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明代。方孝孺。文华端国本,潜泽被寰区。云绕星辰剑,春回造化炉。变通周典礼,宽大汉规模。厌世嗟何早,苍生泪欲枯。¤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是明代文人方孝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方孝孺
文华端国本,
潜泽被寰区。
云绕星辰剑,
春回造化炉。
变通周典礼,
宽大汉规模。
厌世嗟何早,
苍生泪欲枯。
译文:
崇文化的国家根基,
隐居的泽国被世界所包围。
云围绕星辰之剑,
春天回归创造的炉火。
改变了周朝的典礼规矩,
拥有广阔的汉族规模。
厌倦了这个世界,叹息何其早,
百姓的眼泪快要干涸。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太子之名,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的文华端国表明作者对于国家文化的重视,而潜泽被寰区则意味着作者隐居之地受到外界的影响。云绕星辰剑以及春回造化炉,表达了创造力和希望的主题。
诗人通过描述变通周典礼和宽大汉规模,展示了对于传统礼制的反思,并希望国家能够有更开放和广阔的发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厌倦和对苍生疾苦的同情,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国家民生的担忧。
赏析: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以简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文华和潜泽、云和星辰、周典礼和汉规模等进行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期待。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入的表达,呈现了明代时期文人的思想风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这首诗词具有启发性和思考的价值,引发读者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思考。它也展示了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送人之肇州。明代。曹义。奏最才看觐玉京,南还又喜沐恩荣。马嘶官道槐风爽,棹过通津暑雨晴。万里瘴云连象郡,一江烟浪接羊城。行旌明到香山下,竹马悬知次第迎。
次韵张唐公马上。宋代。王安石。揭节初悲力不任,赐身终愧谬恩临。病来气弱归宜早,偷取官多责恐深。膏泽未施空谤怨,疮痍犹在岂讴吟。黄昏信马江城路,欲访何人话此心。
满庭芳。明代。陈霆。云冷双头,香零九蕊,青春过了难追。凄凉故苑,红影日空移。谁信芳魂解返,娇羞态、依约前时。惊心处,物华如在,世事等闲非。思量还可恨,年年三月,风雨残枝。谩金瓶斗品,锦障供诗。早是偷春有手,留情地、蜂蝶安知。相看好,芳容并美,造化果吾私。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三。宋代。吴泳。仕历四千石,官联六尚书。耕无田二顷,居无宅一区。余岂不念子,皇皇事田庐。多藏损其志,厚殖益尔愚。贫乃好消息,此言诚不迂。子官视庾氏,俸廪颇有馀。疏花会结果,小水长通渠。
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吴国良卷。元代。石岩。吴郎丰度。邂逅春城暮。暖日晴云花满树。恰似故人诗句。坐中翔凤飞霞。来寻弄玉仙家。说与江州司马。泪痕只为琵琶。
阮郎归。宋代。周紫芝。月棂疏影照婵娟。闲临小玉盘。枣花金钏出纤纤。棋声敲夜寒。飞雹冷,水精圆。夜深人未眠。笑催炉兽暖衾鸳。莫教银漏残。
出塞曲 其二。唐代。张琰。朝发山阳去,莫宿清水头。上马左右射,捷下如猕猴。先发服勇决,手提血髑髅。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
