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月下在路。宋代。陈昂。马体汗如雨,余应有苦辛。独支天外路,易困斗南人。乳虎游斜日,苍猿聒暮春。那期故国月,白帝照悬鹑。
《白帝城月下在路》是一首未知朝代的诗词,作者是陈昂。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帝城月下在路,
在白帝城,月亮挂在路上,
马体汗如雨,余应有苦辛。
马匹的身体上汗水如雨,我应该有着辛苦和痛苦。
独支天外路,易困斗南人。
独自行走在天外的路上,容易使斗南之人困惑。
(斗南指的是白帝城所在的地方,也指险峻的地势)
乳虎游斜日,苍猿聒暮春。
奶虎游弋在斜阳之下,苍猿喧闹于褪去的春天。
(乳虎和苍猿是指虎和猿猴,象征着野性和狂野的自然景象)
那期故国月,白帝照悬鹑。
那一期故国的月亮,照耀着悬挂的野鹑。
(诗人思念着故国的月亮,把月亮比喻为照耀着悬挂的野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白帝城的夜晚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困惑之情。马匹汗流如雨,暗示着诗人可能经历了艰难的旅途。诗中的天外之路和斗南人象征着艰险和困扰。诗人描绘了奶虎和苍猿的场景,表达了自然的野性和狂野之感。最后,诗人思念着故国的月亮,将故国的月亮比喻为照耀着悬挂的野鹑,显露出对故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景物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呈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和渴望归乡的情感。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陈昂。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和酬赤松庄陈天贶。宋代。杨杰。花压栏干木插天,不知经始自何年。为怜水石留终日,谩拂莓苔写数篇。笼碧裁纱非我望,梯云名集自家传。气蒸波撼多才思,应笑襄阳孟浩然。
登岱(四首)。明代。赵鹤。一上遥岑万丈苍,天风应为袭衣裳。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
绍熙四年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八首。清代。佚名。宝册既奉,祗诵迺言。仁深庆衍,益承益尊。和声协气,弃溢乾坤。闰受伊嘏,圣子神孙。
木兰花慢。宋代。张孝祥。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得子聿到家山後书。宋代。陆游。日日春阴愁出户,汝今恰遇十分晴。桑林紫葚累累熟,稻垄青秧漫漫平。梦好定知行路健,书来深忍倚门情。柯桥道上山如画,早晚归舟听橹声。
我有一双眼赠徐氏倣老徐体仆近与思远赓和颇。宋代。王洋。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我有一寸肠,时复潄醽醁。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须鬓每自怜,足力能有遂。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咀啖尽日美。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晴业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战城南。宋代。陆游。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明代。林光。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笑我衰残无一技,也随桃李育桥门。
