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宋代。释智圆。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草堂闲坐念编民,
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
唯知烧纸祭淫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考。诗人坐在草堂里,心里思念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他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虚幻的名利,追求浮华而不追求真实。他指出礼让和修身的道德价值在当今社会很难实现,人们更多的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最后一句提到了烧纸祭祀淫神,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私欲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作者以自己坐在草堂中静思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普通百姓的思念和关怀。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过于注重虚荣和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真实和内在的价值。他对于礼让和修身的道德观念感到遗憾,认为在当今社会很难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最后一句提到的烧纸祭祀淫神,是对于人们过度追求私欲和物质欲望的讽刺。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明了的表达方式,呈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人们行为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了他对于道德和精神层面价值的关注。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塔下小立候小儿辈。明代。吴与弼。寝起乘风步屧迟,绿阴清昼独吟时。遥空极目青云表,乾鹊声声为阿谁。
责子效陶彭泽。明代。刘泰。七十吾已衰,两鬓飒然白。家贫寡生理,仅有三亩宅。儿痴不知书,颇能勤稼穑。常恐遇饥岁,租庸官府迫。忧来且倾酒,醉看南山色。
呈杨溥子。宋代。赵蕃。晓过子云居,霜风柳未疎。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安否劳苦外,诗编吟诵余。君宁老骐骥,我已愧春鉏。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一。明代。霍与瑕。仙佩当年侍冕旒,承恩来下古浮邱。閒披逸典开名境,每与清人结胜游。诗比国风真伯仲,化如时雨总徽柔。玉堂明日归朝去,应记童冠几咏讴。
芹溪九曲诗 其一。宋代。朱熹。一曲移舟采涧芹,市声只隔一江云。沙头唤渡人归晚,回首芦峰月一轮。
和王仁仲见寄。元代。钱惟善。齿发已如许,江湖何所之。忽收前月信,未和去年诗。至宝怀双璧,新愁理乱丝。为亲能捧檄,此意独余知。
一箧磨穴砚。清代。佚名。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敦煌太守后庭歌。唐代。岑参。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除夜怀刘朋山为坑司干官。宋代。朱南杰。失脚糟丘又一春,岁除牢落颇关情。谁家不换桃符句,比屋相闻竹爆声。旧友未知能铸冶,新年宜入孰陶成。来朝无甚人交往,乐得齁齁睡到明。
泛楚江。唐代。崔涂。九重城外家书远,百里洲前客棹还。金印碧幢如见问,一生安稳是长闲。
寿姜戎帅。明代。庞一德。七尺魁梧报主身,丁年曾许靖边尘。数奇李广侯何暮,才美陈平食不贫。射虎东吴传气概,刺船南国羡丰神。沧江白发聊为乐,恐有非熊起钓纶。
鹧鸪天 吊李克修 方忧跃马明年事,年四十二。元代。李俊明。须信人生足别离。此情惟有落花知。前生有限,去何疑。骑鲸公子赋成时。得从上界真官府,百计招魂不肯
娟娟苧萝女二首寄李生时秋试罢归 其二。明代。胡应麟。娟娟苧萝女,婉婉矜弱步。浣纱越溪上,西施屡回顾。罗袜扬轻尘,徘徊感行路。但持双明珰,赠君比纨素。灼灼桃李华,尝恐瘁霜露。羞为倚门笑,宁为入宫妒。亭亭处空闺,冉冉白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