送杜司训世良之丰县。明代。潘希曾。丰沛英雄入彀来,春风桃李待栽培。千金久负屠龙艺,一笑重经戏马台。云暗楚天鸿雁杳,酒酣燕市菊花开。分携话及乡邦事,二十年前首重回。
送徐用和御史调平凉镇原县令。明代。程敏政。东风作轻阴,寒雨半成雪。端居政不怡,况子有远别。子本江汉英,所学重名节。平生爱君心,讵忍结吾舌。一疏天九重,冗食愧饕餮。皇恩真浩荡,暂遣谢朝列。迢迢西入关,山水几盘折。从来行路难,士岂动忧悦。相送城东门,车声晓幽咽。劝子酒一卮,世故若骚屑。勖哉夷险地,仗此一寸铁。不久应赐环,离歌勿终阕。
登庐山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鲍照。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巃嵷高昔貌,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
锦江春色。明代。林鸿。 天际雪消春水来,融融春色锦江开。洪涛汹涌翻晴日,骇浪奔腾喷怒雷。三月鱼龙多变化,百年舟楫几倾催。谁知大禹当年力,惆怅临风酹一杯。
田家秋日。明代。周是修。衡门逼幽蹊,曲巷通极浦。十家两三姓,世世相托处。举目皆累姻,出入无龃龉。男为东舍郎,女作西邻妇。寒风及秋社,豚酒酬田祖。老巫烧纸钱,稚子喧铜鼓。漠漠柘园烟,纷纷芋田雨。归来肆筵席,半醉相尔汝。王租既蠲免,官事亦有数。且愿日升平,皞皞如太古。
和人回文五首。宋代。苏轼。前堂画烛夜凝泪,半夜清香荔惹裳。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琴调相思引 原误作摊破浣溪沙,兹据词律改。金朝。刘仲尹。蠢欲眠时日已曛。柔桑叶大绿团云。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翠实低条梅弄色,轻花吹垅麦初匀。鸣鸠声里,过尽太平村。
风入松(西湖戏作)。宋代。侯置。少年心醉杜韦娘。曾格外疏狂。锦笺预约西湖上,共幽深、竹院松窗。愁夜黛眉颦翠,惜归罗帕分香。重来一梦觉黄粱。空烟水微茫。如今眼底无姚魏,记旧游、凝伫凄凉。入扇柳风残酒,点衣花雨斜阳。
题画雪雀 其二。宋代。韩驹。只画山禽依雪竹,斯人用意复谁知。肯来禁籞图神爵,应已传呼作画师。
焚衣街。宋代。杨备。雉头金镂又珠胎,烟绪香云昼不开。御路傍人皆欢息,逡巡红焰作青灰。
看云。唐代。齐己。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黄埠墩。清代。邹方锷。平江八百平如掌,漠漠清阴两岸苔。突兀孤亭撑水出,九龙衔下一珠来。
酬敬上人。宋代。释绍嵩。浙界残零处,相寻聊解颜。别桥连白石,移榻对青山。有恨春将晚,无机性自闲。天涯将野眼,时见一舟还。
木芙蓉。宋代。李公明。孤芳照寒水,婉娩自幽闲。万木碧无色,一花红独殷。秋莲多绿子,晚槿亦朱颜。却笑渊明宅,于今五柳残。
古意赠王中书诗。南北朝。范云。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
赠杨君济县丞。元代。谢应芳。我昔昆山鉏白云,高轩访我麋鹿群。我今长洲钓明月,君复过此寂寞滨。感君相知式相好,与君谈笑开怀抱。坐分半席白瓯沙,满目青山净如扫。社公雨晴风不作,村北村南花自落。劝农来往落花间,鸡犬不惊田舍乐。君归哦松坐松阴,我舟更入菰蒲深。钓钩无饵勿语人,但说烟波无处寻。
下岭发舟。明代。谭律。西风凉露下轻舟,沙水苍茫两岸秋。天北天南频极目,白云红日近高楼。
久雨。清代。张家鼎。不断连朝雨,林霏昼未开。桥低流水涨,山断湿云堆。漫作寻春约,谁能著屐来。鹊声空报喜,花外又轻雷。
龟潭守冢僧伐去大芭蕉种二松其上赋小诗记之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粲粲丰肌犹外好,便便大腹已中空。故衣狼藉三秋雨,破扇飘摇一夜风。
登科后还家省侍。明代。薛瑄。万里鹏程浩荡飞,千年际遇古今稀。初从天上看金榜,又向人间戏綵衣。卫水南旋帆漠漠,晋山西上马騑騑。君亲恩比沧溟大,忠孝深期愿莫违。
春日杂兴。宋代。胡仲弓。净扫山房不似贫,旋炊野饭唤比邻。子规啼处一村雨,芍药开时三迳春。丘壑自成安乐国,渔樵尚有老成人。茅檐相对坐终日,只说桑麻语自真。
满江红(渔舟)。唐代。王质。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船篷重,拖不起。蓑衣湿,森如洗。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