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八首

子夜四时歌八首朗读

《子夜四时歌八首》是明代张时彻所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恻恻复恻恻,
桑黄秋露白。
持糜不能飡,
持麻不能织。
冬歌夜来风似箭,
晨起雪盈床。
侯门教歌舞,
剪彩斗红妆。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述四个不同的时刻,描绘了人们在不同季节中的困苦和辛劳。诗中通过表现人们在贫困和恶劣环境下的生活,传达了对命运的抱怨和对困境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明代时期的生活为背景,以四个不同的时刻为线索,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困苦和艰辛。下面对每一节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节:"恻恻复恻恻,"这里的"恻恻"指的是痛苦、悲哀之意,反复两次使用表示强调。这一节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困苦。

第二节:"桑黄秋露白。"这句描述了秋天桑叶变黄,露水凝白的景象,突出了秋季的冷寒和严酷。

第三节:"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织。"这里的"糜"指的是粮食,"飡"指吃饭,"麻"指麻纤维,"织"指织布。这句表达了人们生活贫困,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和衣物的困境。

第四节:"冬歌夜来风似箭,晨起雪盈床。"这句描绘了冬天的严寒,风刺骨,雪覆盖床铺,生活环境更加恶劣。

第五节:"侯门教歌舞,"这里的"侯门"指贵族门第,"教歌舞"表示人们学习歌舞技艺。这句表达了贫苦人家向富贵阶级学习舞蹈和歌唱以谋生的现象。

第六节:"剪彩斗红妆。"这句描绘了人们在节庆时剪纸作装饰,穿戴红色的盛装,以此来庆祝和迎接喜庆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四个不同时刻的描绘,展示了明代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怨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辛酸和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时彻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张时彻朗读
()

猜你喜欢

夜愁风浪不成眠,晓渡清平却宴然。
数棒金钲到江步,一樯霜日上淮船。
佛狸马死无遗骨,阿亮台倾只野田。
南北休兵三十载,桑畴麦垄正连天。
()
凤凰何处不归来,衰草斜阳只废台。
欲唤谪仙歌一曲,长安今日更堪哀。
()

琴堂少值烹鲜手,壮县空遭沸鼎名。止火绝薪俱下策,风移全在长官清。

()

每爱江城里,青春向尽时。一回新雨歇,是处好风吹。

破石黏虫网,高楼扑酒旗。遥知陶令宅,五树正离披。

()
桃源渺何所,不知有冬夏。
堪笑市朝儿,炎凉争代谢。
()

病无医自愈,餐饭渐如常。懒剔书灯暗,閒挼药纸香。

就令穷有鬼,终爱醉为乡。输与诸年少,从军过乐浪。

()

络纬唤织朝从暮,布谷催耕雨复晴。汝道不如归去好,可将耕织了平生。

()
明堂杞梓必兼收,未信英雄老一裘。
彭泽不妨聊束带,巴东何事叹孤舟。
会须取印大如斗,宁羡封侯曲似钩。
咄咄那庸如许事,尊前且食蛤蜊休。
()
我为饥寒困,坐遣恩义疏。
君固不忘我,我愧当何如。
()

元老邀宾乐事并,每居右席愧群英。里中耆旧唯公长,醉里篇章映古清。

柔袂缓舒鸾鹤舞,短箫轻引凤凰鸣。莫嫌尊酒过从数,向老交游更有情。

()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

吾友今生不可逢,风流空想旧仪容。

朝来马上频回首,惆怅他人似蔡邕。

()

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

羸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

()

领我清狂累几分,旁人指摘更深文。回眸但顾身边影,即尔依依望白云。

()

羡尔独怀奇,为郎已后时。欲观沧海日,不恋白云司。

绣斧承秋令,丹书属夜思。寄车应问俗,更访峄山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