钟长史木讷斋。明代。杨士奇。贤王重师教,长史足官荣。清绝斋居里,新题木讷名。近仁由德性,好古见仪刑。一世誇轻捷,君当表后生。
满江红。宋代。张辑。落叶自语,大书此句于碧崖丹壑间,以坚归盟。醉发吹凉,但拂剑、狂歌而已。倩谁问、九霄黄鹤,更曾来未。玉女窗深松昼静,研朱重点参同契。记前回、赤水得玄珠,骊龙睡。空扰扰,人间世。除学道,无真是。把洪崖肩拍,挹浮丘袂。朝驾长风沧岛上,夜骑明月青天际。更几时、回首旧山川,三千岁。
情诗其十五。清代。仓央嘉措。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
浣溪沙。宋代。詹玉。淡淡青山两点春,娇羞一点口见樱。一梭儿玉一纣云。 白藕香中见西子,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个也销魂。
水仙花。明代。袁宏道。琢尽扶桑花作肌,冷光真与雪相宜。但从姑射皆仙种,莫道梁家是侍儿。
江山渔隐图。元代。王冕。隔江青山青欲流,江云洗尽江风秋。幽人小艇江上游,碧波万顷无白鸥。我知幽人爱潇洒,岂是机危鸥不下?浩歌唤酒来船头,笑杀桃源种桃者。
沟上梅花欲发。宋代。王安石。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改过。宋代。李吕。颜子趣高远,改过不待形。子路虽未及,有闻思欲行。庸人过莫知,心目任盲腾。纵复觉其然,如醉不愿醒。幽显孰可欺,徒自蔽聪明。直待形迹著,巧饰漫经营。辞屈既无益,敛翼如冻蝇。豫贵介于石,安取冥豫成,论要免终凶,谋始那用争。颐养知节慎,损疾在窒懲。下交傥不凟,恶习难薰范。师诲当佩服,胜已求友朋。过言与过行,点检莫暂停。粗能遵此戒,无忝尔所生。海鸥识机深,良马认鞭声。尔过勿惮改,岂知禽兽情。善恶审取舍,勿用苦叮咛。
次韵答阵梦锡十首。宋代。陈造。续经发冢古今病,示容灼肤防疮疣。决知萧兰异根叶,始议溟渤包众流。
早起偶成。宋代。文天祥。澹澹池光曙,沉沉野色秋。片云生北舍,只雁过南楼。有见皆成趣,无言总是愁。芭蕉夜来水,嚥罢自搔头。
采桑子。宋代。晏几道。花前独占春风早,长爱江梅。秀艳清杯。芳意先愁凤管催。寻香已闲人后,此恨难裁。更晚须来。却恐初开胜未开。
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韵。宋代。王戬。天空灵籁发,入耳心逾静。何许微风过,月林摇客影。人生五浊世,为欢苦不永。争如羝触藩,有如瓶堕井。及兹清夜游,无辞烛共秉。佛香一院深,僧梵四山迥。身尚依迦叶,足真践箕颍。禅灯照宵梦,妄念未能屏。金篦开倦眼,慧目陟东岭。他时礼白云,应上最高顶。
侠客行四首 其四。明代。王慎中。长安城中多车马,日暮相逢杜陵下。半语未交意已倾,馀人琐琐何为者。
喜雨和曹子方。宋代。韦骧。班超已老入玉关,仲子欲绝得螬李。洗肠术妙久疾愈,拜井诚危涌泉起。较之今日遇滂沱,彼情未足方吾喜。自从三月变旱暵,百口嗷嗷沸田里。豚蹄榼醑谩祷求,朝夕丛祠致拳跪。苗根土乾类龟坼,愁望油云杳无涘。富忧攘夺贫忧踣,疾首蹙頞谁不尔。噫予岂独钧尔忧,反覆万端思所以。察冤遣滞督郡邑,焚巫暴尪固非理。精虔赖我同僚贤,甘泽应祈灾可弭。沛然倾注数十刻,沟畎皆盈一何伟。闽山草木亦增辉,万口欢声宁遽止。翼朝又复得高篇,磊落珠玑光满纸。强酬珍贶愧拙疏,两喜相投当不鄙。
寓寺八首。宋代。张耒。病卧淮阳太昊城,牡丹丛畔过清明。那知春暮长江上,竹里招提听晓莺。
白沙买船晚至严州。宋代。杨万里。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
过贾似道废宅。元代。萨都剌。贾生亦何者,此地起楼台。社稷无人物,湖山养祸胎。前朝亡国恨,遗迹后人哀。落日空江上,王宫亦草莱。
题蔡务小景。宋代。邓林。欢溪遇雨水沄沄,十里青山半是云。无限伯牙琴里趣,草堂何处访徵君。
