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朗读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是南北朝时期谢惠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靡靡即长路。
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
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
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
今宿浙江湄。

诗意:
这首诗以西陵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遭遇风雨的悲凉心境。诗人游历异乡,心中感慨万千,对于旅途的漫长和离别的伤感表达出深深的忧愁之情。他感叹长路漫漫,怀念远方亲人的离愁别绪,尽管心中悲伤万分,但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无人可以倾诉。行走的路途越来越远,离别的情感越发弥漫,昨天从浦阳出发,今夜宿在浙江湄水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离别的悲伤。通过表达自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展现了旅途中的寂寥和离乡背井的痛苦。诗中使用了押韵和平仄的手法,使得诗词的节奏流畅而有韵律感。诗人以浓烈的情感描绘了自己在陌生的旅途中的心境和离别的伤感,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诗人对于离乡背井的痛苦和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旅途的漫长和离别的伤感,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它将人们代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离别之苦和对家乡的眷恋。

总而言之,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遭遇风雨的悲凉心境,展现了他对于离乡背井和离别的痛苦与思念。这首诗词通过情感的真挚和描写的细腻,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引发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谢惠连朗读
()

猜你喜欢

朔雁下平楚,江上峭帆开。劳劳南北何事,茸帽暗尘霾。

几点疏林倦鸟,一抹乱山斜照,分手石城隈。今夜扬州月,横笛弄潮来。

()
休日吟边引兴长,岂容簿领更相妨。
怪君诗思如河决,曾梦西江水涤肠。
()

别来六改岁,想遍江南山。
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
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

()

一泓澄净蓄山坡,帝子曾经手濯磨。漾起白蘋成点画,寒潭深处墨鱼多。

()

流萍依清源,孤鸟宿深沚。荫干相经萦,风波能终始。

草生有日月,婚年行及纪。思欲侍衣裳,关山分万里。

()

醉人休见避,我恨未如君。到了输他乐,何须强自分。

稻粱姑取足,鸡鹜漫离群。上马冲寒去,回头愧垄云。

()
庐山淡薄已多时,谁与丛林洗败姿。
为爱海冰资菜味,不嫌春雨破华枝。
仙陀婆事行行辨,舜若多身处处宜。
快意截流船到岸,江头风顺看樯旗。
()

溪舫临门系,茅堂背阁开。岁从忙里过,春向老边来。

严韵赓新句,醇醪酌浅杯。烟光延夕景,留兴未能回。

()

我昔未遇君,先与君兄交。闻有弱冠弟,关览凌群髦。

但视兄卓奇,知非人过褒。邻郡面易谋,鄙愿胸久操。

()

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

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

()

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
故时台榭对池心,空有名传拟穴金。
鬋理茅茨修竹茂,经营轩槛绿杨深。
桥横断岸虹流彩,花满芳园鸟啭音。
盛府多欢频命席,每容疏外共窥临。
()

冬如春暖促梅花,折得疏枝赠使车。试上黄金台上望,无边红杏夺晴霞。

()
三司笑面靴纹皱。
*官憔悴非诗瘦。
红袖写乌丝。
谁曾梦见之。
()

职副旌旄重,才兼识量通。使车遥肃物,边策远和戎。

掷地金声著,从军宝剑雄。官成稽古力,名达济时功。

()