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惟凤师壁

书惟凤师壁朗读

《书惟凤师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保暹。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径通深院,
秋来心更间。
城中无旧识,
门外是他山。

译文:
小径通向幽深的庭院,
秋天来临,心境更加恬静。
城中没有熟悉的人,
门外是陌生的山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幽深的庭院,秋天的景色和宁静的心境相互映衬。作者在城中没有熟悉的人,门外是陌生的山川。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安静与孤独的氛围,使得作者更加专心地沉思吟咏。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被邀约出来,与他人静谈的情景。

赏析:
《书惟凤师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庭院和自然景色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人通过城中无旧识的描述,凸显了自身与纷扰喧嚣的现实社会的距离,体现了他对于宁静与孤独的追求。庭院和山川的描绘,使这种追求得以放大和升华,与大自然相结合,更加彰显了超越凡俗的意境。

诗中的"秋来心更间"表达了秋天的景色与内心的平静相互交融,使得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宁静与放松。这种宁静的状态使得作者能够专注于吟咏和思考,进一步表现了修身养性的境界。诗的最后两句"寒宵多约我,静话出人间"揭示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常常被邀请出来,与他人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交流,超越尘世的范畴。

总的来说,《书惟凤师壁》以宁静、超脱和思索为主题,通过描绘寂静幽深的庭院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安宁和心灵的升华。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宋代佛教僧侣的修身养性之道,以及对于静谧与超越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日日溪头看好山,尘嚣无一可相关。
梅花未必能如我,花谢花开未得閒。
()
风前玉树王瑲金韵。
碧落佳期近。
疏云影里鹊桥低。
檐外一弯新月、印修眉。
()

沈冥无所适,燕市又移居。庑下从栖泊,蓬门倦扫除。

炎风时展簟,凉月乍窥书。犹说金张第,登龙日不虚。

()
岂是谈经所,真成载酒庐。
竹停仙客骑,花翳孝廉车。
秉烛惊山鸟,调琴出浦鱼。
悠然对孤屿,宛在水中居。
()

点点白于星,湖光暗柳汀。断桥穿苇港,缺岸照柴扃。

明灭听行蟹,高低看聚萤。老渔偏罢钓,买酒过旗亭。

()

地偏人迹稀,林静鸟声乐。松留石上阴,竹解风前箨。

()
画阑人寂,喜轻盈照水,犯寒先拆。
袅芳枝、云缕鲛绡,露浅浅涂黄,汉宫娇额。
翦玉裁冰,已占断、江南春色。
恨风前素艳,雪里暗香,偶成抛掷。
()

梦后粉残花落,空馀寂寞幽香。开帘东边月上,料峭春思茫茫。

()

北门风味早秋凉,蕈子新鲜栗子香。白玉笋鞭翡翠豆,银丝萝卜象牙姜。

鲈羹鸡片人嫌贵,薄酒清茶我惯尝。野饭花灯本无用,醉归犹得趁斜阳。

()

朔风吹裂霜林锦,败叶萧萧满山径。鸦啼落日绕空巢,雁度愁云荡孤影。

思君不来心烱烱,白鹤传书致三请。想见云间骑鹿归,坐俯清泉满清听。

()

茸茸生意悦春华,绿藻闲庭衬落花。几度生金风偃处,官居浑似隐人家。

()

片月出东岭,野禽相应啼。归人爱清景,乱月渡平溪。

草露忽已集,洞霞犹未隮。流江向西远,归梦使人迷。

()

钟残未忍眠,惜此一池墨。拈毫作小诗,妙在无心得。

()

试倚高楼望,桑田化渺弥。
安知为野老,农事上双眉。

()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

病躯投浊嚣,影以梦相惜。云沜纷毒芝,敢筹蹈海策?

市笼千头鱼,不及钓者百。斗室能囿人,严于受鞭掴。

()

蠹蚀宁堪久,挂揩长恨迟。
浮云手底尽,明月眼中移。
鉴垢浑能治,心尘不解医。

()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

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

忽得西军报,惊闻气怆然。鼓声沉白日,旗影落青天。

愤切居妨食,愁深起辍眠。王师宜壮直,即听凯歌旋。

()

北堂清昼蔼春晖,歌绕雕梁燕却飞。自有神仙携凤吹,不须令子舞莱衣。

()

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观猎见皇情。云禽已觉高无益,

霜兔应知狡不成。飞鞚拥尘寒草尽,弯弓开月朔风生。

()
汲水佳人立晓风,青丝辗尽辘轳空。
银瓶触破残妆影,零乱桃花满井红。
()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
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
宦游及奉亲,同气有赠言。
至哉天下乐,难与他人论。
昔绶官忧责,先洗□□冤。
行志此其始,宁为利欲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