和贾陶二老二首。宋代。胡寅。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花光随处好,草色与愁连。论少庭常寂,心閒地更偏。先生肯乘兴,一醉赏风烟。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宋代。李慎修。昔年曾见鲤趋庭,缔构开基敞燕楹。教子义方居可法,褒贤恩诏榜为名。人知一玉能成器,家鄙千金任满籝。从此里闾为盛事,握兰华省有才英。
鹧鸪天 其二 月夜诸院饮酒行令。宋代。赵长卿。宝篆烟消香已残。蝉娟月色浸栏干。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传杯手,莫教闲。醉红潮脸媚酡颜。相携共学骖鸾侣,却笑卢郎旧约寒。
别韦兵曹。唐代。高适。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
对雨闻莺。唐代。丘为。垂柳街头百丈丝,杏花林处度黄鹂。间关正在秦筝里,历乱偏伤楚客时。风传一一声来尽,雨湿双双飞去迟。羡尔能将户客意,何如栖得上林枝。
吴宫。唐代。殷尧藩。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送高学谕致政还江右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南来造士见功高,湖海元龙气尚豪。不为三鳣糜岁月,却随一鹤返林皋。归来满径犹松菊,别去环门自李桃。即拟宫衣荣彩服,何须白马恋青袍。
调笑令。金朝。王哲。调笑。说玄妙。姹女婴儿舞跳。青龙白虎摇交叫。赤凤乌龟蟠绕。蓦然鼎汞召。性命从兹了了。山峭。日光照。碧汉盈盈圆月耀。森罗万象长围罩。一道清风袅袅。真灵空外天皇诏。住在蓬莱关要。
奉使登终南山。唐代。王湾。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送彭秀才南游。宋代。徐铉。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山上断云分翠霭,林间晴雪入澄溪。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罗先生归田八景为赋其四 其三 中林社鼓。明代。顾清。高榆荫灵境,秩祀岁有虔。烹羊击我鼓,老稚走纷然。落日更起舞,酣歌间骈阗。少壮远行役,投老归农田。乡邻既无故,孙子亦多贤。但愿岁常稔,听此终馀年。
社前墟。明代。张嗣纲。朱村新集社前墟,有买鸡豚有买鱼。峒老交通多米粟,野人谈笑少诗书。只将土堞为茶肆,漫把山花结酒庐。我亦闲来买一醉,试尝风味兴何如。
昨岁还兹日,相携出建章。去乘支遁马,来借远公房。
所遇皆同志,焉知在异乡。天花沾草木,佛日转冰霜。
正月六日雨阻江上因记昨岁同于鳞诸君访茂秦于华严庵分韵赋诗一时之盛怅焉有怀爰赋十韵。明代。王世贞。昨岁还兹日,相携出建章。去乘支遁马,来借远公房。所遇皆同志,焉知在异乡。天花沾草木,佛日转冰霜。诗辨三乘体,经翻四大藏。降心皈鹿女,说法礼狮王。有会因能就,言离业转长。弥天今落落,大地各茫茫。雨雪逢南土,风烟阻上方。未须论幻迹,吾道本何常。
舟次湖口追忆任明府。宋代。李石。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天津刘宪使汎舟夜酌。明代。王世贞。军府严城辟向西,帅厨清酤为谁携。中流鼓吹潮声合,落日鼋鼍海色低。绝塞羽书频自警,长安封事几堪题。相逢慷慨俱挥泪,徙倚星河夜欲迷。
司马公南屏石壁大字歌。明代。陈斌。大儒一代之元气,充塞天地流传尊。温公何人肯阿世,八十日相空经纶,我为太息观遗文。熙丰以后百六厄,见筹边腹都无策。蔡章继相何为乎,礼乐湮沦王路塞。峨峨十丈党人碑,岌岌江山遗半壁。百年鱼腹尽君臣,旧相荒凉一片石。悲哉山石故临安,秋风秋草白日寒。语重九鼎字宏璧,疆禺力负蛟螭蟠。金符铁券今何有,剩水残山争不朽。扪天巨手劈荒崖,淋漓元气神灵守。
庭皋。明代。边贡。清露下庭皋,兰缸照虚牗。幽人已复醉,更酌尊中酒。登登高城柝,深巷鸣鸡狗。夜久不成眠,倚阑看北斗。
寄周十七起居。唐代。姚合。鼕鼕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宋代。谢直。寒光转南陆,夕景上乔木。层柯荫修径,疏密散金绿。缅怀载酒人,萝蔓记遐躅。行行出林表,烟莽际童牧。时有种麦儿,挥锄电翻覆。
