儒家学派的认可决定了一个人的重要性和价值。楼钥自己深知自己的幸运,他的爱和才华充满了他所处的环境。
赏析:
《戴县丞挽词》通过对高尚士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品德和才能的崇尚。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高尚的士人和小官员进行对比,突出了高尚士人的价值和地位。鸾凰虽然在棘中,桃李自成蹊,表达了美好事物即使面临困难也能够发展壮大的意境。官府资关决,儒流仰品题,强调了官府地位和儒家学派对于人们评判的影响力。最后,作者自知自己的庆幸,遗爱满双谿,表达了对于自身境遇的满足和对于环境的热爱。整首诗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也展现了楼钥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于高尚人物的敬仰。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宋代。赵蕃。流传昔多闻,邂逅今既见。顾我何足收,期公示深眷。
元宵与二客同饮用杜工部赠田舍人韵。明代。饶与龄。维舟此夕弋城边,明月清风对二贤。酒觅郫筒酬令节,蔬分园韭助春筵。萧条旅次无佳制,吟笑笥中有古篇。遥想六鳌双凤胜,野凫何日听钧天。
李。宋代。丁谓。桃径共无言,整冠防未然。折枝如荠苦,沉水若朱研。东苑琼芳细,南居玉质坚。高穹指为姓,合冠百嘉先。
赠冠公。明代。释函可。当时劝我还山好,此日逢君出塞行。两世论交馀衲子,十年忆别尚书生。彩衣暂换悲荒戍,谏草还留感圣明。寄语雁行休怅望,金鸡早晚下龙城。
答阮得猷诗。魏晋。棘据。友朋顾之,贻我良箴。玩之无斁,终咏斯音。燕鼎在舟,虽重不沈。庶凭嘉谟,高迹可寻。
新羽。明代。黄姬水。彩翼双翻玉,芳春半及韶。炎洲初化日,丹穴欲摩霄。柳外栖犹弱,花间舞乍娇。昭阳一片影,偏怯晓风飘。
海阳十咏。月窟。唐代。刘禹锡。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长安亲故。唐代。卢殷。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唐代。张说。王宰丹青化,春卿礼乐才。缁衣传旧职,华衮赠新哀。路泣群官送,山嘶驷马回。佳辰无白日,宾阁有青苔。门歌出野田,冠带寝穷泉。万事皆身外,平生尚目前。西垣紫泥綍,东岳白云篇。自惜同声处,从今遂绝弦。
内阁春帖子。宋代。夏竦。东郊候气回青辂,北阙迎祥闢紫闱。大庇群生承宝绪,永敷春泽播鸿徽。
秋日夜怀。唐代。刘沧。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石佛道间见梅二绝句。宋代。程公许。一冬川陆尽奔驰,开尽南枝又北枝。玉立世间法土外,子真那不笑人痴。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 其五。清代。范当世。今上初元日,田间好事开。惟时携绿酒,及尔问红梅。觿佩忽忽换,巾车岁岁来。中庭吾倚遍,欲问向时苔。
矶石清风。明代。甘守正。百折湟川自上头,风生幽壑漱清流。孤城断岸尘应少,六月登台暑亦收。频听渔歌时欸乃,相看鸥鸟日沉浮。于今怀古多惆怅,抗疏功名付钓钩。
八月三日书所见。元代。成廷圭。青军黄军日自斗,西城南城门不开。诸侯相对面似土,今我不乐心如灰。饥乌在树噤无语,苍蝇满案从何来。年衰但愿饱粝食,意到聊且持吾杯。
水会渡。唐代。杜甫。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唐代。苏颋。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宋代。梅尧臣。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若刺。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沁园春。清代。顾贞观。残月幽辉,宿昔见之,岂其梦耶。任寒堆一枕,钿珠零落,尘萦半榻,筝柱欹斜。妾命如斯,郎行何许,裙扇留题满狭邪。鳞鸿便,莫双栖正稳,忘了天涯。也应游倦思家。料不抵,孤眠人叹嗟。向旧青绫底,频偎煖鸭,小红阑曲,遍数昏鸦。雪压霜欺,别来真个,瘦尽中庭萼绿华。谁传语,道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枯鱼过河泣。宋代。释文珦。 为鱼当深潜,深潜身可肥。勿以风涛便,踊跃图奋飞。风涛或遽止,处陆胡能归。汝骸既已腊,泣河计还非。生荣与死辱,二者相因依。富贵而亢极,后患亦岂微。功成泛五湖,鸱夷独知几。
梦觉吟。宋代。释文珦。百年如大梦,梦里几纷驰。觉后识为梦,梦时曾未知。吾生今已觉,不记梦中时。在梦人无限,昏昏信可悲。
寄钱翼之。元代。宋无。作赋拟相如,何人诵子虚。琴弹中散操,扇玩中军书。北痒青云近,南冠白发流。烦君傅遗逸,著我人樵渔。
