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为寿)

水调歌头(为寿)朗读

诗词:《水调歌头(为寿)》
作者:赵彦端
朝代:宋代

淦水定何许,楼外满晴岚。
落霞蜚鸟无际,新酒为谁甘。
闻道居邻玉笥,下有芝田琳苑,光景照江南。
已转丹砂九,应降素云三。
忆畴昔,翻舞袖,纵剧谈。
玉壶倾倒,香雾黄菊酿红柑。
好在当时明月,只有炉薰一缕,缄寄可同参。
剩肯南游不,蓬海试穷探。

中文译文:
淦水何处流,楼外晴空满山岚。
落霞飞鸟无边际,新酒供谁尝。
闻说邻家有美玉,底下有芝田琳苑,景色照耀江南。
红色已转九分红,白色应该降三分白。
回忆往昔,翻动袖子,放纵地谈论。
玉壶倾倒,香雾笼罩黄菊,酿就红柑。
幸好在当时明亮的月光下,只有香炉中飘散一缕烟,足够寄托思念。
还愿意不愿意去南方游玩,去探索浩渺的蓬莱之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赵彦端的《水调歌头(为寿)》。诗人以豪迈的笔调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并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淦水是指淦水河,诗人用它来象征着生活的源泉和流动的生命之意。楼外的晴岚、落霞和飞鸟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展示了作者眼中的江南美景。新酒的甘美寓意着生活的滋味和欢乐。

诗中提到的邻居拥有美玉和芝田琳苑,揭示了作者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已转九分红和应降三分白则是指作者的年龄已经过去了九分之一,即已经迈入了中年,而应降三分白则是暗示作者即将步入暮年。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的思念。翻动袖子、纵剧谈显示了作者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玉壶倾倒、香雾笼罩黄菊、酿就红柑则描绘了欢乐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明亮的月光下,只有炉中的一缕烟,象征着友情的真挚和深沉,寄托着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其豪放的笔调、丰富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江南美景和生活情趣,以及对友情和岁月的回忆,让人感受到作者豪放不羁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年龄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感知力,给人以美好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彦端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赵彦端朗读
()

猜你喜欢

驿路回旋弯复弯,崎岖不惮屡登攀。云拖雨气横过岭,风卷滩声倒上山。

画意诗情随处见,乡愁旅恨暂时删。千重峻阪前途阻,何日仙霞返故关。

()

南池旌旆建高秋,又看移来豫北留。昨日大伾山下过,恩光先被鹫峰头。

()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香惹游蜂窥几席,晴熏舞蝶傍帘栊。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

竹谷西边涧水东,一筇随意到花宫。四更寒吐秋山月,万壑涛生落叶风。

遥岭钟沈孤塔外,残镫人语夜厨中。定知清梦迷烟树,湖上南园听雁鸿。

()

海风水气腥,山翠迫衣冷。潮蒸郁勃云,雾隔朦胧影。

沟塍滑泥泞,马蹄不得骋。遥想塞上行,云乱松亭岭。

()

万壑寂然山月堕,半天星斗夜苍苍。岭云不放钟声度,惟有松花一路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