酌道傍古松下钱王水绝顶微露塔尖闻有僧院名。宋代。张镃。山围当车巾,佳兴坌满前。盘松俨如画,盖叠疎萝缠。沙平恰席许,坐荫宜铺毡。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霏空雨方来,众绿争欣然。炎销道旁地,此倍凝阴烟。摩挲复潄涤,毛骨俱澄鲜,轮囷复清冷,肯受代谢迁。何必绝尘世,高洁自永年。钱王德民深,姓氏水为传。遥瞻窣堵坡,背立苍峦巅。人言有废寺,欲到愁攀缘。诸天散香华,顾我应恻怜。被役不为饥,凡质何繇仟。
侍香金童。唐代。无名氏。喜叶之地,手把怀儿摸。甚恰恨、出题斯撞著。内臣过得不住脚。忙里只是,看得斑驳。骇这一身冷汗,都如云雾薄。比似年时头势恶。待检又还猛想度。只恐根底,有人寻着。
看花四绝句。宋代。司马光。洛阳相望尽名园,墙我花胜墙里看。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须一一具杯盘。
寒夜独坐卧虹榭。清代。黄遵宪。今时何时我非我,中夜起坐心旁皇。风声水声乌乌武,日出月出团团黄。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回头下视九州窄,高飞黄鹄今何方?
送乔施州。宋代。苏轼。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鸡号黑暗通蛮货,(胡人谓犀为黑暗。)蜂闹黄连采蜜花。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乔受知于吴丞相,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
春融璧海讲帷开,有客携经万里来。天下名人半知己,芹边冷席独淹才。
东湖时雨沾膏壤,北斗文星贯上台。回望当年旧游地,苍茫烟树隔金台。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一 送安中。明代。陶安。春融璧海讲帷开,有客携经万里来。天下名人半知己,芹边冷席独淹才。东湖时雨沾膏壤,北斗文星贯上台。回望当年旧游地,苍茫烟树隔金台。
百字令 家邵庵叔花影吹笛图。清代。孙荪意。笛声横处,鹤南飞、裂石戛穿云表。花雾濛濛,疏影淡、别有层楼深窈。孙楚闲情,恒伊清兴,一曲超神妙。夜深人静,蟾光林罅低照。凝想按徵移宫,含商吐羽,逸响应缭绕。忽被东风,吹散去、空际馀音犹袅。几点遥山,半溪流水,花外莺声晓。披图神爽,携尊来此听好。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冬歌。唐代。陆龟蒙。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送毕县尹。元代。黄溍。归途环佩晓珊珊,白日青天映羽翰。疑是省亲辞太学,惊闻出宰用郎官。花迎墨绶春光暮,风引仙舟海色寒。想见捧觞仍綵戏,乡人争作锦衣看。
会黄正臣。宋代。黄裳。北山亭上共看书,少壮相逢气尚粗。乐事每闻高义长,病文尝借远烟涂。樽罍且慰人离合,龟鉴应知我有无。蟋蟀在堂年又晚,欲邀乡语负寒炉。
拨闷。明代。方太古。浪游何处是天涯,回首无成百念差。可笑满怀常酒盏,不知春事已桃花。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书卷钓竿清似水,浮生从此不须嗟。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唐代。刘长卿。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末路三江去,当时百战心。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千里沧波上,孤舟不可寻。
李侯二首 其二。元代。王冕。李君潇洒姿,沦落在羁旅。相见无长言,潸然泪如雨。一身顾何为?七丧未能举。江山隔中州,遥遥望乡土。岂以途路艰?所值时节迕。乌鸟有私情,而人复何处?行行望苍天,那知此情苦。郭范久不作,此义孰为补?