戏赠勤长老。宋代。范成大。从君挥尘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饭饱闲行复闲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咏天宁院。宋代。吕夷简。飘然吟魄到鳌山,好句空疏水石间。眼界清虚心不息,浮生能有几人间。
夏日城东泛舟归来有作。清代。顾太清。卅年不到城东去,云水空濛接远天。野岸新蜩鸣偶尔,山门枯木尚依然。已非昔日僧迎客,犹记当初柳系船。一路薰风吹酒醒,重城西望隔苍烟。
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唐代。储光羲。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矇。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功。气逐招摇星,魂随阊阖风。惟言宇宙清,复使车书同。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
浪淘沙。宋代。蒋捷。人爱晓妆鲜。我爱妆残。翠钗扶住欲欹鬟。印了夜香无事也,月上凉天。新谱学筝难。愁涌蛾弯。一床衾浪未红翻。听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钿。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观潮。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甲申仲冬闻雷兼得北来消息。明代。张含。荒城冬仲尚鸣雷,万里惊传邸报来。祭马天骄兵甲动,织衣中使锦帆开。江湖白发交游泪,霄汉孤臣献纳才。短景更催伤岁暮,南鸿应伴北鸿哀。
送卓侍者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多病身如寄,长贫气自华。只将穷事业,便当老生涯。泥饮醉生缬,挑灯喜见花。殷勤香火社,问病到毗耶。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宋代。杨万里。春得鄿江信,香从定水来。今年有奇事,正月木犀开。
嘉定舟中作。清代。张问陶。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九重蕡烛照帘栊,三殿乘舆去贺冬。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书瑞奉年丰。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宋代。陆游。身如行脚僧,放包即为家;家如道边店,萧然寄天涯。居室如小舟,风扉橹讴哑;坐傍陈琴书,庭下栽杂花。检陋虽可笑,在我则已奢。何以善吾生?念念思无邪。
洞仙歌。宋代。周云。千崖滴翠。正秋高时候。橙黄橘绿又重九。有蓬壶仙子、赤鲤来游,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去年称寿处,北斗天浆,今夜天浆挹南斗。听笙箫云里奏,月满琼楼,瑶台上、拥出嫦娥观酒。待脚踏层云倒天河,尽倾向霞觞,与君为寿。
秋感。清代。钱蕙纕。凉飙日夜至,落叶满平原。敷荣艳春节,萎脱馀秋根。客心易感物,岂不思故园。别离经万里,愁苦难具言。昔为掌中珍,锦幄施华轩。今作路旁草,稀逢雨露恩。飘零每自惜,患害仍朝昏。内养学玄豹,外术惭白猿。湘江有馀恨,纨扇多愁怨。黾勉修令德,迁延弭众冤。归云拥昃日,昏鸟向林翻。独立久延伫,忧伤谁与论。
饯别联句三首 其二。明代。陆深。楼船南下乞灵风,白露横江水接空。梦绕红云双阙迥,心随碧汉一槎通。离觞照蜡情偏切,授简催诗句未工。佳会良宵须记取,不妨写入画图中。
过南豅有怀成季之亡 其二。宋代。韩淲。纷纷人物古犹今,夭寿衰荣共此生。秋冷南豅半沟水,翛然唯见二难兄。
酬田就。唐代。姚合。闲居多僻静,犹恐道相违。只是夜深坐,那堪春未归。嫩苔粘野色,香絮扑人衣。纵有野僧到,终朝不话非。
谢程帅袁制使。宋代。陈造。还山念初原,老夫办一物。生平万金产。自托五色笔。譬如十全医,付此地妄疾。落纸乱蛇蚓,超然百忧失。
南歌子。宋代。倪稱。嫩竹呈新绿,幽花露浅红。一檐苍翠落杯中。更有飞泉鸣珮、响丁东。乐事知难并,良辰得暂逢。晚风林下一尊同。便觉飘然身在、广寒宫。
朱儒诵。清代。佚名。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朱使我败于邾。
浪淘沙。清代。王时翔。寒入小楼昏。月色三分。枣花帘子水沉熏。一样绣针金剪地,位置偏文。
送郑震卿之吴越寻兄。明代。徐熥。汝兄游不返,汝去远相寻。试问孤身客,飘零何至今。见时应恸哭,语罢定伤心。坐待离群雁,联翩向故林。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崇岳。灵隐开炉,火种全无。将无作有,孰辨精粗。拟议乌藤劈脊搂,从教个个嘴卢都。
徐卿二子歌。唐代。杜甫。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
题卷舒堂竹。宋代。王遂。月淡星疏子夜清,独骑黄鹤下吹笙。当时只许风听得,学与行云佩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