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朗读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是明代文人方孝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方孝孺

文华端国本,
潜泽被寰区。
云绕星辰剑,
春回造化炉。

变通周典礼,
宽大汉规模。
厌世嗟何早,
苍生泪欲枯。

译文:
崇文化的国家根基,
隐居的泽国被世界所包围。
云围绕星辰之剑,
春天回归创造的炉火。

改变了周朝的典礼规矩,
拥有广阔的汉族规模。
厌倦了这个世界,叹息何其早,
百姓的眼泪快要干涸。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太子之名,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的文华端国表明作者对于国家文化的重视,而潜泽被寰区则意味着作者隐居之地受到外界的影响。云绕星辰剑以及春回造化炉,表达了创造力和希望的主题。

诗人通过描述变通周典礼和宽大汉规模,展示了对于传统礼制的反思,并希望国家能够有更开放和广阔的发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厌倦和对苍生疾苦的同情,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国家民生的担忧。

赏析: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以简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文华和潜泽、云和星辰、周典礼和汉规模等进行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期待。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入的表达,呈现了明代时期文人的思想风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这首诗词具有启发性和思考的价值,引发读者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思考。它也展示了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朗读
()

猜你喜欢

痛哭秋风又一年,觚棱梦落练江天。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

()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

括苍山上云,山好云亦好。
可怜山下僧,看云不知老。

()
消息沈沈当下国,风尘漠漠望中都。
平生铅椠胡尘里,不免从今读误书。
()

路向高峰入,筵随落日开。客怜今雨到,人拟古风回。

远暝含残雪,新阳动蛰雷。爱君清彻骨,不为看山来。

()

旷荡三河阔,东西二室连。
埋云峰树短,抱日岭霞鲜。
黛压周南野,岚薰鞏右天。

()
北塞归远途,千里度陵谷。
日暮投阳德,馆宇半茅屋。
轻风吹枯枝,短垣依断麓。
雨歇行云低,山深听鸣鹿。
()

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市尘。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

岸柳垂拂桨,山云泫湿巾。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

()

万折嵚岑鸟道开,何人独向急流回。旧闻徐庶辞刘去,今见王阳返驭来。

彩缆逐波春滉漾,班衣映锦昼徘徊。圣朝孝治方虚席,未许罗山便凿坏。

()

饼杂松黄二月天,盘敲松子早霜寒。山家一物都无弃,狼籍乾花最后般。

()

今日临风泪,潇潇似绠縻。
空怀徐稚絮,谁立郑玄碑。
无力酬推毂,平时愤抵巇。

()

汝有探奇癖,西来兴自赊。人情随道路,春色著莺花。

韦曲多诗侣,新丰半酒家。朝朝逢折柳,忍住在天涯。

()

尚书昔日弦歌地,芳草萋萋满讼庭。上界仙题丹桂籍,南州人诵瑞兰铭。

黄云覆垄秋尝稻,铁键长歌夜不扃。离乱如今那可说,荒郊过雨髑髅腥。

()

仙桂灵椿各典刑,飘飘姿韵激天鲸。
家传八叶盐梅种,诗接三苏父子名。
四海尽将看县谱,一堂那许与文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