次阳逻堡。明代。程诰。征骑晚骎骎,陂湖驿路侵。见山思隐计,投馆得归心。市近春风软,江遥暮雨深。提壶问村酒,谁惜解囊金。
水调歌头(为寿)。宋代。赵彦端。淦水定何许,楼外满晴岚。落霞蜚鸟无际,新酒为谁甘。闻道居邻玉笥,下有芝田琳苑,光景照江南。已转丹砂九,应降素云三。忆畴昔,翻舞袖,纵剧谈。玉壶倾倒,香雾黄菊酿红柑。好在当时明月,只有炉薰一缕,缄寄可同参。剩肯南游不,蓬海试穷探。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宋代。李弥逊。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春贴子 皇后阁五首 其一。宋代。真德秀。宝胜千春字,琼樽九酝香。六宫齐上寿,地久配天长。
桂枝香(四明鄞江楼九日)。宋代。赵以夫。水天一色。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画不就、江东暮碧。想阅尽千帆,来往潮汐。烟草萋迷,此际为谁心恻。引杯抚剑凭高处,黯消魂、目断天北。至今人笑,新亭坐间,泪珠空滴。
七夕杂诗仿曝书亭体 其二。清代。萧道管。西风不算清凉伞,南阮无多黄竹箱。拥得桃笙背镫坐,月痕如水过东墙。
古镇道中。金朝。王元节。秀拔诸峰镇海墩,海天水气两昏昏。鸥飞翠竹白沙地,人宿黄鱼紫蟹村。向背云山行处路,浅深潮浦涨来痕。同游幸有能诗客,不倦跻攀到石门。
望云顶岩。宋代。章甫。绝顶名岩结佛区,诸峰罗列势全趋。云中楼阁烟中树,一幅天生万变图。
湖山遣兴。宋代。吴芾。我在小西湖,浩渺仍清旷。大旱未尝枯,久雨亦不涨。灌溉数千顷,无欠亦无长。中有十里荷,花开密相傍。疑若水仙游,波间张供帐。既列万红妆,复陈千彩仗。风细月明时,天香互飘荡。纵有老画师,丹青难仿像。我心如死灰,万事俱废忘。独于此留情,曾不忘一饷。日日绕岸行,踏破屐几緉。无以寄幽怀,诛茅聊小创。开窗面湖光,纳此无尽藏。冀得日临赋,少效陶元亮。用以偿素心,庶不孤雅尚。每自谓生前,足可供酬唱。偶未脱世缘,一出成牵强。红尘四十年,白发三千丈。劳心复劳心,时时婴拙恙。梦寝到湖边,恨无缩地杖。迨今始归休,挂冠老湖上。坐看水中天,依然涵万象。近树与远山,倒引还弥望。惊湍泻两闸,飞瀑来千嶂。沙头鸥鹭集,水面龟鱼漾。似认旧主人,有意来相向。时方夏初临,雨霁天风颺。日影烘微云,水纹生细浪。徘徊至夕阳,迤逦扁舟放。恍觉此身轻,有如在崑阆。我病虽不饮,亦为倾家酿。酒酣逸兴来,怀抱益舒畅。嗟我本寒儒,百种无一样。晚有田与园,所得已过当。今更享此湖,重惭逾分量。是岂人之力,无乃天所贶。惟是顽钝姿,年衰多俗状。尘痕满衣襟,揽镜空感怆。要当尽洗濯,见我本来相。心迹喜双清,从人诧官况。
中秋。清代。周馨桂。每逢佳节倍多亲,况乃潇潇风雨时。山顶欲携弦管去,乱云高处不胜吹。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水净烟闲不染尘。小山斜卧几枝春。夜寒香惹一溪云。粉淡朱轻妆未了,十分孤迥好精神。为伊清瘦却愁人。
送王如水公泊崧台下。明代。韩上桂。春云何黯黯,天地互晴阴。似妒雌雄合,翻知风雨心。虚台涵塔影,古阁拔江深。荡漾渔人意,因公溉釜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