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唐代。陈子昂。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与子上雪中入东园望春。宋代。杨万里。草草东园未整齐,却於看雪最清奇。莫嫌蹈湿青鞋子,自有琼瑶隔路泥。
七夕感兴二首 其一。宋代。戴炳。家家欢笑迓星期,我辈相邀只酒卮。矫俗何须标犊鼻,甘愚不解候蛛丝。新秋光彩月来处,半夜清凉风起时。一曲玉箫尘外意,此音除是鹤仙知。
宿纪南驿。唐代。罗隐。策蹇南游忆楚朝,阴风淅淅树萧萧。不知无忌奸邪骨,又作何山野葛苗。
有感二绝。宋代。张耒。残雪微风冷透衣,柳黄梅破欲春时。年年景物常相似,满眼相思只自知。
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宋代。魏了翁。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社稷风雨雷。皆於此乎告。趋暗不求阳,如丛祠而局。就简不辨方,如古墓而族。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使我视所陈,纸币荐薌烛。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缩。牲不以碑丽,斋户不以宿。於礼无所稽,承讹已云熟。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是心既不慊,虽暂亦为渎。屋不受不阳,此岂容有屋。先易其甚者,余事踵相属。其有不逮为,则以告新牧。
余在北门时每立春必前索宫中春词十馀解今逢。宋代。宋祁。清晓东郊转翠舆,苍龙驱暖入储胥。便回天上阳和气,散作人间宽大书。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宋代。曹彦约。仗斧暴公子,酌泉吴隐之。斯人未易得,於我最相知。见义为常勇,求贤信不疑。典刑今在此,此去有馀师。
迓使客夜归四首。宋代。杨万里。病身已怯九秋凉,也复移樽下砌傍。只爱杯中都是月,不知身上寸深霜。清愁旧觉天来远,寒夜新添岁样长。不是傍人俱欲睡,老人无睡亦何妨。
用王去非侍郎韵二首送林元质提干秩满造朝并。宋代。刘克庄。叔季滔滔未见刚,每闻健论意差强。向来曾劾灯笼锦,老去聊凝画戟香。世运横流安所止,圣朝未舍岂容藏。几回欲上铃斋谒,衰病无因可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