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绝顶。。黄炎培。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
《莲花峰绝顶》是一首作者为黄炎培的诗词,关于这首诗词的具体朝代和背景信息无法确定,因为黄炎培是现代中国的历史人物。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翻译、诗意和赏析:
莲花峰绝顶
南条一脉接仙霞,
江浙平分两水涯;
读书廿年想云海,
攀天今日上莲花;
巉坑俯极三千界,
缥缈高承万里槎;
第一兹游快心事,
名山大好属吾家。
翻译:
莲花峰的绝顶,
南方的山脉与仙霞相连,
江浙两地平分两岸的水域;
读书二十年,心中向往云海,
如今攀登天空,登上莲花峰巅峰;
险峻的山谷俯瞰着广阔的三千界,
高耸入云的峰峦承载着万里的船舶;
这次旅行是我快乐的心愿,
这座名山非常美好,属于我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和抒发作者的心情为主要内容。诗人描述了莲花峰的壮丽景色,将其与南方的山脉和仙霞相连,展现了山水之间的辽阔和联结之美。江浙两地的江河分别流经两岸,形成了壮阔的水域景观。
诗人表示自己在读书二十年后,始终怀念着云海的壮丽景色。现在,他终于实现了攀登天空、登上莲花峰的愿望。他站在峰顶,俯瞰着险峻的山谷,眺望着无边的广阔世界,感受到巍峨的山峰承载着万里船舶的伟大。这次旅行的快乐成为他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整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为主题,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传递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作者表达了对名山景色的喜爱,并将之视为自己家园的一部分,彰显了对家乡的归属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美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名山景色的喜爱和对家乡的归属感。通过诗人真实的感受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情感。
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右元亮。宋代。黄庭坚。马当一曲孤烟,人物于今眇然。不见绕篱黄菊,谁收种秫圭田。
送刘景文两浙西路都监。宋代。晁补之。刘侯八尺力如虎,遣守黄河千里堤。闭门寒郊似深隐,虫响秋巷墙悬梨。我官北门四换岁,访饮屡过城濠西。雁飞不到建章阙,欲往何异车无輗。诗篇惊人众侧耳,蚤有高誉无卑栖。诏绥兵马吴八郡,画船下汴光生蜺。西湖灵隐天下冠,幽人释子多招提。松林竹坞我行地,拂拭定有尘埃题。山堂清酒小泥赤,吴歌白纻双蛾低。少年放意入云水,只今块坐愁冠笄。君行日夜向佳景,洞庭霜落羞鰅夷。莫夸能饭便鞍马,闽琛海赆通蛮溪。时平游宦行乐耳,属有佳客须频携。明年我亦丐一邑,扁舟江上随凫鹥。
用洁堂韵赠徐清溪祷雨。宋代。马廷鸾。怒起乖龙变蛰雷,神翁此手更神哉。老天于物何尝病,旧雨如人自不来。彼稷之苗馀滞穗,我行其野绝纤埃。方平狡狯犹馀事,聊慰饥农取大咍。
小重山。宋代。李莱老。 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几雨里,近清明。吹箫门巷冷无声。梨花月,今夜负中庭。远岫敛修颦。春愁吟入谱,付莺莺。红尘没马翠埋轮。西泠曲,欢梦絮飘零。
日本杂事诗 其一二四。清代。黄遵宪。镜槛新开响屟忙,溶溶四壁照花光。为渠一笑三年住,却记衣襟未染香。
有怀长沙知识呈钦夫兄弟 其四。宋代。张孝祥。髯郎高卧元无恙,何日湘滨具一舟。肯约春风同过我,为公酾酒炙肥牛。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之才,赋荒寒之景,真觉酸风拂人矣 其八。明代。王彦泓。揽镜重匀衬脸霞,且将风景对人夸。邻姬笑指钗头看,落却垂枝几穗花。
依韵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怀见寄二章。宋代。梅尧臣。玉辔珑珑出绛宫,青槐驰道晓烟中。尘头尚裛洗车雨,马耳前趋吹鬣风。闻说自将身许国,不须仍以醉为公。我今才薄都无用,六十栖栖未叹穷。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宋代。梅尧臣。尝闻蜀国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诗。日爱西湖照空锦,醉看春雨洗燕脂。郡无公事中园乐,民喜群邀匝树窥。望帝乌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时。最鲜深浅非有染,解赋才华未得知。闻说赵昌今已老,试教图画两三枝。
元旦阁中对雪 其一。明代。区大相。初年看丽景,御柳已芳菲。佳景玉京满,恩光瑶殿归。林先六花发,瑞应初蓂飞。今日皇心豫,天歌出禁闱。
穷士。清代。韩崇。穷士易为恩,寸苗易为泽。岂谓盆盎微,种松贬高节。皎皎云际月,磊磊岩下石。怀璞弗自衒,流辉乃同澈。不易展氏介,已甚泄柳迫。识曲诚有人,雅歌奏清瑟。
平陵东。明代。胡应麟。平陵东,气郁葱。大雷电,天以风。启金縢,告元功。谁其辅者安汉公。安汉公,坐明堂。发天兵,下咸阳。讨贼盗,捕乱亡。贼盗乱亡,畴则使东郡,太守翟氏子不量。其力罔畏死,天兵桓桓孰敢当。所击者破禦者殃。烟尘扫荡清一方。颈系诸累俘未央。君不见翟义公,今日系。安汉公,明日帝。彼已之子甘若荠。天凤改元易汉制。白水真人从东来。昆阳百万成沙灰。坐倚斗柄临高台。胡不再开金縢谕九垓。胡不再开金縢谕九垓。
河传·燕飏。五代。顾夐。燕飏,晴景。小窗屏暖,鸳鸯交颈。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绣帏香断金鸂鶒,无消息。心事空相忆,倚东风。春正浓,愁红,泪痕衣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